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房一年,纪念我这个普通的90后艰辛的买房历程

收房一年,答一下以纪念我艰辛的买房历程。

收房一年,纪念我这个普通的90后艰辛的买房历程

收房一年,纪念我这个普通的90后艰辛的买房历程

首先,抱歉我是一个智商平平的90后,没能在大学就融资百万创业,工作两年也没能年薪几十万,所以认为90后买房用了父母的钱不应该受到歧视。况且现在房价这么高,一线城市也极少再有单位分房,不少人还是父母主动给首付催着买的。甚至,一些父母会因此安心不少。

再者,我佩服持有始终租房生活的洒脱态度,确实不用给自己背上房奴的压力,想换哪儿就能换哪儿。我认识一对志同道合的夫妻,就是不打算买房了,连婚礼都没办,领完证直接去台湾环岛旅行一圈。羡慕这种自在的态度,但很不幸我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之后一定要生活在自己的房子里。

另外,社会新闻常常报道婚前买房彩礼纠纷,我害怕自己活成那样的笑话。曾经有个师哥跟我说别看他只是个公务员,但是有户口而且等几年就有房子了,比起那些各种实习毕业去企业追求个人目标的人要少奋斗好几年。我敬他敢直率地表达,我不喜欢的不是他的职业,而是他后面的话和他的颜值。很俗套的想法,真的希望能够在遇到喜欢的人时,不会因为其他外在压力不能跟他在一起。

16年网签,5环边上,临地铁200米,商住小loft,毛坯,刚好100w。

首付50w。父母离婚时把18线小城的婚房改到我名下,我妈再婚后房子一直出租,于是卖了,40w。长久以来享尽国家教育的福利,没有因为考不上好学校需要交什么择校费,没有上过课外补习班兴趣班,大学自己做过几个国家大学生创业项目,收益很少够日常花销,所以我妈虽然只是一个月薪3k的普通职工,在补贴我和外公家后,还是攒了10w。

商贷50w,10年,每月还5279,父亲出于愧疚主动提出每月帮我负担2k。压力巨大,小国企工资低得羞于说出口,自己在公司附近租房每月2600。所以除了生日请客,每次和读研的朋友出去,都是AA,他们从没说过你都工作了要请客,工作了的朋友会偶尔救济我,真的是有幸和他们做朋友。最近才知道公积金可以用租房协议提取,所以每月可补近2k。

收房一年,纪念我这个普通的90后艰辛的买房历程

由于离我和朋友们上班的地方都太远,没人愿意去一起住,自己住还有点怕,暂时委托给类似自如的中介,省事,然后用那个钱继续在公司附近租房子。也是挺悲壮的,偏远一套小loft的房租还不够城里一间次卧的房租。

我的家庭条件,比起我中学大学同学们的条件,都属于后四分之一的那种。自己也没有对什么经济、国家政策深入研究过,所以17年326北京商住政策之后还被不少人酸过。但这绝对是人生一段难得经历。

看房两个月,从北五比到南五,售楼处要么长辈给小辈看,要么情侣新人一起去看,都是自己开车,就我一人大夏天坐地铁到处看,背个双肩包进去都没人主动接待我,还要被各种年纪大的人叫“姐”。期间被套路交过定金,差点没要回来。

最惨的是17年初收房装修的3个月,周末全部泡在房子那边,一个人没经验各种看资料问人,和那些狡猾的装修队斗智斗勇,最后水电改造还是被坑了不少钱。装完才知道毛坯就可以委托出去,不过看着自己的成果还是特别开心。

收房一年,纪念我这个普通的90后艰辛的买房历程

收房一年,纪念我这个普通的90后艰辛的买房历程

收房一年,纪念我这个普通的90后艰辛的买房历程

水电改造、验收防水、装楼梯、刷墙铺砖、电路安装……我那段时间连开关安装和移暖气片都学会了。

收房一年,纪念我这个普通的90后艰辛的买房历程

收房一年,纪念我这个普通的90后艰辛的买房历程

收房一年,纪念我这个普通的90后艰辛的买房历程

喜欢洗手间灰色的地砖,灯是淘宝来亲自组装的,逛建材城一眼喜欢上白色那套橱柜,但其实不用装也能以轻装修程度委托出去,现在很后悔多花了一趟旅游资费。。。

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会在自己经济能力范围内想办法。幸运发现自己可以够到,但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来减少点成本,比如同小区精装的我真的买不起就买毛坯的自己装修。

虽然远,虽然暂时被政策压着,虽然负担房贷去年只买过两次衣服,但我终于可以对我的挚友们和喜欢的人说下面的话了

收房一年,纪念我这个普通的90后艰辛的买房历程

当然啦,虽然只是提供一个小小的免费住处,并且不能对吃的要求太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