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妃十年生六胎,乾隆為何不立其為皇后?

蔣南亞

令妃,即嘉慶的母親,乾隆的孝義傳皇后,魏佳氏。很多史料都透露了這樣的線索,即乾隆非常寵愛這位妃子,她為皇帝所生的六位子女是後宮之最,足見帝妃之間的感情,她之所以未能被乾隆立為皇后,原因比較複雜,但她卑微的出身應該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緣由。

魏佳氏即內務府正黃旗管領下漢姓人,所謂魏佳氏,即姓魏,所謂管領下人,即辛者庫,尚不如佐領下人,是皇家包衣中身份最卑微的下等奴僕,康熙的八阿哥的母親良妃即管領下人,康熙有一次在罵八阿哥允禩的時候說“乃辛者庫賤婦之子”,就可以看出其身份低下的程度了。作為內務府包衣籍,魏佳氏是沒有資格參加三年一次的宮廷秀女之選的,她要參加的是一年一次的宮女之選,說白了,她的出身只能被選來伺候人。從現有史料來看,尚不知她入宮的時候被分到哪個主位之下,但被乾隆看中,並臨幸,在乾隆十年的時候被封為貴人,之後便迅速地飛黃騰達了。

魏佳氏雖然受寵,但寵與愛是有很大區別的。舉一個小例子,根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查的宮中檔案來看,乾隆二十五年十月初六,令妃誕下皇十五子永琰,即後來的嘉慶,同年十一月初六日,內務府報令妃遇喜(即懷孕),那麼也就是說乾隆在令妃剛剛生產之後的幾天之內,又與她同房行了雲雨,而且可能還不止一次。這個時候行房事是非常危險的,對產婦的身體損傷極大,即便是古代醫學不發達之時,也都會有這樣的常識。由此可見,乾隆對她毫無尊重可言,所謂寵,也就是覺得她是個比較合心意的洩慾工具,讓她母儀天下,我想乾隆是沒想過的,能封她為皇貴妃,掌管後宮事務,已經是到頭了。


紅小豆館主

歷史上確有令妃其人,孝儀純皇后,乾隆十年,封為魏貴人;同年,晉封為令嬪;乾隆十三年,晉封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晉封為令貴妃。乾隆三十年,封為皇貴妃。

在乾隆二十一年至乾隆三十一年的十年間,先後誕下皇七女固倫和靜公主、皇十四子永璐(早夭)、皇九女和碩和恪公主、皇十五子永琰、皇十六子(早夭)、皇十七子永璘。

十年間生下四子二女,可見乾隆盛寵,在皇后烏拉那拉氏被廢后,被封為皇貴妃,總領六宮之事,代行皇后之責長達10餘年之久,那麼乾隆為何不索性立她為皇后呢?

令妃魏佳氏本是漢人,原姓魏,屬正黃旗漢軍旗,其父親是內管領、追封一等承恩公清泰,孃家並非顯赫世家、對大清也沒有重大貢獻,只是因令妃深得乾隆寵愛,才被抬入鑲黃旗滿洲旗,改姓魏佳氏,在等級制度森嚴的清朝漢人女子做到皇貴妃已是盛寵了。

比如說康熙生母佟佳氏,雖原是漢人佟氏,後抬入滿旗改姓佟佳氏,但是佟家門楣顯赫,為大清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是她最後也才封了貴妃,康熙登基後才追封的皇后。

乾隆與孝賢純皇后富察氏感情甚篤,皇后去世對乾隆情緒及性格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

乾隆十五年,冊封嫻貴妃烏拉那拉氏為皇后,十五年後乾隆以皇后性格無常,太后面前不能盡孝為名,下令廢后,次年去世。兩任皇后都是在乾隆未登基時就伴其左右,相隨數十載化為黃土,乾隆不免心灰意冷,不願意再立皇后了。

清聖祖康熙皇帝,在兩任皇后相繼去世之後的四十餘年也不曾再立皇后,祖孫兩在這個問題上倒是很相似的。

乾隆三十八年,乾隆已經決定立十五子永琰為太子,但是當時嫡子勢力尚在,怕過早宣佈會招致嫡子集團的迫害,而立令妃為皇后,無疑是表明要立其子為嫡,所以出於保護令妃永琰母子的想法,乾隆一直未立令妃為皇后。

