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3房戶型,為何有78㎡、90㎡、120㎡?

同為3房戶型,為何有78㎡、90㎡、120㎡?

任何一個項目樓盤的戶型面積都不可能完全一致,而戶型面積的最終確定,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包括項目容積率、樓盤檔次、競品樓盤、市場成交數據、目標客戶需求、房企銷售目標,甚至公攤面積。

同為3房戶型,為何有78㎡、90㎡、120㎡?

同為3房戶型,為何有的是53㎡三房,有的是97㎡三房,還有的三房面積能達到120㎡,甚至更多?

其實,任何一個項目樓盤的戶型面積都不可能完全一致,而戶型面積的最終確定,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包括項目容積率、樓盤檔次、競品樓盤、市場成交數據、目標客戶需求、房企銷售目標,甚至公攤面積,等等。

下面,為大家深扒一下這個問題。

三房戶型的各面積段分類

1.多層建築80㎡以下三房,通常都要通過局部改造(例如封閉陽臺)才能勉強達到2個居住空間加一個工作空間(書房)的使用功能,同時公共空間(客廳、走道)會很大程度的壓縮——這種三房有時候被稱為兩房半,往往要通過贈送面積或者改造才能達到基本使用功能。

2.80-90㎡的三房戶型,能勉強提供兩個居住空間加一個工作空間(房間尺寸較小),客廳通常兼做餐廳使用,衛生間有可能無開窗——這類為緊湊型三房。

3.90-100平米的三房戶型,比較常見的三居室,三個居室空間尺寸適中,書房可以兼作為臥室使用,還可以做到雙陽臺,衛生間能獨立採光通風,餐廳也有可能相對獨立——這類為經濟型三房。

4.100-110平米的三房戶型,其居住舒適度和完善的功能是這類戶型設計的首要考慮。首先是房間尺度,這類三房戶型必須保證各房間床旁設計有足夠的衣櫃的尺寸,餐廳、客廳獨立並有較好的尺度,第二,像105㎡以上的戶型還應該出現雙衛設計(兩個衛生間)——這類為舒適型三房。

5.110-120平米,雙衛設計(獨立開窗),各房間有舒適尺度,並充分考慮生活便利性——115平米以上戶型,儲藏空間,主臥進入式衣櫥都會成為常規配置——這類即平時所說的大三房戶型(高檔三房)

6.120平米以上的三房戶型已經算豪華了,前面講的都有,只是尺寸更宜居,還有可能出現入戶花園等奢侈型配置。

以上這些都是指多層建築的三房面積檔。如果是高層建築,全部在此基礎上加5平米左右的公攤。

5個決定戶型面積段選擇的關鍵因素

在瞭解了這幾個三房面積段的分類後,我們再來分析,究竟有哪些因素決定了項目樓盤的三房面積段選擇?

1.項目定位和目標客戶需求

項目定位和目標客戶需求應該是戶型面積段的最重要決定因素。因為項目的檔次定位不同,決定了其目標客戶的不同,而不同檔次客戶群的生活習慣、居住觀念,導致其對戶型面積的要求存在巨大差異。

比如80㎡以下和80-90㎡的緊湊型三房,通常對應的是剛需樓盤,尤其體現在房價較高的一線城市。因為這個面積段的三房戶型一般都針對年輕兩代居,主攻30歲以下年輕家庭,是主臥室+兒童臥室+書房的結構。另外,它也是租賃市場很受單身或者年輕無孩家庭熱捧的三房面積段,因此也是投資型住宅的主力。

90-100㎡、100-110㎡這兩個面積段的三房戶型,則主要針對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兩代居或有實際需要的三代居(老人幫著帶小孩)。當作為三代居使用時書房功能可以取消,作為老人臥室使用。因為家庭人口的增加,對房間功能的需求也相應增加了,所以獨立的餐廳,衣櫥空間等都成為必須考慮的。

