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蒙在鼓里?瞧瞧历史上悍将是如何1VS100,一场试验告诉你

谈及中国古代猛将,很多人都会想到吕布。这个叱咤风云的武夫,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当然,像吕布这样如此凶猛的武将,在中国古代数不胜数。这些猛将被导演们一个个的搬上了荧幕,拍的那叫一个神乎其神。两军开战后,一武将以一敌百,三进三出,万军丛中取下敌将首级。然而,中国古代猛将真有那么牛掰吗?一场实验就能告诉你真相。

谁还蒙在鼓里?瞧瞧历史上悍将是如何1VS100,一场试验告诉你

前不久,日本一节目做过一个实验,内容是奥运击剑手三人对战普通击剑手五十人(这五十人并非老弱病残,个个都是青年),每个人胸口有一个气球,刺破便被淘汰。

三人并非什么世界冠军,而且日本男子的击剑技术稍弱于中国。比赛开始,五十位选手蜂拥而上,试图要将三人团团围住。然而,几次回合后都是让三人成功突围。三人战术十分明确,一直碾压的这五十多人,占据上风。直到一个人倒下,对方还剩十几人。倘若是在战场上,面对如此强悍的战斗力,剩下的十几人早已心态崩溃,胜败毫无悬念。

谁还蒙在鼓里?瞧瞧历史上悍将是如何1VS100,一场试验告诉你

因此,冷兵器对战下,高手与普通人之间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这样看来,古代那些猛将一打几十人以至于一百人还是有点可能的。

其实古代那些赫赫有名的武将、万人敌都有着一些共同优势,比如力大无穷、武艺超群、战场不怕死。然后,再配上一件自己顺手的兵器,像方天画戟、青龙偃月等削铁如泥,一般人扛不动的武器。

谁还蒙在鼓里?瞧瞧历史上悍将是如何1VS100,一场试验告诉你

再者就是座驾,也就是马匹,好的马匹不仅仅是体型高大,且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倘若吕布没有赤兔,怎能做到所向披靡、如履平地?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这些猛将们身上的盔甲,以宋朝为例,在宋征辽丞相时,被描绘到其身穿三层甲胄,里外由软金属贴身护甲、鲨鱼皮甲、重甲组成。莫说普通人,就连大刀关胜一刀也只能削裂两层。

如此牛掰的护甲,人马均披上,马鞍挂剑盾、后镫挂弓箭,朝你奔驰而来。倘若你只是手执地蜡杆套铁枪头的步卒装备,面对这样的气势,还有多少胜算?

谁还蒙在鼓里?瞧瞧历史上悍将是如何1VS100,一场试验告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