雖然終身未立後,但是乾隆給予了她無上的殊榮,在魏佳氏去世後,乾隆帝在她原有的儀仗中增加了十八件,達到七十六件,僅比皇后的儀仗少了一件;從魏佳氏留下的遺物中可以看出,她生前已經擁有東珠朝珠,而東珠朝珠是帝后才有資格佩戴的。

我想在令妃彌留之際,乾隆應該會告訴她:他們的兒子會是未來的皇帝。一生如斯,令妃最後應該是了無遺憾離開的。


史論縱橫

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可以介紹一下令妃。

令妃其人,在多部影視作品中也是有出現的, 最為經典的便是還珠格格里所塑造的淑敏端慧的令妃形象。

那麼其歷史上是怎麼樣的存在,清史中,又是如何記載的呢。

孝儀純皇后(1727-1775),魏佳氏,乾隆帝妃嬪,嘉慶帝生母,內管領、追封三等承恩公清泰之女。

乾隆十年,封為魏貴人;同年,晉封為令嬪;乾隆十三年,晉封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晉封為令貴妃;乾隆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琰(即嘉慶帝);乾隆三十年晉封為皇貴妃;乾隆三十八年冬,皇貴妃之子皇十五子永琰被乾隆帝秘密立儲;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皇貴妃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九歲,二月十一日冊諡令懿皇貴妃;乾隆四十年十月二十六日入葬裕陵。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皇十五子嘉親王永琰為皇太子同時追封皇太子生母令懿皇貴妃為孝儀皇后。經嘉慶、道光兩朝加諡,全諡為孝儀恭順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聖純皇后。

看過還珠格格的我,並不知道歷史上令妃居然最後成皇后了,也不知道皇后最後形同廢位,剛知道這一切的我,表示震驚,你們是瓊瑤奶奶請來的託吧。還能這樣???

那我們捋一下時間線,從令妃變為魏佳氏,從乾隆十年的那場杏花微雨開始說起。

乾隆四年,內管領魏清泰的女兒,正黃旗滿洲包衣,通過內務府選秀入宮,年芳十二,關於乾隆四年到乾隆十年之間,史書並無詳細記載。乾隆十年,進入了皇帝的視線,這時候魏佳氏十八了,按照今天的話,魏佳氏和乾隆在那年結婚了。得了佳人,皇上十分的開心,今年得的,次年正月便賜為嬪位,聽起來好像沒什麼大不了的,我去看看了資料,當時後宮裡呢,加上令嬪,一共三位嬪位妃子,可能現在覺得沒什麼,繼續拉時間線,插一條資訊史實。

命工部尚書哈達哈為正使、內閣學士伍齡安為副使。持節、冊封貴人魏氏、為令嬪。冊文曰。朕惟仰事璇闈。必選柔嘉之質。佐徽、椒掖。久推淑慎之姿。載考彝章。特加錫命。諮爾貴人魏氏、久嫻姆教。長奉女箴。禮法是宗。凜小心而嚴翼。敬勤弗怠。遵內則以溫恭茲仰承皇太后慈諭。冊封爾為令嬪。爾其只膺巽命。迓景福以鹹綏。益懋壼儀。荷鴻庥於方永。欽哉。

三年後,晉位令妃。

命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陳大受為正使。禮部侍郎木和林為副使。持節、冊封令嬪魏氏為令妃。冊文曰。朕惟贊化宮闈。必賴柔嘉之質。服勤內殿宜邀錫命之榮。爰沛綸音。式加象服。爾令嬪魏氏、夙嫻內則。早侍深宮。淑慎居心。雅協珩璜之度恪勤效職。克襄蘋藻之榮。茲仰承皇太后慈諭。以冊印封爾為令妃。爾其欽承休命。永流翟舀之芳。只荷鴻禧。勉奉掖庭之職。欽哉。

這都是些好話,用手指頭想也想到了,不多述。

乾隆二十四年,也就是十年後,令妃晉位為令貴妃,這個人生模板是不是高歌猛進,我們現在停一停,看一看令妃是如何在十四年裡升到令貴妃的,說到晉位,那就要說到孩子,母憑子貴,沒有孩子,晉位基本是奢望,十四年間我們看一下令貴妃為皇帝生下了幾個孩子。

