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烟以后会得各种大病,真的吗?

够二德丶补解释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如今很多烟民总是有这样的想法,认为吸烟像吃药一样,不能停,其实,如今很多人都在呼吁尽早戒烟,来减少吸烟的危害。



吸烟之后要戒烟,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毅力,如今比如有些禁烟场所又加大了控烟力度,比如动车🚄上,如今发现抽烟,不仅罚款,还要在今后的6个月禁止再次乘坐动车,不仅是为了安全行车的考虑,也是为其它乘客的安危。如今,很多人能在动车上忍住吸烟的欲望,为什么下车了就要抽烟呢?因为没有约束,没有人来管自己了。

吸烟之后会对支气管有刺激,诱发支气管炎症,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等,吸烟的危害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总有人拿个别例子来说,你看有人吸烟还不是活到九十多岁甚至一百多岁的。其实,就是为自己不戒烟找借口而已。



正是由于吸烟的长期危害,所以在你停止吸烟后机体就会发生很多疾病,这个和你戒烟的早晚有关,戒烟越早,烟草对人体的危害就越少,戒烟越晚,烟草危害越大。



戒烟之后得病的轻重和烟龄长短有关,同时和自己的基础情况密切有关,比如平时身体好的可能暂时不会发病,而平时身体不好的可能发病就快一些。


杏仁健康

有人说戒烟以后会得各种大病;猛然戒烟会打乱身体平衡;超过十年烟龄最好不要戒烟,这些都是真的吗?

戒烟后就生病了,的确有这样的案例,但是患病的原因不是因为戒烟,恰恰是因为长期吸烟已经对身体造成了损害。大人群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吸烟者戒烟后患各种疾病的危险都在下降。

那么为什么人们在尝试戒烟后都会说自己生病了呢?其实这是戒断症状在作怪。戒烟后出现的戒断综合征,人们误以为“容易生病”,实际是尼古丁突然撤断后出现反应。

尼古丁与其他成瘾物质如海洛因、可卡因等一样,在大脑中枢尼古丁与尼古丁胆碱样受体结合,导致多巴胺释放的增加,进而带来平静和愉悦感,满足心理需要。尼古丁与受体竞争性结合使得受体激活延长,受体脱敏及上调;当尼古丁水平下降时,引起受体高应激状态,导致觅药行为。吸烟者戒烟后,血液中尼古丁浓度降低,加上心理和行为习惯的原因,尝试戒烟者可能会诉说由于停止吸烟,他们出现的种种不适,如烦躁不安、抑郁、紧张、易怒、萎靡不振、注意力不能集中、失眠等症状,医学上称之为戒断症状群。戒断症状的本质是尼古丁依赖和心理依赖。戒断症状在戒烟后几小时内即会出现。但是戒断症状是暂时的,是人体机能逐渐恢复到不吸烟状态的自身调整的过程,在戒烟后的第1周最为严重,多数在3~4周后逐渐减弱至消失。

正确认识戒断症状有利于吸烟者戒烟成功,另外一定要强化自己戒烟的理由,坚定戒烟的决心。戒烟没有年龄限制,不管你是20岁、40岁还是70岁,只要你戒烟你就能更健康、长寿。


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

抽烟危害人的健康,这是我们都了解的,但吸烟的人群还是在不断的增加,对于吸烟时间比较长的人,据说戒烟后会容易得大病,是否是这样下面我们来具体的了解一下。


对于吸烟史,比较久的人,开始戒烟的时候会出现身体乏力,爱打呵欠,食欲不佳等症状,医学上这种现象被叫做戒烟综合症,

一般抽烟史大于30岁的人,在戒烟后身体可能会出现更多的不适,如幻觉、焦虑、抑郁等。


对于年纪相对大一些的人群,或者身体相对差一些的人群,不适宜一下戒烟。此年龄的人,烟龄都比较长,一下子就把烟戒了,有可能给身体带来不适反应,引发一些疾病的出现。若是老人,情绪上变化大,还会导致突发疾病的情况。


