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教師為什麼都反對教育專家的理論?這對教育發展有什麼樣的影響?

導學吆

取長補短。沒有理論的指導,會出現經驗主義。沒有實踐的驗證,理論是空洞的。理論實踐相互支持,相互驗證,不斷反思,才能提高水平。

很多專家採用拿來主義,沒在當下的國情下實踐,甚至自己都說不清,不理解,就開始給別人當老師,就開始給一線老師培訓了,很可怕,比如創客教育,智慧教育,警惕趙括式的專家。

很多一線教師有適合當下教育的方式方法,實踐經驗豐富,但大多數是應試教育的實踐,講述、做題、講題的方法,其實是落後的教學力。缺乏育人,缺乏培養孩子成長的能力,缺乏啟迪智慧的能力。

更可怕的是有的老師不學習不讀書,活在自己的經驗裡,不進取,缺少眼界,缺少境界,缺少情懷,還看不起別人。有的老師把教育等同於考試等同於分數,這都是缺乏理論,沒有運用理論的極端表現。

想想在目前的時代,再牛的一線教師,他有互聯網知道的多麼?有互聯網知識更新的快嗎?老師知道的,老師不知道的,學生只要願意學他都可以方便的學習瞭解。老師要把孩子當人看,引導孩子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孩子的思考問題的能力,讓孩子身體成長,精神成長,思維成長,具備一定的創造能力。從這個角度講1200萬中小學教師有多少是合格的?


善為七善

我家有3名老師,2名知名大學的,1名中專的。我自己在1994年的第一份國家分配的工作也是老師,並破格獲得了優秀教師資格;後來,覺得自己不沒資格教任何人,所以,大學畢業後,我沒有繼續任教。因此,對這個問題,只能是從外行的角度,來進行分析。

我把自己的孩子教得自己覺得還可以,也養成了一些優異的習慣,例如具備領導力、能策劃活動、能迅速於與陌生人交往、對音樂很有感覺、3年級時自己譜寫了3首音樂曲子;但自從進入到學校後,這些優勢完全被打壓了。現在看見自己的女兒,沒有過人之處,我心裡的感受是什麼呢?大家能想象到嗎?

見過幾個教育專家,也見到了他們教學結果的神奇,例如:中國16歲的楊博士,他總結了自家3代神童的學習方法,教授小學1~6年級的孩子1周,則能讓所教的孩子,具有過人的速算能力和一些被我認為的特異功能。但不知道她於我國教育系統沒有完成對接的原因。

好,我們來分析一下,教育研究的結果吧!現在的教學方式,不只是教小孩還要教大人,誇張點說,需要一個大人放棄自己的工作,全職陪孩子學習,大家是否認同?在我看來孩子接受教育的目的,非常清晰,為什麼要讓孩子們接受現在這些價值含量不高的教育呢?所以,我在前年女兒的學校被強制的要求下,寫下了如下的幾句話“現在的學校之存在了兩個作用,1、孩子的學級被國家承認,我自己教的,沒用。2、孩子有個集體學習的氛圍。”

“讀萬卷書,破萬綜卷,行萬里路,經萬種事。”是我的部分教學理念。為了養成一個不給國家添亂的孩子,孩子在肚子裡時,就給她聽音樂,直到現在她對音樂的感覺真是很不錯,就在她3年級時,靠自己獨立的寫完了3首曲子,還引發了她表妹對撰寫小故事的興趣,並使得她表妹一寫就是2年多,至今任然在堅持。可是被埋沒了;出生前,我給孩子的玩具中,就有500元的書籍,更是在她出生後,每年給她賣500~1000元的書籍,直到小學,培養了她愛看書的習慣,進入到學校後,她開始怕看書了。為提起她繼續愛看書的習慣,我又廢了好大把力氣,才有些正常的好轉,但比過去,要差的多;組織能力的被埋沒,從孩子3歲半,我處心積慮的培養了孩子的組織能力、策劃能力、和執行能力,並卓有成效,但在學校被打壓的無影無蹤了。還在孩子幼兒園中前,一直叮囑孩子要通過諮詢身邊人“你要做什麼樣的人”直到大學畢業的,來總結自己要做什麼人的決定,結果在小學2年級時,被老師教導的認為這個問題沒意義。等等諸多問題,讓我幾乎無法跟學校溝通。去年底前,浙江樹人大學內舉辦了一次大學生招聘會,我帶孩子去體驗,引發了她對應聘表格的研究,現在有些成效了。難不成,我的教育方式就這麼沒用嗎?

孩子不知道為什麼要讀書,只知道讀書是被逼的。因為沒的選,才去讀的;讀書真的有意義嗎,這個問題甚至是很多大學生都沒搞清楚;我要做什麼樣的人,被老師或家長固化了,甚至是孩子自己沒有選擇權。學校一味的,只是為了自己學校的名譽攀升,而主抓優秀率、及格率、孩子獲得了什麼獎項,等等,卻忽略了孩子需要知道的非常多真像。這些就還不能引起所謂教育專家們和廣大教育屆的重視嗎?