生了三個,大女兒,二兒子,三女兒,簡明扼要,且三個孩子都是乾隆二十一年起連年所生,那麼二十四年令貴妃晉位,也不足為奇,做個推測,令貴妃早幾年生孩子,這個晉位是不是會提早。不重要,次年,令貴妃生了四兒子,嘉慶。

六年後,乾隆三十年,晉位皇貴妃

諭、奉皇太后懿旨。令貴妃敬慎柔嘉。溫恭端淑。自膺冊禮。內治克勷。應晉冊為皇貴妃。以昭壼範。欽此。所有應行典禮。各該衙門照例舉行

命大學士公傅恆、為正使。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陳宏謀、為副使。持節冊封令貴妃魏氏、為皇貴妃。冊文曰。朕惟彤闈贊化。本敬順以揚庥。紫掖升名。表恪恭而錫慶。爰稽彝典。式播溫綸。諮爾令貴妃魏氏、早侍深宮。夙嫻懿範。襄廿年之內治。麟趾凝祥。超九御之崇班。鳳章優秩。自膺冊命。益茂芳徽。只事小心。克承歡於璇殿。含章明順更流譽於椒庭。茲仰奉皇太后懿旨。以冊寶晉封爾為皇貴妃。尚其勉副慈恩。光昭壼德。永懷淑慎。輝翟服以垂型。彌凜謙沖。綿鴻禧而迓福。欽哉。

在此期間,令貴妃又為皇帝生了兩位皇子,四兒子嘉慶,和五兒子,且在三十一年,又生下一位皇子。這個時候令貴妃三十八歲了,值得注意的是,此時的皇后那拉氏也因失寵“不廢而廢”,乾隆皇帝至此再未立過皇后,魏佳氏令貴妃從此以皇貴妃之尊統攝六宮之事,代行皇后之責,形同副後,成為後宮之主達十年之久。

這個劇情,看起來有點眼熟呀,那年杏花微雨.....

到這個地方,令妃已然是走到了人生巔峰,只差一個封后,以正其名,那麼封后這個難度有多高呢,那要看皇太后的,看誰,誒,沒錯,“甄嬛”。

皇太后懿旨:

烏拉那拉氏,不得廢后。

等等,劇本好像拿錯了,“甄嬛”是鈕怙祿氏,這只是一個最簡單的推測。

我們先放下這些恩恩怨怨,繼續走魏佳氏皇貴妃的時間線,走走走,乾隆三十八年了,偷偷立令妃的四兒子為儲君,放了個紙條藏在正大光明牌匾後面,誰也沒告訴。這個時候令妃四十五歲了。

走走走,乾隆四十年,皇貴妃薨。

就此,令妃的一生算是走完了,那麼有兩個疑惑我們需要注意,一是乾隆三十年的廢后和皇貴妃冊封,和三十八年的冊立儲君,為什麼乾隆三十年乾隆要廢后,又或者說,廢后和冊封之間是否有聯繫,而乾隆三十八年,乾隆為什麼要偷偷的冊立儲君,寫個小紙條藏起來呢,這些事,我們下篇再說。 ——表情和貓


表情和貓

向敬之

令妃即嘉慶帝的生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令妃自乾隆十年由貴人晉升為令嬪,三年後升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晉封為令貴妃,再六年後進位為皇貴妃。

她的皇后名號是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高宗宣示皇十五子嘉親王永琰為皇太子時,追封皇太子生母令懿皇貴妃為孝儀皇后。此時,魏佳氏已去世了二十年。

自乾隆二十二年至三十一年間,令妃曾先後生育了皇七女固倫和靜公主、皇十四子永璐(四歲夭折)、皇九女和碩和恪公主、皇十五子永琰(後改顒琰,即嘉慶帝)、皇十六子(幼殤)和皇十七子永璘。十年時間,有四子二女的生育大數據,足見乾隆是很寵愛令妃的。

但是,至乾隆四十年正月,令妃病逝,乾隆始終沒有冊立她為皇后,即便其子永琰在一年前被秘密立儲,乾隆也只是將其追諡為令懿皇貴妃。這是有原因的:

一、令妃本姓魏,其父為內官領魏清泰,隸屬正黃旗漢軍,至嘉慶二十三年才被抬入鑲黃旗滿洲,改姓魏佳氏。漢軍包衣出身的令妃,在等級分明的乾隆那裡,能成為皇貴妃、儲君生母,已是頂級恩寵了。

