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人的私藏小麵館,被我發現了

重慶人的私藏小館

賣20多種澆頭的重慶面

還有北京少見的糯米小餈粑

四川人來到這兒也像回了家

重慶人的私藏小麵館,被我發現了

安定門附近有家不起眼的小麵館,很容易走過。開店不到兩年,好多人可能還不知道,但已是在北京的四川、重慶人鍾愛的私藏小館。

最受歡迎的幹拌豌雜麵

重慶人的私藏小麵館,被我發現了

20多種澆頭的重慶面,有湯麵也有幹拌麵,選擇相當豐富。第一次來陷入選擇恐懼,老闆會毫不猶豫推薦你先嚐嘗【幹拌豌雜麵】。麵條上桌後最好立馬拌開,不然容易坨住。辣椒藏在面底下,要多翻騰幾遍,充分拌勻。麵條雖細卻很有韌勁,拌麵時就能感受到。

重慶人的私藏小麵館,被我發現了

面煮得軟硬程度剛剛好,光滑柔韌,聽說是重慶老師傅的手藝。黃豆煮得軟爛,吃起來沙綿,攀附在麵條上和肉醬一起豐富了麵條的口感。

記得在重慶街頭大家坐在小板凳上就這麼吃麵。叉開腿,迫切地拌麵,然後一筷子挑得老高,滿足吸一口,麻辣的後勁在口腔中一輪接一輪地蔓延,“嘶哈嘶哈”地滿頭大汗,真的超爽~

02

經典川菜做澆頭

想做成幹拌,需要提前說

牛肉雜醬、泡椒豬肝、肥腸雜醬、豇豆肉末、魚香肉絲、回鍋肉…都是經典川、渝下飯菜,蓋在統一味道的麻辣底小面上。有些菜單上的寫著是湯麵也可以做成幹拌的,點單時要提前說。

重慶人的私藏小麵館,被我發現了

點單率超高的【回鍋肉面】,五花肉片的油都被煸炒出去了,焦焦的,吃著一點都不膩。回鍋肉是四川一道家常菜,不少四川人都對它有很深的感情。

重慶人的私藏小麵館,被我發現了

去重慶吃過雞雜的朋友,會對這熱辣的【泡椒雞雜麵】躍躍欲試。這也是他家湯麵裡賣得比較火的。

重慶人的私藏小麵館,被我發現了

脆嫩的雞胗、勁道的雞心,都很大塊而且沒什麼異味,鮮辣裹汁,“咯吱咯吱”的,不僅給麵條增味,而且豐富了口感,吃著不單調。

辣度分4級,可以點不辣

重慶人的私藏小麵館,被我發現了

他家的辣椒、麻椒等調味品都是從重慶運過來的,做法也是重慶當地的做法。每種面都可以選不辣、微辣、中辣和特辣4個級別。

重慶人的私藏小麵館,被我發現了

重慶人的私藏小麵館,被我發現了

南方朋友喜歡點【臘肉面】。蘸著紅油的臘肉片晶瑩剔透,吃著有嚼勁還帶著點菸燻的獨特香味。這樣配小面又是另一番感覺了~

面可以換成米線

重慶人的私藏小麵館,被我發現了

湯類裡的面也可以換成米線,四川、重慶人對【肥腸米線】有著特殊的偏愛。

03

幾十種重慶街頭小吃

適合配小面吃的菜

重慶人的私藏小麵館,被我發現了

除了各種面類,他家還有20多種川渝小吃。配面吃,特別過癮。其中,這【蒜泥白肉】是必點的。單獨一片肉入口,蒜香濃郁,回口微甜。夾一片浸足了汁再卷點脆脆的黃瓜絲,則更清涼爽口。差點忘了自己在麵館,真想叫碗米飯配著吃。

重慶人的私藏小麵館,被我發現了

【鍋巴土豆】是他家的明星小吃,既可以配面也適合當小零食吃。土豆塊外皮焦焦的,半脆半軟口感剛剛好,吃著孜然香濃郁,而且肉頭。

重慶人的私藏小麵館,被我發現了

【香滷腸衣】香嫩緊實,但單獨吃會覺得很鹹,聽老闆講當地人習慣用它配著面一起吃。

少見的糯米小餈粑

重慶人的私藏小麵館,被我發現了

大家都熟悉紅糖餈粑,卻不知道【糯米小餈粑】。殊不知這其實也是重慶很受歡迎的小吃,在北京卻很少見。蒸熟的糯米用手掐成團,滾上一層黃豆麵,很多重慶人到了他家專門點一盤小餈粑解饞。

重慶人的私藏小麵館,被我發現了

【外婆酥肉】用的是純瘦肉,每咬一口都很充實。裹著花椒炸的,沒有另配蘸料。

04

重慶人進店都說家鄉話

老闆是重慶本地人

重慶人的私藏小麵館,被我發現了

老闆是重慶本地人,特別熱情。看我們吃得差不多了,還主動問需不需要麵湯。四川、重慶人來了,不出兩句話,就開始和老闆用方言交流,有說有笑的。真的讓人有種置身重慶街頭的感覺。

滿牆都是"老重慶"

重慶人的私藏小麵館,被我發現了

重慶人的私藏小麵館,被我發現了

重慶人的私藏小麵館,被我發現了

店面不大,牆上掛著許多方言木牌和黑白老照片,天花板用紙傘做裝飾。簡約的佈置,不乏“老重慶”元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