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遗言杀人,诸葛亮遗言亦是杀人,唯独此谋士要求慎之

郭嘉遗言杀人,诸葛亮遗言亦是杀人,唯独此谋士要求慎之

纵观古今,遗言是人一生最后的阐述,可以说成遗憾之言,也可以说成教诲之言。三国乱世,临终遗言犹为重要,对于皇家也是如此,曹丕在喘息之时宣布即位之人,曹睿在病榻之中命令曹爽为大将军,司马懿为太尉,千钧一发之际,这些遗言起到了扭转乾坤的关键所在。

郭嘉遗言杀人,诸葛亮遗言亦是杀人,唯独此谋士要求慎之

对于君主,无意是继位人的安排,辅佐之人的教导,对于谋士而言,他们的遗言会是如何呢?鬼才谋士郭嘉?诸葛武侯孔明?

郭嘉遗言杀人,诸葛亮遗言亦是杀人,唯独此谋士要求慎之

郭嘉的病逝是预料之中,因为郭嘉素来身体不佳,而且嗜酒如命,骄奢淫逸,宠爱美女于一身,果然是风流才子。他本人喜好服用五石散,这个东西不仅可以治病,也是慢性毒药,如果剂量掌握不好,随时有生命危险。太祖曰:“惟奉孝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

郭嘉遗言杀人,诸葛亮遗言亦是杀人,唯独此谋士要求慎之

曹操常说郭嘉甚懂孤意,知道他病重柳城,每天都有人来查看病情,可以看出曹操对他的倚重和喜爱。曹操经常告诉众人,他要把身后大事托付给郭嘉。郭嘉在病危时,告诉曹操,司马懿深不可测,他在世尚能压制,如今他将命丧于此,主公要提前做好准备。司马懿如果能用之则用,如若不听从必须杀之。郭嘉的遗言很清楚,就是让曹操把他杀了,让他用司马懿是好听的话,只是给曹操一个缓冲的时间。

郭嘉遗言杀人,诸葛亮遗言亦是杀人,唯独此谋士要求慎之

诸葛亮第六次北伐失败,最后在五丈原病逝,当时正处北伐之中,诸葛亮有三句遗言,一是安排继承之人,安排蜀汉的官员任免;二是退兵之策,因为贸然退兵必然被魏军追杀,只能密不发丧,缓缓退兵,并且有大军断后,自己还造了一个假诸葛,最后吓跑了司马懿;三是防止魏延造反,让马岱紧随其后,如若魏延造反,立斩不饶。最后因为杨仪和魏延争权,魏延自恃功高,烧断栈道,最后不小心被马岱斩首。

郭嘉遗言杀人,诸葛亮遗言亦是杀人,唯独此谋士要求慎之

郭嘉和孔明都是公认的奇才,死后还是不免去杀人。唯独此人遗言简单,不仅没有要杀人,还教育后人慎之,要忠心爱国。他就是司马懿,司马懿隐忍一生,处处设防,从不与人争夺,处处示弱,处处让人抓不到把柄,多次被罢官,最后官职越做越高。从他身上得出两个人生哲理,一是勤练五禽戏,让自己长寿;二是与世无争,不争便是争,处处示弱,处处快人一步。他发动的高平陵政变实属先见之明,高平陵胜在三千死士,当时他已经嗅到危险的气息,命人在洛阳附近招兵买马,借此训练出一大批死士以防不测。

郭嘉遗言杀人,诸葛亮遗言亦是杀人,唯独此谋士要求慎之

虽然他身居太傅之职,但是曹爽把京城的防卫和御林军全部掌控,司马懿固然多智谋,他的兵将远在长安,远水救不了近火。他也是防着有朝一日与曹爽撕破脸皮,曹爽生性慵懒,善听谗言,司马懿一直处在危险之中。高平陵政变后,司马懿控制了京防,手握军权,从此司马家执掌大权。司马懿不久便病逝了,他一直装病装死,这次算是真的病死了,他对司马师这样说:“吾事魏历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极矣;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尝怀恐惧。吾死之后,汝二人善理国政,辅帝平九州,慎之!慎之!”

郭嘉遗言杀人,诸葛亮遗言亦是杀人,唯独此谋士要求慎之

司马懿到死也在教育儿子忠君爱国,不可僭越,做什么事要谨慎,再谨慎。后人说司马懿两个慎之用的好,有三层含义,一是谨慎做人,保护好自己,二是谨慎称帝,不可一蹴而就,三是打江山难,坐江山更难。这都是后人的猜测,但是司马懿的遗言并没有让杀人,不仅体现他的聪明才智,也体现他顾及后人对他的评价,正如曹操一样,顾及后人和史书的记载,一直想做个周文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