研究表明,戒烟一年时间,出现心脏病几率可降低50%;戒烟达15年,患肺癌的可能和不吸烟的人群是一样的。长期抽烟的人易存在咳嗽、有痰、气短等情况,若不进行戒烟,易造成慢性肺气肿,肺、胃癌等病,但若一下戒烟,易产生戒断症,有烦躁烦、头昏、痛、失眠、多汗、发胖等反应,医学叫做尼古丁戒断综合征。大多情况下,烟龄越久,此症状就越明显。


突然一下就把烟戒掉,不利于人的激素水平,易造成内分泌不正常,出现戒断症状,令人体不适,所以对于戒烟会令人生大病,此说法为不科学的。


戒烟的注意事项


打算戒烟的人群,尽量一次性成功戒烟,不可以重复戒烟。对于已戒烟又重新再吸的人群,肺衰竭,比一直没戒烟的人还要快。因为戒烟后再重复吸烟,会令人更易受毒物威危害,甚至有的人反复吸烟后吸烟量比之前还要大增。


医学讲,抽烟指数高,癌出现率就更大。指数小于等于200,属于轻度;200至400,属于中度;大于等于四百,则为重度;大于400的人,属于肺癌的高危人群。


戒烟需要毅力和专业医生指导,吸烟时间长的人,身体也适应香烟产生的毒物,产生依赖性,所以需要在医生正确的辅助下进行科学有效的戒烟。


共享医生网

看到这个题目就想到了我家黄先森,黄先森也是一个老烟民,每次让他戒烟,总会找各种借口来怼我。“没认识你之前我一天一包,现在两天一包,进步了吧,我都抽了十多年了,戒,慢慢来哈”,还有“听说很多人戒烟以后,反而胖了,你还让我戒吗?”。这不到现在还在继续抽着,我是无奈了。

戒烟以后会得各种大病,恐怕这也是吸烟者给自己的说辞吧。按这么推理的话,如果一个人之前住在环境污染严重的地方,搬到一个没有污染的地方,就会对身体健康不利吗?

香烟中含有的各种有害物质,不会因为你吸烟多年,就会变得对身体有益了,只能说是你的身体习惯了这种有害物质。戒烟之后身体会出现一些反应,但也都是向好的方向调理。因此不论你吸烟多久,戒烟绝对是有好处的,戒烟后出现的情况,都是身体在不断的自我调理,为适应更好的机制。

戒烟之后,浑身不适,为哪般?

对于长时间吸烟的人群来说,身体系统已经习惯了香烟中的各种有毒物质,尤其是尼古丁,它的依赖性很强。一下子把烟戒掉,很容易出现在吸的几率。正常来说,你的烟龄越长,戒烟后的反应会越明显。随着尼古丁在血液中逐渐减少,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烦躁不安、头晕、失眠多汗、食欲增加等情况。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克服了这些问题之后,身体就会逐渐恢复到健康的状态的。

戒烟后体重会增加

有多人戒烟后反应胖了很多,是会胖,但只是暂时性的。因戒烟导致的体重增加一般是4-10斤。短期内体重增加主要是因为严重中的尼古丁可以提供代谢率,同时抑制食欲,而且吸烟也会对消化系统造成损伤。而当戒烟后,人的代谢、食欲和消化系统恢复正常,饮食习惯正常的话,就会增加体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戒烟后为了安慰寂寞的嘴,会不由自主的吃东西。控制不好就会导致体重飙升。因此戒烟时,也要控制好高热量的食物摄入,最好是经常运动。

至于说的戒烟后会得病,也有可能发生,但致病原因并不是因为戒烟,而恰恰可能是因为长期吸烟对身体已经造成了严重的伤害。经研究表明,吸烟者戒烟后患各种疾病的几率都会有所下降。想要的戒烟的同志,就放心大胆的戒吧!

我继续去给我家老黄上课去!哈哈!


营养海贼团

“吸烟有害健康”,人人都知道可是戒烟确实难上加难。

有人也会问到,长期吸烟的人如果突然间戒烟,身体是不是会受到影响也会的一些疾病,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长期吸烟的后果

长期吸烟会出现肺癌、冠心病、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疾病、中风、白内障、口腔疾病等多种疾病.

正因为烟草造成的死亡和疾病不是立刻发生的,而是需要长期时间的积累,烟龄在10-20年发病率更高,所以吸烟的危害常常不被人们所重视。

除此之外,吸烟会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高达2倍,经过数据统计每10个肺癌病例中大约9个是因吸烟导致的。


戒烟后会得病么?