二、令妃受寵時,乾隆的元后孝賢純皇后已死,攝六宮事皇貴妃納喇氏成為了繼皇后。乾隆三十年,帝后反目,乾隆收走繼皇后的冊寶,但仍存其名號。繼皇后病逝,乾隆命按皇貴妃儀安葬,自是遂不復立皇后。

三、乾隆鍾愛令妃,以僅次於皇后的皇貴妃尊崇她,但如果貿然冊立其為皇后,無疑有升其子為嫡子,將有立為儲君的可能。乾隆曾有過兩次公開立嫡子為儲的表現,結果儲君命薄。乾隆三十八年冬,高宗秘密立永琰為儲,不好將漢軍出身的令皇貴妃晉升皇后,那樣,他的秘密建儲也就不是秘密了,可能會重蹈其同輩、父輩爭儲的宮廷內鬥。


以禮觀書

乾隆是個風流天子,一生俘獲很多女子,乍一看去,他不應該是用情專一的人。但實際上卻出乎人們的意料之外,他對自己的原配妻子,也就是第一位皇后富察氏,一往情深。



接下來的皇后烏拉那拉氏,想得到正常的夫妻情感,但是乾隆沒有從富察氏離世的哀傷中走出。一個強要,一個心煩,結果可想而知。富察氏的兩個兒子都被乾隆秘密立儲,而烏拉那拉氏也想讓乾隆立自己兒子為儲君,乾隆不幹。烏拉那拉氏出身高貴,乾隆貴為皇帝,誰也不讓步,鬥爭的結果是皇后被廢。

令妃完全不同,她出身低微,性格和富察氏特像,通情達理,乾隆在令妃的身上能看到富察氏的影子。有人說令妃為乾隆生了六個孩子,就是一個生育機器,以乾隆風流性格,根本對令妃無情。其實乾隆不但對富察氏有情,而且對令妃有情,無情一次兩次臨幸可以,生育六個孩子怎麼可能?



乾隆對令妃的情,其實就是對富察氏的情。

用情總是要付出,乾隆是個情種,用情的回報少不了。乾隆先後立富察氏兩個兒子為儲君,但是都早死了。乾隆對令妃用情,也需要回報。令妃主持後宮十幾年,為什麼不立她為皇后呢?

乾隆的做法似乎不合情理,但實際上非常正常。令妃出身低微,按清朝規矩不當立為皇后,而且假如令妃立為皇后,她的兒子就可能成為儲君,和烏拉那拉氏的兒子就成了競爭對手。

從雍正朝起,皇帝實施秘密立儲,只要是乾隆的兒子,都有可能成為儲君。爭奪儲位是非常殘酷的,不立令妃為皇后,是對令妃的保護,也是對令妃兒子的保護。



乾隆當太上皇時,想讓令妃當皇后,可那時令妃已死了,這也是令妃和乾隆的一大遺憾。不過,令妃最後和乾隆合葬,也算是對令妃的一大安慰。


豫有得

做為乾隆皇帝中晚年時期身邊最重要的女人,令妃十年間連生六胎,其中包括後來的嘉慶帝永琰。在繼後烏拉那拉氏被打入冷宮之後,她更是統攝六宮,代行皇后職責,實為六宮之主。但這樣一位榮寵一生的女子,縱使後位空懸多年,卻始終不能登上皇后的寶座,直至其49歲去世之時,仍然只是皇貴妃。其中緣由到底是為何?


一、身世的限制

令妃,魏佳氏。內管領魏清泰的女兒,正黃旗滿洲包衣。令妃得寵後,才被乾隆帝抬入鑲黃旗。和其他身份尊貴的滿洲女子不同,令妃是通過內務府選秀而入宮的。剛進宮時,她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女子,後來脫穎而出成為皇帝的妃子。從乾隆十年到乾隆四十年間,一步一步從嬪走到了皇貴妃的位置。她陪伴了皇帝整整三十年,將自己一生之中最美好的年華全部奉獻於此。


做為乾隆帝后宮之中生育子女最多的妃嬪,令妃自是深得皇帝隆寵。做為一個原本身份卑微的漢族女子,皇貴妃的位置已經是極限。

一國之母,可以不是皇帝所寵愛的,但卻必須是家世身份尊貴的女子。縱使是皇帝,面對最心愛的妃子,也不可逾越了祖訓。當年的繼後烏拉那拉氏若不是憑藉其滿洲貴族之女的身份,怎麼可能輕易打敗跟她同一時期,正得寵的純貴妃蘇氏而登上後位。


