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台商投资区人口流入少是否足以支撑高房价?

今日悟空问答上有一个提问,询问关于泉州台商投资区的发展问题,特别是台商区房价上限价被猛然抬高到13000元/㎡以后,这种房价在人口流入很少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得以支撑,很多人会有所疑问。那么今天我就将我的观点和大家分享一下。

提问:泉州台商区到底怎么样?能发展起来吗?

现在台商区的规格还比较高,也在进行大拆大建,看着最近两年发展速度不错,但是台商区有个硬伤是人口才20多万,人口流入也不多。对比一下洛江区,感觉现在洛江好像也发展的不错了,可是洛江的人口也一样少,流入也一样不多。不过洛江发展起来好像也花了挺多时间的样子。所以台商区能发展起来吗?会像洛江那样要花那么多时间吗?这个房价能支撑吗?

泉州台商投资区人口流入少是否足以支撑高房价?

回答:

泉州台商投资区自2010年成立,定位为国家级开发区,下辖原惠安县的洛阳镇、东园镇、张坂镇、百崎乡和省级惠南工业园区,面积200平方公里,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成立时台商区常住人口22.8万人;据泉州市统计局公布数字,到2017年底常住人口为25.6万人,过去的七年间台商区人口增长2.8万人,每年人口流入4000人。人口增长速度在泉州排名靠后。

泉州台商投资区人口流入少是否足以支撑高房价?

(PS:近期有几个跳梁小丑四处攻击我,因为写文章说真话不容易,有些人不想听实话,你不跟着他们的心意进行吹捧他们就认为你在黑他,那么请不愿听真话的人略过不看,以免影响心情)

台商投资区的定位为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支撑的生态型滨水城市新区和现代化港口保税物流工业区。其建立的初衷是要发挥泉州对台优势,招商引资,吸引台商投资建厂,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以实体经济带动新城建设,而目前引进的产业屈指可数,倒是地一块接一块地拍、商品房一片接一片地盖,以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房比人多,又有几个人去填补空白。当前台商区又启动了白沙片区改造,要拆迁6640幢房屋,涉及人口1.73万人,同时建设安置房259万平方米。按照每套100平方米居住3个人估算,259万平方米的安置房可以容纳7.77万人,相当于台商区总人口的30%,而这还仅仅是其中一个片区。

综上所述,台商区到今天已经开始他发展的第八个年头,未来能不能发展起来,不在于规划做得有多漂亮,基建搞得有多好,地卖得有多少,房价涨得有多高,而在于能不能回到招商引资发展制造业的初衷,能不能引进产业,把实体经济发展起来。

而到目前,为了推进拆迁改造,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台商区的房价限价由原来的8000多被剧烈抬升到最高限价13000元/㎡,按照“竞地价、限房价”的土拍规则,房价上限越高,地价也能拍得越高,既然房价上限规定好了,开发商不愿意亏本卖,就会按照上限价去开盘。台商区的房价就这么被强行拉抬起来了,然而以目前的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和居高不下的房屋库存量、空置率,限购加限售五年以后没有外地投资客过来买房,一手房要卖给谁、谁会去买二手房,就不是土地出让方需要伤脑筋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