與父母形影不離——黏人孩子內心暗藏的分離焦慮和分離性焦慮障礙

為什麼父母一離開,寶寶就哭鬧不休?為什麼孩子就是不願意上幼兒園?也不願意在沒有父母陪伴時外出玩耍或做任何遊戲?

……


很多孩子在和父母分開時往往會出現焦慮不安的情緒,這種表現正常嗎?爸爸媽媽又該如何應對?哪些情況下,需要為孩子尋求專業幫助?

與父母形影不離——黏人孩子內心暗藏的分離焦慮和分離性焦慮障礙

對孩子來說,和父母分開時感到焦慮是很常見的,但這是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在大多數情況下,它會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失。隨著人們對這一現象的認知不斷加深,通過一些對策也是可以緩解這類焦慮的。

分離焦慮和分離焦慮障礙

在幼兒時期,哭鬧、發脾氣或者粘人都是在分離時的正常生理反應,是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正常階段。分離焦慮可以發生在1歲之前,或一直持續到4歲。然而,分離焦慮的程度和持續時間在不同兒童個體之間會有很大的差異。但即使孩子長大,離開父母后的一點點恐慌也是很正常的。

然而,有一些孩子的分離焦慮即使在父母盡最大努力時也不能緩解。這些孩子在小學甚至以後階段可能經歷持續或複發性的分離焦慮。如果這種焦慮嚴重到影響日常學習和社交生活,並且持續幾個月,這就可能是存在分離性焦慮障礙了。

分離性焦慮障礙不是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而是一個嚴重的情緒問題,它以兒童與主要照育者分離時的極端痛苦為特徵。

正常的分離焦慮與分離性焦慮障礙之間主要的不同點是兒童恐懼的程度,以及這種恐懼是否影響了他們的日常生活。患有分離性焦慮障礙的兒童在一想到父母會離開的時候就會變得暴躁,甚至出現以自己身體不舒服為由而避免社交或上學的情況。當這些症狀變得足夠極端時,可以累加成為一種焦慮障礙。

分離性焦慮障礙的常見表現

【害怕糟糕的事情發生在自己愛的人身上】 這些孩子最常見的一種恐懼是,有害的事情在他們不在的時候會發生在他們愛的人身上。例如,一個兒童會一直擔心他的父母生病或受傷。

【擔心一些不可預知的事情會造成持續的分離】 你的孩子可能會擔心,一旦與你分開,某些事就會發生,這會讓你和他一直分開。

【拒絕去上學,拒絕睡覺】 患有分離性焦慮障礙的孩子會對學校有一種無理由的害怕,會不擇手段逃避學校而呆在家裡;分離性焦慮障礙會導致兒童失眠,這是因為他們害怕一個人時的孤單或因分離造成的夢魘。

【每遇分離就出現頭痛、胃痛軀體症狀】 分離之前或在分離之際,患有分離性焦慮障礙的兒童總會感到軀體上的不適,而且這些不適是多變的,如頭痛、喉痛、胃痛,不能解大小便或大小便失禁等。

【黏著自己的照育者】 如果你試圖離開時,你的孩子會想方設法黏著你,或是拉住你的胳膊、抱著你的腿,甚至堵門、搶包搶鑰匙等,以阻止你離開。

分離性焦慮障礙源於不安全感

分離性焦慮障礙的發生可能與兒童在某種程度上的不安全感有關。建議家長們仔細檢視一下可能影響到孩子生活、使他們感到有威脅或使他們日常感到心煩的可能因素。

【環境的改變】 周圍環境的改變,包括新家、新學校或新的日常照護環境,都能觸發分離性焦慮障礙的發作。

【壓力】 充滿壓力的情境,比如轉學、離婚、親近之人的過世(包括寵物),可以觸發分離性焦慮障礙的發作。

【過度保護的父母】 某些情況下,兒童的分離性焦慮障礙可能是家長自己的壓力、過度擔心或焦慮的另一種表現,父母和孩子可以互相加劇彼此的焦慮。

【不安全的關係】 關係紐帶是嬰兒和他的主要照護者之間的情感連結。安全的紐帶可以保證你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感到安全、理解和冷靜,不安全的紐帶可以加劇兒童在分離時的焦慮問題。

重視減輕和解決“正常的”分離焦慮

對於普遍存在於幼兒中的正常分離焦慮情緒,家長應重視並處理,避免幼兒未得到及時心理干預而發展成重度的障礙。具體來說,家長可通過嘗試以下步驟,使得孩子在日常的分離過程中變得更易接受一些。

【演練分離過程】 把你的孩子交給託管員照顧。首先,從託管一段很短的時間和較近的距離開始,當你的孩子漸漸習慣這種分離時,你可以逐漸離開更長的時間和更遠的距離。

【將分離安排在小睡或餵食後】 孩子們在勞累或飢餓的時候可能更容易受到分離焦慮的影響。所以,你可以嘗試在孩子小睡了一覺或者進食以後離開一段時間,也許他的焦慮情緒就不會那麼明顯。

【離開的時候不要大張旗鼓】 告訴你的孩子,你要離開一下但會回來,然後直接離開,不要拖延,不要把這件事情看作一件大事而反覆強調。

【遵守諾言】 想要你的孩子形成面對分離的自信,遵守承諾按時回來非常重要。

【不要屈服】 不要因為孩子哭鬧就妥協,其實只要讓孩子感到安心他們就會很好。每次分離要設定不變的底線,會幫助你的孩子適應分離。

(楊佳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