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肉長城——八百娃娃兵自殺殉國

黃河!一直被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它孕育了輝煌的5000年中華文明。在抗戰時期的1939年,有八百多條稚嫩的生命,在被日軍重重包圍之下,寧死不降轉身投入了黃河母親的懷抱。青山處處埋英烈,黃河奔騰泣忠魂。八百多個十六、七的少年,集體殉國是何等的壯烈!但是又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讓他們做出瞭如此悲壯的決定呢?

黃河!一直被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它孕育了輝煌的5000年中華文明。在抗戰時期的1939年,有八百多條稚嫩的生命,在被日軍重重包圍之下,寧死不降轉身投入了黃河母親的懷抱。青山處處埋英烈,黃河奔騰泣忠魂。八百多個十六、七的少年,集體殉國是何等的壯烈!但是又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讓他們做出瞭如此悲壯的決定呢?

1937年盧溝橋打響了全民抗戰的第一槍,戰爭初期,日軍依仗著強大的軍事實力在中華大地上瘋狂肆掠。僅僅用了幾個月的時間,中國的經濟中心上海,政治中心南京就相繼陷落。日本人叫囂著“三個月滅亡中國”,繼續在華北大地上大舉進攻。1938年初,蔣介石在洛陽召開了中國第一、二戰區的高級將領會議,會上蔣介石決定,黃河以北的國軍部隊,絕不能再退過黃河半步。於是將近80萬的國軍部隊,集結在了黃河以北,國軍最後一塊軍事要地上——中條山。

血肉長城——八百娃娃兵自殺殉國

中條山,位於山西南部,因居於太行山和華山之間,故名中條山。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在集結於中條山的部隊中,也包括孫蔚如率領的31軍團。而31軍團前身,第17路軍軍在當時並不是一支國民政府看好的部隊,不因為別的,正因為這支部隊的前任將領楊虎城,帶領這支部隊參加了“西安事變”。事變以後,楊虎城遠走國外,國民政府把這支部隊交到了孫蔚如的手上,並且經過一再擴編才形成了此時的31軍團。誰又能想到就是這樣一直“叛軍”,在後來卻被稱為“中條山的鐵柱子”。也就是在這支“叛軍”中,出現了讓國人無比敬佩的“八百冷娃”。

血肉長城——八百娃娃兵自殺殉國

“冷娃”是西北的方言,意思是很“酷”的小夥子。1939年又一批酷小夥來到了31軍團 。國軍在中條山地區堅守了一年多了,由於雙方的巨大的裝備落差,中國軍隊的傷亡比日軍要大的多,往往是中國軍隊死5個士兵,才能換來一個日本士兵的命。好在自古中國都不缺熱血報國的少年,看著這批少年稚嫩的臉孔,指揮官孫蔚如不免有點心酸,他曾經嘆息道:這些十五、六歲的孩子,要不是日本的侵略,像這樣的年紀應該還在學堂,應該還是父母膝下的嬌兒。而今天他們卻拿起了殺人的刀槍,直接面對淋漓的鮮血,面對殘酷的死亡。按規矩,所有的新兵編成了新兵團,戰爭時期,戰場就是他們的訓練場。一場慘烈的戰鬥,也是在這批新兵來到後不久就不期而至了。

1939年初,日軍在中條山地區的攻擊早已不像前一年那麼順利了。在接連幾次受挫以後,日軍第20師團和第35師團的指揮官受到了上司嚴厲的斥責,命令他們發動一起意在攻佔茅津渡的戰鬥。茅津渡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人們形容茅津渡是“一鎖釦三省”,一鎖既開,三省門戶皆開,足見其戰略位置的重要!而駐守茅津渡的恰恰是31軍團下轄的38軍和96軍各一部。6月開始,日軍兩個師團共三萬餘人,在日軍一個飛行大隊共38架戰機的掩護下,向茅津渡發起了猛攻。日軍攜帶有遠程山炮50門,戰車30輛。而中國守軍有什麼呢?空中沒有自己的飛機,地上我軍的火力根本無法和日軍相比。那我軍又有多少人呢?據後來解密的日軍作戰命令來看,中國軍隊只有不足兩萬人守在茅津渡渡口。這是一場從人數到裝備都是一邊倒的戰鬥,戰場的結果當然也是一邊倒。日軍強大的火力讓國軍很快退守到了陌南鎮外。情急時刻,師長陳碩儒組織40機槍手向日軍包圍圈猛衝,為大部隊打開了突圍的缺口。可是陳碩儒帶出來的只是177師的主力部隊,離師部較遠的新兵團官兵還是被困在了日軍的包圍圈裡。

177師的新兵團,一共有1000多名新兵。面對裝備和數量都明顯優於自己的日本軍隊。這1000多名新兵沒有放下武器甘當俘虜,而是在黃河河灘上展開了激烈的拼殺。200多名新兵在河灘的戰鬥中付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剩下的八百多人,被日軍逐漸縮小的包圍圈逼到了黃河岸邊的懸崖上。腳下是波濤洶湧的黃河,面前是磨刀霍霍步步緊逼的日本侵略者。一個斷臂的戰士,突然衝到了隊伍的前面,面朝自己故鄉的方向磕了三個頭,然後他高喊著陝西的特有的秦腔跳入了滔滔的黃河水中。他這個舉動彷彿是一聲號令,八百多名戰士,一起朝著自己故鄉陝西的方向磕了三個頭,然後紛紛一起跳入了黃河。據說八百壯士集體投河的這一幕,曾被山裡的村民們看見了。後來,據村民講,他們至今還記得最後一名士兵跳河的情景。那是一位旗手,他的雙手緊緊攥著他的部隊的軍旗。軍旗已經被槍彈撕裂,他仍然雙手高擎軍旗。幾乎是在八百壯士投河的同時,同樣是被圍但是距離八百壯士有十多里的二百多名工兵營將士,也選擇了同樣的方式以身殉國了。

血肉長城——八百娃娃兵自殺殉國

6月11日,陳碩儒師長率177師殺回陌南鎮,擊潰了日軍;孔從洲的46旅從夏縣折回,封鎖了平陸境內的南北要道——茅津渡大道;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衛立煌應31軍團軍團長孫蔚如的請求,命令黃河南岸的友軍用炮火封鎖了黃河河道,驕狂一時的日軍終於被中國軍隊四面圍住。6月12日,中國軍隊從東、西、北三面向被日軍佔領的茅津渡發起全面攻勢。戰至黃昏,日軍全線崩潰,我38軍、96軍勝利會師,戰鬥取得勝利,八百壯士的英靈得到了慰藉。孫蔚如曾經在祭奠這八百位英靈的時候說過,如不報此仇,他孫蔚如當舉槍自戕,短短几天孫蔚如就實現了自己的諾言。“八百冷娃”的故事激勵了許多的年輕人,有不少的青年學生,特別是軍校生在畢業以後都主動要求到中條山地區參加抗戰,中條山地區也因為有這樣一批又一批的中國少年,整整和日軍相持了三年之久,為抗戰進入戰略反攻乃至最後取得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