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生學習,應該以學什麼為主?

終生學習,應該以學什麼為主?

現在是個學習的時代,講究終生學習,一個人一旦停止學習,就有可能被淘汰。

問題就來了,終生學習應該怎麼學?以學什麼為主?

我們一般都上過學、讀過書,對於學校教育式的知識學習比較熟悉,但是,終生學習所學習的內容與學校教育式的知識學習,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終身學習,並不是終生都學學校教育式的知識,這二者是有本質性區別的。

嚴格的說學校教育式的學習屬於公學,在公學之外還有私學。私學在學校教育中是不教的,這部分內容,主要是依靠自己學,而且需要終生學。終生學習的主要內容就是私學。

那麼,私學與公學的區別是什麼呢?

我們先來看公學

公學基本上,可以歸納為四個字:外、物、爭、惡。

「外」,就是外在世界中的知識,全世界不管是哪裡的學校,教的知識都是外在世界中的知識,這些知識都是以「物」為基礎。

公學的教育本質是什麼呢?就是教人如何在社會中比別人獲得更好的生存資源、生存環境,所以,這種教育的本質就是為了滿足國家與國家之間「爭」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爭」的關係。

而這種「爭」的關係所帶來的,就是激發人性中的「惡」。

所以,全世界的學校基本上都有道德教育,但是,公學的道德教育基本上是不起作用的,原因就在於公學的本質是在教人「爭」,是在激發人的「惡」。

所以,有的老師說,最好的高等教育教出來的學生都是精緻利己者,這其實再正常不過,如果最好的大學教出來的優秀學生不是精緻利己者,反倒是件奇怪的事。

我們再來看私學

私學基本上,也可以歸納為四個字:內、心、守、善。

「內」,既是知識,更是對自己精神層面、意識層面的調整、控制與踐行,這種知識與調整、控制、踐行並不需要別人知道,也不需要別人的認同,完全是個人內心的自我發現、認同、篤行。

一個人真正能夠在職場生涯中,往前、往大、往上發展,最根本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公學,而是來自於私學。

私學的所有範疇都指向於自己的「心」。

公學的本質是教人如何去「爭」,而私學的本質是教人如何去「守」,在各種「爭」的關係中,學會守住自己內心的狀態,守住自己內心的價值觀……

公學激發的是人的「惡」,而私學是讓人發現、守護自己的「善」。

真正的道德是沒法依靠公學教育出來的,公學能教的是法律知識,讓人懂得運用法律而已。只有依靠私學的自我發現、自我認同、自我篤行才能產生真正的道德。

對於終生學習來說,一個人一旦建立起某種知識體系,真正需要花功夫去學的新知識其實並不多的,而且學習起來也是很輕鬆的。真正難學的,需要終生化功夫去學的,是私學,是對自己內心不斷的拓展與發現、守護……

甲骨文字義還原《道德經》鏈接

終生學習,應該以學什麼為主?

用甲骨文字義還原《道德經》連載中,請關注:心智玩家——揭秘重疊結構世界、還原中華源頭文化、體驗心智系統轉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