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备率下调护航表外转表内,预计可转回拨备大约5500亿

据报道,银监会于2月28日印发的《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银监发[2018]7号),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

拨备率下调护航表外转表内,预计可转回拨备大约5500亿

根据通知内容,先来划重点:

1、主要内容是:银监将原有2.5%的贷款拨备率、150%的拨备覆盖率指标分别调整为1.5%-2.5%、120%-150%的浮动区间。

2、具体实施上,银监会将依据资本充足率、逾期9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贷款比例、处置不良贷款占新增不良贷款比例三个定量指标及机构类别等定性因素,对各个银行制定不同的拨备监管红线。(“一行一策”、“同质同类”)

3、发文的目的是什么?贷款损失拨备在银行的报表中属于成本项目,如果银行能够达到降低拨备覆盖率与贷款拨备率的要求,则可将原本属于成本项目的贷款损失准备从成本项转为利润科目,有利于提升银行的业绩表现。

4、从三个定量要求来看,银监在奖励“老实”合规的银行机构,主要目的可归纳为两个:1)督促银行对不良真实分类,加快处置表内不良,提高银行内部的风控水平,降低银行面临的系统性风险;2)满足要求的银行,利润与资本金会有所增加,可缓解银行资本金不足的压力,减少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后顾之忧,也为未来表外资产回表创造了空间。

5、影响有多大?由于银行不披露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比例与处置不良比例,因此我们依据资本充足率项目对上市银行做了简单的测算,发现如果只看资本充足率,各家上市银行基本都满足要求,可转回拨备规模大约在5500亿左右。

银监会大幅下调拨备红线,到底对市场有什么影响?

拨备率下调护航表外转表内,预计可转回拨备大约5500亿

从概念上讲,贷款拨备率又称拨贷比,为贷款损失准备与各项贷款余额之比;拨备覆盖率可简称拨备率,为贷款损失准备与不良贷款余额之比。对于具体公式,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各项贷款×100%;贷款拨备率=贷款减值准备/各项贷款×100%;拨备覆盖率=贷款减值准备/不良贷款×100%。贷款拨备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

在实际执行中,两项标准中的较高者为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监管标准。存在一种不良贷款率,保证两项指标恰好同时满足,即最少的减值准备可以同时满足2项基本标准,一般称之为“黄金不良贷款率”。

因此,对于此次监管按情况下调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可以达到调控贷款分类准确性、提高处置不良贷款主动性、银行可使用利润提高、提高资本充足率的目的。

回顾历史,媒体早在2016年初就报道“监管研究降低拨备覆盖率至120%”,但直到两年后的2018年2月28日银监会才发文,其时点值得深思。当时媒体报道银行呼吁降低拨备覆盖率的原因是“资产质量不断恶化”,回顾不良率确实在2012-2016年不断上行,2016年三季度达到最高点1.76%,而2017年以来银行不良率下降至1.74%,上市银行不良率在2017年下降更为明显。

为何不良率开始下降之后,银监会才下调拨备率?市场的主流解读是因为“十九大”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列为三大攻坚战之首,而化解银行不良风险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内容,降低拨备率有助于银行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处置不良资产。

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银监会近期调整拨备覆盖率是由于过去几年银行经营状况较好,所以银行提了很多贷款损失的拨备,目前拨备水平达到全行业180%多,远超国际水平。因此,能够适当地降低拨备要求。这也更有利于加快处置现在的不良贷款,同时也使银行有更多的资金实力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拨备率下调利好银行还是债券?

拨备率下调护航表外转表内,预计可转回拨备大约5500亿

市场有两种声音,有人认为要求银行更加严格确认不良符合当前的政策大方向,银行不良认定更严格、资产负债表更干净,利好银行估值。而从反应股市来看,截至3月6日收盘,建行、农行、工行、招行小幅下跌,其余22只A股上市银行股集体飘红。

另外一种声音是认为拨备率下调利好债券市场,其传导逻辑有两个:

第一,银行资本增加,银行可投资于信用债、委外的规模扩大,利好债券市场。

第二,银行资本增加,有助于帮助银行“表外转表内”,“表外转表内”能够顺利进行,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也将降低。

那么,银监会下调拨备红线,你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