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至死不回大陆,是为西安事变忏悔吗?

1958年的一天,阔别22年,张学良与他曾经的长官故旧蒋介石在台湾重逢。谈话间,蒋介石说“西安之事,对于国家损失太大了”。张学良在日记中说,“我闻之甚为难过,低头不能仰视”。

张学良至死不回大陆,是为西安事变忏悔吗?

张学良

的确,张学良在言谈间流露忏悔之意。在台软禁期间,蒋介石撰写《苏俄在中国》一书时,要求张学良“将西安事变前后事实,写一回忆呈阅”。张学良随即给蒋介石写下两封长函,回忆了西安事变全过程。函件经蒋经国订正,定名为《西安事变反省录》。此外,张学良回忆录《杂忆随感漫录》中的一些章节,及《坦述西安事变痛苦的教训敬告世人》中,都有对西安事变的“忏悔”。

但是,结合当时的时空背景,再对比西安事变发生时和半个多世纪后张学良晚年接受采访所述,可知1950年代在台湾对“西安事变”低头认罪,未必出自真心。

张学良至死不回大陆,是为西安事变忏悔吗?

护送蒋介石回南京

事实上,西安事变发生时,张学良“负荆请罪”亲送蒋介石回南京,在军事法庭上,张学良却只是承认有对领袖不恭之罪,惟独不承认自己的主张有错。他坚持:“我们的主张我不觉得是错误的”。虽然过了半个多世纪,他依旧还是这种态度。

关于攘外安内还是安内攘外是张学良蒋介石之间的政见分歧,晚年接受采访在评价蒋介石时,张学良说:“到南京的时候,那我真决心去死啊,南京把我枪决了,我不敢说,要是我部下这样子,我就把他枪决了。那我对老先生,我要负起责任呐,可以说,大部分的决心我是下定要死了。他不在了,现在我讲,否则,我不讲。本来我是决心至死不说出来这个事情的,西安这事,至死我不说出去的。不是因为面子的事情”

再者,张学良到了晚年,从不避讳对周总理的欣赏,在公开访问中问如此,私下谈话也是如此。所以,只因张学良在肃杀的环境中迫不得已写下的忏悔录就断定,张学良晚年拒绝登陆是愧对“党国”,未免过度臆测。

张学良至死不回大陆,是为西安事变忏悔吗?

蒋介石

在这点上,历史学者唐德刚的一席话至为贴切:“总之,抗战八年,实是我国家民族历史上最光荣的一页。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这句古话,在抗战初期,真是表现的刻骨铭心,为后世子孙,永留典范。如果没有西安事变,没有全国的大统一,没有惨烈的武装抗战,则人事全非,一个独裁领袖和一个忍辱含羞的国民党,在历史的舞台上又将以何种脸谱出现”?

蒋介石和国民党,当时有此声望,有此契机,好好搞下去,谁又想到八年苦战之后,管理不善,派系倾轧、五子登科、关门自杀的局面,这又是谁之过?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西安事变提早全民抗战是真;但是说它毁了国民党的权势,那就过甚其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