但是在烏拉那拉氏被廢后,令妃接替了她的職責,統攝六宮。雖不是皇后,卻已實同皇后。更難得的是,她獨佔了乾隆帝的寵愛,甚至乾隆帝在孝賢皇后陵祭酒的御詩中曾提到魏佳氏是孝賢皇后玉成於他的伴侶。自富察氏離世後,乾隆帝再也難以將真心託付於其他女子。但在多年後他卻將令妃稱作伴侶,伴侶二字出自一個皇帝之口,獨顯珍貴。也許對一個深宮之中的女子來說,恩愛遠比地位要來的重要。令妃雖一生未在後位,但她仍是一個幸福滿足的女子。


二、前兩位皇后之殤

乾隆帝一生共有過兩位皇后,一位是與他始於少年夫妻的富察氏,而另一位則是悲情收尾的烏拉那拉氏。

富察氏自不用多說,乾隆帝最初的深情全在於她一身。後宮縱然有三千佳麗,卻沒有一個人可以奪取屬於她的那一份獨有的寵愛。在她去世數年後,她的家人仍然被乾隆帝百般的照顧。在他心中,雖然斯人已逝,卻是他永遠的皇后。

在富察氏去世後的第二年,迫於皇太后的壓力。乾隆皇帝不得不在後宮之中挑選皇后的繼位者。而烏拉那拉氏原本在入宮的12年間都未曾生育過一兒半女,卻陰差陽錯成為了皇后。但是她這個皇后在乾隆帝心中的地位又怎能與富察氏相提並論。


更可惜的是,烏拉那拉氏身上有著滿族女子的烈性。她不願意安安穩穩的守住寂寞,守住她的榮耀,卻偏偏要效仿富察氏,想要輔佐乾隆帝更好的治理國家。這個錯誤的想法直接導致了的悲劇,在乾隆三十年的一次南巡中,因為政見的不同,念及往日裡皇帝對她的冷淡,她決然的當眾削髮,從此斷絕了乾隆帝對她僅有的一絲顧念。

第二年,烏拉那拉氏便在悲憤中死去。

先後兩任皇后都是在非正常情況之下死去,乾隆帝從此再也不提立後之事。富察氏的地位永遠無法取代,換做誰坐了那個位置,都不會是乾隆帝心中最想要的樣子。



雖然令妃活著的時候沒當過一天皇后,可是除了後位之外,乾隆帝把所有能給的恩寵都給了她,包括立她的兒子為儲君。乾隆帝晚年宣佈立永琰為皇太子時,追封了令妃為孝儀純皇后。雖然這份榮耀來的晚了一點,但相信九泉之下的令妃必然也感受得到。


瑾湉mm

剛看完甄嬛傳大結局,結尾中,乾隆的兩個老婆,一個一開始就立為皇后,一個封為貴妃,這部劇作為還珠格格的前身,嫁接到還珠格格里,那些人物關係也是很有意思的。歷史上,確實有令妃這麼一個人,也確實是生了很多孩子,榮寵至極,但至於為什麼沒有被立為皇后,我想原因也是挺明顯的。

首先,令妃是漢人出身,清朝是滿洲人的天下,雖說清朝統一天下,也接受滿漢通婚,但漢人在滿洲人的眼中,始終不是自己的同類,就好像我們看過多少古裝劇,裡面都有一些共同點,那就是即使君主為了一些特殊原因,娶了異族人為正妻也好,那位君王也會想方設法阻止妻子生下自己的繼承人是一個道理。

乾隆皇帝在位這麼長時間裡,已經有兩位皇后了, 一個是原配,早早地就不在人世了, 而另一個則是在晚年的時候,被他廢了,可就算是廢了,在電視劇,廢后死了之後,還是按照皇后的儀程下葬的。這兩位皇后,不管是哪個,都是從一開始就扶持著他上位,陪著他一起登上帝位的,不得不說,那兩位皇后更像是他的槽糠之妻,而令妃則是在乾隆的統治穩定之後上位的,沒有患難之情,儘管再得寵愛,在廢后還在世的時候,令妃離後位也是有距離的,等到廢后去世,乾隆也老了,立不立也無所謂了。