答案是不会的!

所谓的会得病都是因为戒烟出现的戒断综合症导致的。

长期吸烟的人,在戒烟后通常会出现戒断综合征,原因是尼古丁从人体撤断后出现的反应。


戒烟后,人体内血液中尼古丁浓度慢慢降低,除此以外还有心理和行为习。戒烟者可能会诉说因为戒烟,身体出现的种种不适,例如基础的渴望吸烟、烦躁不安、抑郁、紧张、易怒,也会有萎靡不振、注意力不能集中、睡眠障碍等症状,在医学上这种现象称之为戒断症状群。戒断症状的本质是尼古丁依赖和心理依赖。戒断症状在戒烟后几小时即会出现。但是戒断症状是暂时的,是人体机能逐渐恢复到不吸烟状态的自身调整的过程,在戒烟后的第1周最为严重,多数在3~4周后逐渐减弱至消失。


健识局

简短回答“因为现实世界不会随着我们意志改变”。


全文阅读需要三分钟,重点阅读失控感的切割。

说实话这个问题真的已经有了无数的回答了,但还是想补充几句其他人没有提及的……

1. 戒断症状

关于戒烟导致的各类戒断症状,其他的回答已经非常完善了,这里不多说。这些不适并不是大病。

2. 已经造成的损害并不能时光倒流

实际上很多病都是这样,已经造成的病历上的变化并不是通过一个干预途径就能够时光倒流,让这些损害看似没发生过,这是不可能的。抽烟对身体的损害其实应该说是有目共睹了,戒烟能够带来的好处是能够止损,但抽烟的事实发生了,我们就不可能回到没抽烟的状态了。戒烟的很多好处是跟不戒烟相比,而不是跟从未吸烟相比的。

上面唠叨半天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如果在吸烟的时候已经埋下了很多病根,只是因为早期、初期没有表现出来,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后续戒烟了,但还是有可能会表现出来,小到阳痿、龋齿,大到心梗、肿瘤。这时候不能说是因为戒烟导致了犯病。用科学的话来描述:先后顺序不代表因果关系。与戒烟后得病相比,不戒烟的后果不是不得病,而是很可能更早得病,这才是合理的比较。

3. 我们多少有点“巨婴”

武志红教授写过一本《巨婴国》的书,里面说很多人还停留在“巨婴”的阶段。其中包含一点就是“认为”自己应该是全能的,什么都能够做到,世界应该随着我的意志而变化,如果有一件事情的结果跟我的意志不一致,那肯定有外部因素捣鬼。

这个“巨婴”的说法听起来有点咋呼,大家批判的看待,但里面确实有一定很现实的借鉴意义,我们(包括我自己)是不是都太擅长把不好的结果和“失控感“归因于我们不喜欢的外界因素呢?

书里面提及的一个例子是老人摔倒后讹诈救助的年轻人,有些明明已经监控证明了自己摔倒的还要固执认为救助者推了他,作者认为就是“巨婴“对失控感的切割和排斥。

这一点在戒烟这事儿上也是有的。抽烟者不情愿地戒烟之后,他们的意志已经告诉自己我必须身体比原来好,甚至今后就与疾病说再见了……一旦出现不一样的结果,就会怪罪于戒烟这个非自己主观意愿的行为。对于现实的“失控感“,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接受。但很可惜,戒烟能够带来的改变可能还是在“现实”层面上的,不随意志变化。

4. 汇报偏倚

所有类似耸人听闻的消息背后都有汇报偏倚存在,具体这里不多阐述,可以看我其他的回答。


林竹萧萧

也不知道你从哪个渠道听来这个传言,我看到身边有戒烟的亲友,两年多了,没有看到他任何异常。所以,戒烟后会得各种大病,可能是某人在戒烟之后正巧遇见身体不好产生巧合事件,故此有这个谣言了,不过,如果反复戒烟的话,倒听说过对身体是有伤害的。

关于吸烟的好处和戒烟的害处时不时在网上有些传言。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帖子,我想可能是别有用心的利益相关方的商业行为的。吸烟有危害,现在也形成广泛的认知。同时,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限制烟民的吸烟行为,促使戒烟的人也越来越多,而我也发现身边八零、九零后吸烟比例相对之前的年龄群体好像也要少一些。香烟是不允许做广告的,所以,为了这个商业利益,有些别有用心的帖子也就应运而生了。

