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與對手F-35是一款怎樣的戰機?誰強誰弱!

我們都知道,F-35閃電由多國聯合出資製造,美國佔大頭,各國攤小頭。我們都喜歡稱閃電為肥電,至於為什麼往下看圖片就知道了,下文的肥電等同於閃電。

肥電有三個版本,分別是F35A/B/C,版本A屬於空軍部隊使用,採用傳統方式起降;版本B屬於海軍陸戰隊使用,採用短距離起飛、垂直起降方式;版本C屬於海軍艦載機部隊使用。

拿殲-20對比有三個版本的F-35可能會看起來有些不合適,但是並不是不可比。

肥電屬於具有隱身設計的第五代戰鬥機(按美國分代規則),作戰半徑超過1000千米,可以進行超音速巡航。

F-35B的垂直起降技術是借鑑了從前蘇聯購買的雅克-141戰鬥機的垂直起降技術,在垂直技術剛問世的當時,美國並不具備垂直起降技術,它的垂直起降技術是從英國和前蘇聯這兩國直接或者間接購買到的。

殲-20與對手F-35是一款怎樣的戰機?誰強誰弱!

(F35B)

但F-35B的能做到短距離起飛和垂直起降還是靠“三軸旋管噴嘴”這項技術。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一項如此先進的技術,全集於一架這樣的戰鬥機身上,這是多麼的厲害,美國的科研人員把垂直起降技術吃的很透徹。同時,這項技術的成功靠的也是成熟的發動機技術。

殲-20與對手F-35是一款怎樣的戰機?誰強誰弱!

較之四代機,肥電有以下進步:耐用的隱身技術,集成度很高的航電系統,包含IEEE-1394b與光纖的數據交換網絡,較低的維護成本(我不是很相信)。

肥電的頭盔顯示系統已經完全替代了此前的頭盔顯示系統,新的的頭盔顯示系統更加的多能,全部戰場信息都能夠集中顯示在頭盔的護目鏡上。

殲-20與對手F-35是一款怎樣的戰機?誰強誰弱!

(F35的飛行員頭盔顯示系統)

它的“分散式孔徑系統”環繞分佈在機身的前後上下的六個紅外線感應裝置,即時的向飛行員的頭盔顯示系統提供全方位的目標資料。

肥電有和殲-20一樣的進氣道技術,就是DSI技術,這項技術能夠改善飛機的隱身性能,有利於進氣道和機身的一體化設計。

殲-20與對手F-35是一款怎樣的戰機?誰強誰弱!

和殲-20的作戰功能上對比,最適合的對比的就是F-35A。

肥電的戰績:

2017年1月23日至2月10日舉行的第17-1號紅旗演習,駐紮希爾空軍基地的美國空軍第338戰機聯隊與及預備役第419戰機聯隊的F-35A首次參與,演習期間共執行了226次原定飛行架次中的207架次飛行任務,妥善率達90%。空戰表現共擊落敵機145架,7架F-35A皆在視距內被擊落,經換算後交換比為1:20。

殲-20與對手F-35是一款怎樣的戰機?誰強誰弱!

同年參加紅劍演習的殲-20的戰績:

一架殲20對付4架殲10,打狗鬥,4架殲10咬住殲20,(殲20故意讓殲10咬尾)殲20兩個“大滾坡”,一個加力爬升,殲10找不著了,連干擾彈都沒扔。兩架殲20穿透防空系統,防空系統由S300,紅旗-16A,空警500,高新機跟幾架殲10機組成,殲20一高一低,低的打S300跟紅旗16A,高的打空警500跟高新機,打完了揚長而去,電科的幾個高工直冒冷汗。兩架殲20對付一箇中隊的殲10,殲10有空警500與地面雷達配合,殲20飛到15000米高空,捕捉到預警機的信號,直撲過去,打掉了預警機,扭頭打殲10編隊,32分鐘結束戰鬥。兩架殲20對付一箇中隊的殲10,殲10有空警500與若干架高新機跟地面雷達配合,殲20飛到15000米高空,捕捉到預警機跟高新機信號,直撲過去,打掉預警機跟高新機,扭頭打殲10編隊,46分鐘結束戰鬥。

殲-20與對手F-35是一款怎樣的戰機?誰強誰弱!

我認為,殲-20的能力是要在肥電之上的。

殲-20入伍之後最大的對手將會是已經駐紮在日本的肥電。網上有消息稱,殲20將會被率先服役在東部戰區空軍,執行東海防空識別區的日常巡邏警戒任務,這樣一來,殲-20與肥電的交戰幾率就會大很多,說不定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傳出兩架四代機空中纏鬥的消息。

殲-20與對手F-35是一款怎樣的戰機?誰強誰弱!

最後放兩張F35的武器掛載圖。

殲-20與對手F-35是一款怎樣的戰機?誰強誰弱!

F35B的武器載荷

殲-20與對手F-35是一款怎樣的戰機?誰強誰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