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夫人下场悲惨,而薄姬一生平安,为何吕雉放过薄姬?

一、无宠无危

吕雉不对薄姬下手,还让她出宫到其子刘恒的代地一起居住,这不是薄姬的能力。根本原因是薄姬没有得到刘邦的宠信,属于边缘化的存在,尽管为刘邦生下了一个儿子刘恒,但是对于吕雉没有任何的威胁。

戚夫人下场悲惨,而薄姬一生平安,为何吕雉放过薄姬?

第二、薄姬深知朝政

薄姬遇到刘邦已经是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又在魏王宫里待了几年,也知道宫廷的勾心斗角,年龄上可能和吕后差不多,但她也有很多的条件不及吕后,首先她是后来的人,基本条件就不如吕后,吕后是刘邦贫贱之时明媒正娶的妻子,吕后为了刘邦也是几次都差一点丧命,吕后还有一个有利条件是,她的妹夫樊哙,是刘邦手下的第一心腹猛将,另外她的子侄吕禄吕产都是有兵权的人,而且朝廷的很多要员,甚至包括张良都不赞同把刘盈更换下来,所以在当时刘邦还在世的时候,吕后的政治地位要远远的超过戚姬和薄姬,这三个女人,政治地位最低的当然是薄姬。但薄姬和他的儿子刘恒,都很低调。薄姬也不会对皇位有任何非分之想,当时想到的,恐怕也就是远离政治,远离这是非之地。

戚夫人下场悲惨,而薄姬一生平安,为何吕雉放过薄姬?

在刘邦那里,讨得一块封地,安稳的做一个王,这在经历了战乱的薄姬那里,恐怕也是一个最大的心愿了。戚姬最重要的武器恐怕也就是在刘邦那里哭和闹,除此之外也没有别的手段了,朝廷上也没有太支持他们母子的人,但即便是这样,刘邦也考虑和犹豫了几次,要把太子刘盈更换下来,换上戚姬的儿子。为此,吕后当然要把戚姬恨的牙痒痒。吕后原来也是一个普通的农妇,本质上也不是一个恶毒的女人,是宫廷政治,以及险恶的政治环境,使得她一步步的成为蛇蝎心肠的女人。

戚夫人下场悲惨,而薄姬一生平安,为何吕雉放过薄姬?

刘邦是"始作俑者",一切家庭悲剧均可追到刘邦身上。而"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贿,好美姬"。没钱寸步难行,这倒罢了,好色不依打路,从小开始干起,养成坏习惯,怎么都不可原谅。一个男人多几个女人,或者一个女人有几个男人,看上去的"幸(性)福,得报应的不幸。这是一条颠沛不破的情场真理。刘邦的女人多,埋下的隐患就多,这是大家都清楚的。

戚夫人下场悲惨,而薄姬一生平安,为何吕雉放过薄姬?

总结来说,这就是假聪明和真聪明人的区别和结局。戚夫人一生和吕雉争宠斗胜,心里没点谱,过于自信且愚钝。而薄姬知道自己是后来的,是小,也清楚吕雉的厉害与自己的地位处境,处处示弱保全自己母子。后来其子刘恒登基,她是三人中最大赢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