我是一个烟民,有过几次戒烟经历,从我自身感受上说,吸烟的确是种不好的行为。明显的咳嗽痰多,胸口闷。不吸烟后,可能会让自己身体发胖一些,不过还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从专业上讲,吸烟也是一种成瘾行为,并且,据考证,尼古丁的成瘾性比海洛因要强,要难戒断。据说干戒成功率是很低的。能够一次性戒断是最好,反复戒烟,从我自己的经历上来看,的确有不好的地方,因为身体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来适应我们的行为,反反复复的,对身体机能可能是一种伤害。

戒烟有很多理由去复吸,正如你这问答一样,这也是为自己的复吸找这么个荒唐的理由。最后还是套用一句话:吸烟有害健康。


鹈鹕心理

吸烟有害健康是人人都知道的,但身边吸烟的人一直是只增不减,大多数人都不当一回事。长时间吸烟的人,身体系统已经适应了香烟里面的一些毒性物质,如尼古丁,依赖性很强。如果戒烟反而会导致体内缺少这些物质,从而生大病或者导致死亡,这是真的吗?


事实上,这种理论是百分之百错误的。全世界至今还没有发现任何一个因戒烟而死亡的病例,个别人戒烟后不久便查出大病甚至去世,只是一种巧合,也可能是戒烟太晚了,但绝不是由戒烟这种行为本身所引起的。相反的,有研究发现,戒烟一年后,心脏病的发病率便会下降一半;戒烟十五年后,肺癌的发病率将与不吸烟的人相同。


对于长时间吸烟的人,因为时间的时间比较久,容易导致出现咳嗽、咳痰、气短、胸闷,这个如果不戒除吸烟,很容易导致出现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冠心病,肺癌和胃癌等疾病,比不吸烟的人发病率更高。因为长时间吸烟,如果不抽烟戒掉烟,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烦躁不安、头昏头痛、失眠忧虑、咳嗽多汗、心率下降、食欲或体重增加等不适感,这在医学上被称为尼古丁戒断综合征。一般来说,烟龄越长,戒烟综合征的表现就越明显。


吸烟以后会出现各种大病,主要可能是由于与戒烟后身体出现的种种戒断反应有关。戒烟后会得各种大病,纯粹是无稽之谈,毫无科学道理的,可能是不想戒烟或戒烟屡次失败的人,给自己找的理由。总之,戒烟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无论烟龄多长,立即戒烟都不算晚,越早戒身体越早健康。


家庭医生在线

某军校一名退休教授,68岁,体格还算可以,偶尔咳嗽,去年体检的时候检查身体,结果是没啥大毛病。

后来不知道怎么想的,突然要戒烟、戒酒,并且要多运动,争取再为国尽忠20年。

毕竟军人出身,执行力是没的说,说到做到,当天就停了烟酒,开始去跑步健身。一切都很不错,向着希望的方向发展,度过了2个礼拜的恢复期,体力提升了很多,感觉整个人都年轻了几岁。

可是到了第三个月末的时候,一天晨跑的时候突然晕倒在地,所幸旁边锻炼的老邻居、老同事帮忙打了急救电话,紧急送医后,脱离危险期。

经过救治,这名已经为国尽忠50来年的老教授渐渐恢复,就医过程中体检,发现老教授身体出现了下列变化: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心脏功能下降、便秘、食量增加、情绪不稳、不正常发抖等。

难道是这烟“戒错了”,不该戒吗?

其实,并不是老教授不该戒烟,而是这个过程做错了,存在错误!

