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丨秦腔與清末民初秦腔女演員金玉蘭

原創丨秦腔與清末民初秦腔女演員金玉蘭

秦腔音樂反映了我國西北地區人民耿直爽朗、慷慨好義的性格和淳樸敦厚、勤勞勇敢的民風,形成了比較適宜於表現各種情緒變化的板腔體音樂體制。加上秦腔藝人逐漸創造出一套完整的表演技巧,因而秦腔所到之處,都給各劇種以不同的影響,並直接影響了各個梆子腔劇種的形成和發展,成了梆子腔的鼻祖。清康、雍、乾三代秦腔流入北京及其周邊地區,又直接影響到京劇的形成。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家對物質文非化遺產保護非常重視,2006年5月秦腔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按照一般說法,清末以前秦腔演唱者為男人,即使舞臺上的旦角,也由男人扮演。說到秦腔女演員的出現,民國初年,由於社會風氣變化,民國四年(1916年)秦腔舞臺演員出現了女角,登臺演出的甘肅蘭州的李喜鳳,就是一位比較有名的秦腔女演員。但據資料記載,早在清朝末年,秦腔女演員就已經在舞臺上出現,她就是在天津唱紅的金玉蘭。

關於金玉蘭身世,晚清學者徐珂編著的筆記類文史、掌故等彙編《清稗類鈔》的“優伶類·金玉蘭夙慧”一目記載,金玉蘭,北京人(一說揚州人),貧家出身,早年喪父,為了生計,由其母攜至天津,寓居在南市的下天仙戲院相鄰的地方。當時,京劇、河北梆子旦角演員楊翠喜(直隸通州人)馳譽津門,出入車馬當步,裝飾絢麗,金玉蘭的母親看在眼裡,羨慕在心,決定讓玉蘭拜一位名伶為師,“教之劇曲,學唱秦腔”。金玉蘭聰明伶俐,不到一年功夫,就精通了秦腔的小旦、花旦、正旦等多類演唱技藝,演唱“合拍中節,遂登臺演出”,她字正腔圓,嗓音柔潤,功底過硬,很快唱紅了津城,轟動一時。

民國二年(1913年),京劇、河北梆子女伶鮮靈芝、楊翠喜、劉喜奎相繼由津入京演出,金玉蘭也接踵而至,唱響了京城。後因軍閥割據,京津連遭戰亂,伶人四分五散,金玉蘭與母親逃難中,險些遇害,多虧有人搭救,才倖免於難。從此,秦腔名伶金玉蘭離別舞臺,不知去向和下落。(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