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國最後一位有獨立諡號的皇后,卻在22歲時香消玉殞!

一提到董鄂氏,最先想到的便是順治帝的寵妃——董鄂妃,這位歷來被後世傳頌的女子,到底有著怎樣的傳奇人生?

她是中國最後一位有獨立諡號的皇后,卻在22歲時香消玉殞!

董鄂氏,滿洲正白旗人,內大臣鄂碩之女,大將軍費揚古之姐,董鄂妃具體叫什麼,歷史並無記載,那些影視劇中的名字大多是編者杜撰的,並無考證。順治十三年(1656年),年僅十七歲的董鄂氏入宮,她只比順治帝小一歲,本就沒有什麼代溝,再加上董鄂氏身為八旗名門閨秀,受家庭教育的影響,從小穎慧過人,讀史書過目不忘,天性慈愛,有見識,識大體,深得順治寵愛。

她是中國最後一位有獨立諡號的皇后,卻在22歲時香消玉殞!

因順治六歲登基,又常年受多爾袞壓制,所以在順治七年多爾袞去世後,順治八年開始親政,一展雄風,開始擺脫傀儡地位。順治十三年時 ,董鄂氏入宮,同年八月二十五日,封為賢妃。僅一月有餘,晉封她為皇貴妃,升遷速度之快清代少見。此時的順治已經接觸佛教,並且深受其影響,而董鄂氏的行事作風又像極了佛教理念,所以更深得順治的歡心。

她是中國最後一位有獨立諡號的皇后,卻在22歲時香消玉殞!

董鄂妃知書達理,賢惠非常。每當順治批閱奏章至夜分,她總是毫無例外地為其展卷研磨,侍奉湯茶。順治每次聽翰林院的官員們講課結束後,回到寢宮時,她一定會打聽講課的內容,他也會再給她講一遍,順治每次講給她聽的時候,她都非常高興。他們的真摯感情,並非卿卿她她的小夫妻,而在於理性的相互促進。

她是中國最後一位有獨立諡號的皇后,卻在22歲時香消玉殞!

董鄂妃向來不信佛教,順治有時用一些禪宗經典來告訴她,而且為她解釋《心經》的深層含義。董鄂妃有多愁善感的一面,她專心研習禪學。參悟探究“一口氣不來,向何處安身立命”,這在《少年天子之順治王朝》中表現的尤為突出。

她是中國最後一位有獨立諡號的皇后,卻在22歲時香消玉殞!

1657年,董鄂妃入宮第二年就生下皇四子,順治歡喜至極,為此祭告天地,接受群臣朝賀,甚至大赦天下,有意立為皇儲,然而這個孩子生下不過數月就夭折了,順治下令追封其為和碩榮親王,這已經是超越祖制了,喪葬規格逾制,為他修建了高規模園寢,並親筆寫下《皇清和碩榮親王壙志》,抒發對皇四子的寵愛和痛惜之情。

她是中國最後一位有獨立諡號的皇后,卻在22歲時香消玉殞!

董鄂氏本就體弱多病,再加上喪子之痛更是情難治癒,三年後,順治十七年,董鄂氏薨逝,去世後追封為皇后。諡號:孝獻莊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后(不附帝諡,是中國最後一位獨立諡號的皇后),史稱孝獻端敬皇后。而順治帝在董鄂妃去世半年後就染天花與世長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