经过研究发现,突然戒烟,会影响到人体内激素水平,导致内分泌紊乱,出现戒断症状,会引起身体不适;而突然增加运动量,增加心肺负担,加上戒断症状,才引起了老教授的脑出血。

所以戒烟、健身一定要有科学的规划。

抽烟喝酒,大概是很多男人的两大爱(è)好(xí),不过它们对健康的影响也是人尽皆知。如果你正打算戒酒,建议你先考虑戒烟。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吸烟会对治愈酗酒产生负面的影响,进而使这些沉迷烟酒的人置于双重困境之中。

正确的戒烟方法:

正确方法一:最好一次成功,不能反反复复

有关戒烟的数据显示,戒烟后又复吸的人群,他们肺功能衰竭速度比一直吸烟的人群更快。理由是,戒烟后再次吸烟,人体更容易受到有毒物质的伤害。还有很多人,戒烟之前一天半包,戒烟之后复吸,一天一包。

正确方法二:越早越好

吸烟指数=烟民每天吸烟的支数×吸烟的年限

假如一位烟民每天抽一包20支的烟,连抽了20年,他的吸烟指数就是20×20=400。在医学上,吸烟指数越高,患癌概率越大。吸烟指数≤200为轻度吸烟,200-400为中度吸烟,≥400为重度吸烟。

吸烟指数大于400的烟民均属于肺癌等多种癌症的高危人群。

烟瘾的实质是尼古丁依赖,尼古丁依赖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一种慢性高复发性疾病,戒烟过程中会出现戒断症状如烦躁不安、易怒、焦虑、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心率减慢、食欲增加等。很多严重的症状,并非“意志力”可以解决的,最好还是寻求家人的支持,医生的帮助。

如果你一时间不能立刻戒烟,那么你要做到下面几点:

一:不在饭后抽烟

研究结果表明:饭后胃肠蠕动增加,血液循环加快,会吸收更多的烟毒,埋下隐患。

二:香烟剩下四分之一的时候,不抽

因为焦油很重,有害健康,最好丢弃。

三:抽烟不要“暴饮暴食”

一根接一根吸烟是一种不良的吸烟习惯,和暴饮暴食一样。给自己留有余地,避免出现醉烟的情况。

四:抽烟之前补足水分

水是焦油的天然克星,水可以将吸烟过程中产生的大部分有害物质通过尿道排出体外。建议老烟民每天至少喝1L水,可利于排出毒素,刺激肾脏工作。

取蒲公英2.2g,胎菊0.5g,金银花0.3g,做成金蒲菊茶包。每天取茶包一代,热水冲泡代茶饮,可以反复冲泡2-3次。

蒲公英不只是野菜,更是一味很好用的中草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退黄之功效,并且有促进肝脏排毒,保肝利胆之效!可以帮助身体排除更多的毒素垃圾。蒲公英具有抗炎功效,蒲公英既能消除胃炎之“炎”,又能杀灭引起胃炎的幽门螺旋杆菌,去除口臭,清新口气!

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菊花甘、苦,微寒。归肺、肝经。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功甚佳,临床上常与蒲公英等清热解毒之品配合应用。此三味一起,清胃热,去胃火,消口臭,护肝排毒,效果强过单方茶饮!

三者一起搭配泡水喝,预防口腔上火和上呼吸到感染,还可以预防感冒。

五:每天一杯胡麻仁油拌酸奶

吸烟会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导致心跳加速、血压提高,并收紧血管。同时吸烟者的血液粘稠度要比正常人高出很多,也会导致血管壁垃圾残留。两种效果一同发生很容易导致血压升高,甚至血管堵塞。

α-亚麻酸可以在体内代谢血管“清道夫”EPA,EPA有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积,辅助预防心脑血管类疾病的效用。血液流经全身的器官,血管干净了,免疫力自然增强,还能预防三高等慢性病。

胡麻仁油含有57.3%以上的α-亚麻酸,每天用10ml的胡麻仁油拌酸奶有助于清除血液中的垃圾,有助于促进血液流动,提高机体免疫力。

六:腹部呼吸法

肺主气,司呼吸。清气和浊气在肺内进行交换,吸入气体质量对肺的功能有很大影响。

在步行或静止状态下,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慢慢地吸气,然后收缩嘴唇作吹喇叭状呼气,长此以往,可明显改善肺功能。