其次,令妃出身並不高,我之前寫琅琊榜裡的靜妃,也有寫到,出身和母族是決定她最終地位的決定因素,立後這樣的大事,必須得取得宗親宗室和太后的同意,而經過各種危機宮鬥才活下來的甄嬛皇太后,深知宮斗的殘忍,而為了保護令妃的眾多子女,她是不會同意令妃上位的。正因為出身的問題,在後宮中,令妃和她的子女可以規避掉不少的危機。皇后被廢,沒有了嫡子,那麼誰是皇位的後繼人選就會是懸念,而不是確定的事,乾隆這麼做,也是有保護令妃的意思吧,畢竟他如此寵愛令妃。


兮言小姐

大約乾隆四十三年,有大臣建議乾隆立後,結果是:

上因諭曰:“那拉氏本朕青宮時皇考所賜側室福晉,孝賢皇后崩後,循序進皇貴妃。越三年,立為後。其後自獲過愆,朕優容如故。國俗忌剪髮,而竟悍然不顧,朕猶包含不行廢斥。後以病薨,止令減其儀文,並未削其位號。朕處此仁至義盡,況自是不復繼立皇后。從善乃欲朕下詔罪己,朕有何罪當自責乎?從善又請立後,朕春秋六十有八,豈有復冊中宮之理?”下行在王大臣議從善罪,坐斬。

就這麼把不懂皇帝心思的大臣斬了。

所以我們看乾隆自己都說了,他年紀大了不想立後了。至於這和他對孝賢皇后的追思有多大關係就見仁見智了。

這種情況下他立的皇貴妃就是實際上行使皇后職權的代理皇后,說是位同副後,反正沒有正後,就是皇貴妃最大。

何況這個皇貴妃的兒子是實際上的儲君和未來的新帝。

雖然還是比皇后待遇差一截,但令皇貴妃也應該知足了,就算她不知足,皇帝的態度已經寫在上諭裡了,她又能如何呢?


我不是Henry

因為老佛爺不許他廢后另立,


一首歌10846910

被大家熟知的令妃娘娘,影視劇裡版本眾多,在《還珠格格》裡通情達理,溫婉賢淑,而在《如懿傳》又成了一個心狠手辣,工於心計的人。總而言之,影視劇裡的人物形象是好是壞,全在編劇導演們的一念之間,今天咱們去看看歷史上真實的令妃到底是怎麼樣的,為何備受寵幸的她,在生前一直沒有被乾隆冊封為皇后哪?

別看生前一直沒有被封后,歷史上的令妃也絕對算是牛人一個,不信,我們看看她是怎麼從一個包衣的女兒,一步步走到令妃,令貴妃,皇貴妃,孝儀純皇后的。

令妃,魏佳氏,嘉慶皇帝的生母,出身低微。父親是內管領魏清泰,本是個滿洲包衣,後被乾隆抬入鑲黃旗滿洲,這就叫“抬旗”。

乾隆十三年,魏佳氏由原先的嬪被晉升為令妃,令字出自《詩經》中的“如圭如璋,令聞令望。”,就是美好的意思。乾隆二十四年,又被晉升為令貴妃。

自乾隆二十一年到乾隆三十一年,這十年時間裡,令妃為乾隆皇帝生了四子二女,其中的十五皇子永琰也就是後來的嘉慶皇帝,短短的十年六胎,足可見乾隆對令妃的寵愛了。

乾隆三十年,乾隆的第二位皇后那拉氏陪皇上南巡,因和乾隆發生了口角,失去理智的那拉氏竟然剪了自己的秀髮,立誓寧願出家也不再陪伴乾隆。這在當時是大不敬的罪過,這樣忤逆的行為自然也就被撤銷了皇后,打入了冷宮。

從此,令貴妃成為了後宮之首,心中也開始期盼著有朝一日能被冊封為後,也好母儀天下。可這一等就是十年,十年苦盼化為空,最後帶著遺憾撒手人寰,死時才49歲。

其實,乾隆也有他的心思,一旦立後,就會流露出立儲的意思,會引起眾皇子們的猜忌。他就是打算在自己退位後,宣佈了儲君再立皇后,可惜的是令妃紅顏命薄,根本沒有那一天。

我是風雨中的小草,願和大家一起分享歷史故事,探討古今人物,期待大家的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