110-120㎡的三房戶型所針對的客戶群又反過來了,一般是兩代居。這類住宅的目標客戶往往經濟實力好很多,出於生活品質的考慮,各個房間的功能會明確很多,兩個臥室,一個書房都應該盡力做到舒適,即使是偶有作為三代居使用,也不會持久,必然會換四房以上。這種客戶的年齡一般在35-45歲之間,有一定經濟實力,且孩子開始有自己的空間要求。

多層120㎡以上,高層125㎡以上的三房戶型,對應的當然就是高端盤了。因為這個面積段往往都是講究居住品質的人士首選,而且通常沒有三代居的考慮,因為在130㎡以上已經可以開始選擇四室戶型了。

2.競品戶型和成交暢銷戶型

在項目戶型面積段確定的過程中,競品戶型和二手市場成交戶型對項目戶型面積的最終確定,也起到重要作用。

首先,潛在競爭項目的戶型面積和配比,能幫助項目樓盤弄清整個市場的主力戶型和麵積是多少、競爭集中在哪個區間、還有哪些市場空白點。通過對片區潛在競爭項目的戶型區間和比例的系統分析,項目樓盤可以進一步得出意向基本面積區間和戶型比例。

比如經過分析,發現潛在競爭項目的三房面積在80-100㎡這兩個區間,因此,可以初步得出本項目三房戶型的面積區間應該在這個面積區間。

第二,項目片區的三級市場(二手房市場)成交戶型和需求戶型,也將影響項目中三房戶型面積的確定。

舉個例子,通過對某二級城市某片區的三級市場暢銷戶型進行統計,我們發現三房暢銷面積段的下限高於80㎡,那麼,原定為80-100㎡的面積區間,就將要因此調高10㎡,變成90-100㎡。

3.性價比

對戶型面積的最終確定,也與性價比有關。

剛剛我們說,不同面積段的三房戶型,將會對應不同檔次的樓盤和相應的目標客戶。但90-100㎡這個區間內,可以選的面積有很多,比如92㎡、93㎡、94㎡、98㎡等等,那麼,同為剛需盤,我的三房面積究竟應該定多大呢?

事實上,從銷售角度講,戶型面積大小最終決定的還是總價。同一個片區,假設我的樓盤定價與競品盤一樣,都是10600元/㎡,但我定的三房面積是92㎡,競品盤的三房戶型面積是95㎡,我的三房去化就絕對要好於競品盤。

為什麼?我們來算一下總價:在競品盤買一套三房,需要花去10600元/㎡*95㎡=100.7萬元,而在我這裡購買一套三房,則要花費10600元/㎡*92㎡=97.52萬元

一個總價在100萬以上,一個總價則在100萬以上。別小看這點差別,但往往會決定一個家庭最後的購買決策。

因此,項目在確定自己的戶型面積時,也會結合總價進行考慮,這也決定了為什麼在同一片區,都是三房戶型,有的是95㎡三房,有的卻是92㎡三房。

4.公攤面積

同一個戶型卻面積不一,還有可能與公攤面積有關。

我們先來溫習一個公式:建築面積=套內面積+公攤面積,而我們購買的是建築面積,這就意味著:假如兩個樓盤的三房戶型,其套內面積都是一樣的,但假如A盤公攤面積>B盤,這個A盤的三房面積就會偏大。

而層數不同、交通核(電梯間和樓梯)的擺放方式不同、設備管井的大小不同、大堂的面積不一,都可能對公攤面積產生影響。

光就層數來說,一般樓層越高,公攤係數越大,公攤面積自然也高。如此一來,即便是套內面積和競品樓盤一樣,但由於公攤面積大,其戶型的建築面積自然也大,也就可能出現先頭我們提到的,有的三房是97㎡,有的三房卻是92㎡。

5.國家政策

最後一個影響戶型面積的因素,是國家政策。因為根據國家的相關稅收規定,90㎡以下、90-140(或144)㎡,以及140(或144)㎡以上這三個面積段,房子所要繳納的契稅標準是不一樣的。這對於三房面積的最終確定,這也很重要。

當然,除了以上幾個因素以外,項目所處區域城市不同,情況也會發生變化。比如上面的分類舉例,更多是參考一二線城市的三房面積數據,而到了三四線城市,可能會出現135㎡的三房戶型比比皆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