要学会独立坚强

总是能在网络上看到一些语言:某某戒烟后,得了肺癌;某某戒烟后,患上了3高富贵病;某某戒烟后,浑身上下长期不舒服等等。

又有另一派言论:我戒烟后,神清气爽;我戒烟后,呼吸顺畅;我戒烟后,脱发好了等等。

戒烟有害论的源头主要来自于这4点


第一点:权威专家

总有一些专家通过发布一些反潮流的观点来博人眼球,他们的目是是制造新颖的观点来打破他人的既定认知,从而获取大量得关注,并从中牟利。

至于到底观点是对还是错,对大众是好还是坏,他们并不在意。日本的一个专家就写过一本书,书中大量的举证说戒烟没好处,吸烟才能长寿。


这些专家实际上与某些网红并无差别,如深圳西红士、蛇精男刘梓晨等等,他们都是旨在哗众取宠、博人眼球来获取知名度,进而获取利益,只是有文化的流氓对社会真知的破坏会比网红更加严重。


第二点:吸烟者

有一部分吸烟者,他们脑子迷迷糊糊,盲目从众,他们或许戒过烟,但是都没成功,可是他们又不能接受自己得懦弱和失败,于是通过相信戒烟有害论来中合戒烟失败后带来的挫败感。


为了不再面对戒烟后可能带来的失败,他们会通过散播谣言去加强自己吸烟的理由,这样,他们就不用再面对戒烟问题了。

心理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作“鸵鸟心态”,鸵鸟遇到危险时,不会逃跑,而是将头埋在沙子里,它认为使自己看不见危险就会得到解除。


第三点:戒烟人

戒烟不是身体问题,而是心理问题。一小部分戒烟人戒烟后时时刻刻怀恋着吸烟的“快感”,长此以往,他们的内心会感到失落、焦虑、患得患失。而身体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状况的延伸,长期心情抑郁,自然容易百病丛生。

我有一个朋友就是这样,戒烟后心情很抑郁,他变得暴饮暴食,3个月内胖了30斤,然后他又把烟吸了回去。


还有一个网友也是这样,戒烟后情绪非常暴躁,经常发脾气和妻子吵架,后来也把烟吸了回去。

无疑,他们吸回去之后一切变得正常,但是这不是因为戒烟导致的问题,而是他们一直没有解决心理问题,戒烟对他们来说是“放弃”“牺牲”,而不是“自由”“幸福”。

这样,他们就会从内心深处认为戒烟不是好事,于是他们会散播一些戒烟有害论的信息。


第四:新闻源

新闻源只负责报道,但是不负责你去怎么想,你如果没有客观的角度,那么接收的信息无疑就会产生差错。

新闻中经常出现:某某某活到了多少多少高龄,他长寿的秘诀就是——吸烟,然后就是此人“噗、噗、噗”大肆吸烟的镜头。

此种新闻会给人一个强烈的信号,吸烟与长寿无关,从而吸烟也与健康无关。

但是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为什么某人不吸烟而长寿不会成为新闻?而某某吸烟者长寿会成为新闻?

因为不吸烟长寿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不新鲜,人们天天都看到这些例子,它自然就不具备新闻要素了。

而吸烟长寿的这种例子却具有传奇性、猎奇性,所以它是一个很博人眼球、很好的新闻。

如果你看到此种新闻,然后使自己的认知成为“吸烟对健康无害,对寿命没影响”,并拿这种新闻来为此种认知来举例,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对新闻,我们应该正反两面去理解。

说完了吸烟有害论的来源,我们再看看吸烟有益论的来源。


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戒烟人

那些从戒烟中获得了大量好处的人会经常在网络上将戒烟好处分享给他人,有炫耀、有引导、有劝诫,不管出于哪个出发点,至少他们不会撒谎,因为没必要,为什么?

因为他们曾经是一个吸烟者,现在是一个非吸烟者,他们经历了沉浮,经历了解脱,他们感受过吸烟的坏处,也感受过戒烟得好处,所以他们的言论比那些没吸过烟而散播的言论会更具有真实性。


第二点:医学

医学上已经证实了,吸烟会使各种各样得疾病风险提高,不用细说了,大家都明白。


第三点:新闻源

类似于老吴我这样的自媒体,出于各种目的来宣传戒烟知识,有卖产品的,有爱好的,有纯属普及戒烟知识的。

总而言之,目的并不重要,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客观与主观永远都在每一个人内心中博弈,只要你保持一个客观得认知角度,就能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提升自己的认知广度,进而做到轻松戒烟。


以上是皮总个人的一些看法,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欢迎在评论下方告诉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