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度寒冬,遠離痛風

安度寒冬,远离痛风

安度寒冬,远离痛风

來,門診上痛風患者增多,其中有些人在飲食控制很好的情況下仍然發作了痛風,很多患者疑問“冬天是痛風的好發季節嗎?"

其實不盡然,誘發痛風急性發作的原因很多,包括飲食、勞累、受寒、感冒、受熱、過度運動等等。

下面講講冬季時節痛風患者的注意事項,幫助患者安然度過嚴嚴寒冬,遠離這一可怕的關節炎。

一、飲食警惕高嘌呤

萬句不離其宗,痛風患者最重要、最基本的還是要控制飲食,謹慎攝入高嘌呤食物。

眾所周知,冬季是進補的時節,一入秋天氣降溫民間便有“貼秋膘”的飲食習俗,而至寒冬臘月、大雪紛飛之時,便是火鍋盛行的時節。天氣寒冷人們需要攝入更多的熱量以抵禦寒邪,對於健康人來說適當進補是有好處的。

但對於痛風患者以及溼熱體質之人,不可隨意進補,否則會適得其反,加重病情。

冬季,熱騰騰的火鍋是最誘人的美食,痛風患者還是少吃或不吃,吃火鍋時應以涮蔬菜為主,調味料以低鹽、少油為宜,飯後不可食用火鍋湯。

安度寒冬,远离痛风

二、洗浴泡足有講究

冬季時節的溫泉、桑拿等項目甚受人們歡迎,門診有一李先生正是在洗浴蒸桑拿之後痛風發作。

這裡提醒痛風患者,泡溫泉或足浴時水溫不宜過高,汗出不宜過多,時間不宜過長,總之以適度為宜,方可起到疏通血脈、強身健體的養生作用

若水溫過高,可引起尿酸鹽的溶解,待溫度波動時溶解的尿酸鹽再次沉積到關節從而誘發痛風急性發作。加之汗出過多,體液減少,也可引起尿酸鹽過飽和而析出。我們之前提到的李先生髮作痛風便屬於這種情況,請大家不要忽視。

三、起居規律防疲勞

《黃帝內經》中《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提到四季養生,其中講到“冬三月,此謂閉藏”,冬季養生以“閉”和“藏”為基本原則。

自然界草木凋零,水寒成冰,大地龜裂,動物入穴冬眠,人應順應自然,在作息上儘量要早睡晚起,精神上安靜自若,不要擾動陽氣,趨寒就溫,不要冒觸風寒,做好保暖,避免溼冷的環境。痛風患者也應仿此,作息規律,防止疲勞狀態痛風發作。

四、適度鍛鍊防感冒

詳問病史方得知是前幾天患重感冒,當時伴有高熱,這才抓住元兇。

冬季天寒地凍,一是要加強防護,二是堅持鍛鍊以提高免疫力,預防感冒,避免感染,這也是預防痛風發作的又一關鍵。

五、遠離寒溼護關節

關節部位受涼、受潮是誘發痛風急性發作的又一誘因,主要是出於兩個因素:

一是關節在受涼受潮的狀態下,膚溫進一步降低,這樣有利於血中尿酸在局部沉積,遂誘發關節炎;

二是關節在受涼受潮情況下,局部血管發生痙攣性收縮,關節組織的血液供應減少,血循環處於不良狀態,於是誘發痛風。冬天氣溫普遍偏低,應做好關節保暖,遠離寒溼環境,避免關節受涼。

冬季中節日多多,是一個充滿喜慶和歡樂的時節,請客吃飯、杯盞交疊、迎來送往,對國人來講是人之常情。但對痛風患者來說確實比平時多了幾分誘惑和負擔,不過只要做到適度有節,著重注意以上幾點誘因,便可以減少痛風發作的機會,度過一個快樂安康、沒有“痛”苦的冬天。

收穫更多養生知識

請長按後識別二維碼,一鍵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