老師的教學目標,來至於教委和學校的要求,教委和學校的教學決定來至於一大批教育專家們通過會議研討的結果。真是誤人誤國啊!

所以,明確要把我國未來的希望,教育成什麼方向的、什麼程度的、什麼高度的,後起之秀,不應該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上。科研的實驗要進行,真不能拿孩子做實驗。我是70後,已經成為了一代教育實驗的犧牲品,所以,不想再見到教育的犧牲品了。這種實驗,是拿我們的一輩子來做代價的。

一方面說成績不重要,另一方面是成績決定了是否能上更好的學校和學院。這麼明顯的矛盾,至今快10年了吧!這就是我國教育專家們的成就嗎?

孩子班上的前十名,在現有家庭支持學校的教育理念和自己苦難的大量補習及興趣班訓練,所成就的。這是這些用孩子們本來應該有的童年換來的,也許他們將來會感謝吧!但,我長期看到這些孩子的面相,和聽到孩子一次又一次再高聲向家長反抗,已經引起了孩子們的厭學情趣,這真不知道最後會是什麼樣的結果。真為孩子們擔憂。而這些,在我女兒每天都開開心心的學習過程中,我的女兒是第11名,搞不好還有一科能進前十,她去年的科學成績第2名,數學成績第5名;孩子現在越來越懂事了,這幾天能非常主動的完成作業,根本不用我們多擔心,呵呵,這還是邊做作業邊看動畫片的結果,以及睡覺前,一定要來道“兒童故事小點心”才能睡著。大家知道是什麼兒童故事嗎?是她自己去書店賣的“西遊記”、“三國傳”、“水滸傳”、“孫子兵法”。大家怎麼看。

事情總要有個總結,現在的教育理念,出現的非常明顯的矛盾,需要正身。學校和學院的初衷是培養各方面的人才。孩子們需要明確地知道“為什麼要讀書”?“怎樣才能讀好書”?提早讓孩子們看到社會的現實。大人的是非觀也會錯,所以要讓孩子樹立自己的是非觀和養成自己判斷是非的能力。孩子需要在進入社會之前明白怎樣結合自己的特點,立足於社會。並有足夠的自信,在社會上走的更好更遠更精彩。

我從19歲研究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不是浪得虛名的。哈哈。


章聖228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相信大家都知道這句話所包含的哲學道理。


在教育專家漫天飛的當下,關於教育教學的觀點與理論,今日的中國,可以說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了,各種觀點、各種理論層出不窮,每一個人都想成為教育家,每一個人都想名垂教育史。

從題目看,既然把“一線教師”與“教育專家”並舉,可見,此處所說的教育專家並不屬於一線教師的行列。這些所謂的專家呀,要麼是閉門造車、憑空臆想,要麼是把特殊當成一般、胡亂推廣,要麼是打著專家的旗號招搖撞騙、獲取名利。

但不管屬於怎樣的情況,這些人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特徵——缺乏必要的、充分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


所以,作為廣大的一線教師,對此類人等的脫離甚至是嚴重脫離教育教學活動實踐的教育教學觀點當然是持反對態度的。

不僅如此,事實證明,上述所謂的教育專家的觀點與理論對我們現實的教育教學活動還會造成一定的消極影響:比如,它會成為無知者或惡意者攻擊教師及其教育教學活動的工具。

鑑於此,我們應該鼓勵並支持一線教師就其教育教學活動進行實踐理論方面的總結,然後把總結出來的教育教學理論再運用到實際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去進行驗證。

這樣,我們才能總結出真正的教育教學理論,才能培養出真正的教育專家。從而讓我們的教育教學實踐與理論相互促進、健康前行。 ( 若兮)


小桔燈

我是一名教師,並不是所有教師都反對專家的理論,也不是專家提出的所有理論都被反對,我個人覺得是一個心態問題,另一個是理解問題的角度。比如說:

“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不知道是哪位專家提出來的。對於專家來講,這樣說的初衷應該是提醒教師對學生的教育要堅持不懈,學生的基礎再差,只要耐心去教,最終肯定會有好的結果。

而對於一線老師而言,現實的學生情況很複雜,有的學生不聽話,有的撒謊逃學,有的和老師對著幹,有的視手機如生命,有的還罵老師,老師都快被學生氣的岔氣了。再聽到專家這樣的話,老師能支持嗎?很多老師怒懟“站著說話不腰疼,有本事你來試試教一教現在的學生。”

理解問題從多方面考慮,專家說的這句話,過於理想化,未考慮如今教師的難處和學生的現狀。而教師理解這句話時,往往也帶著情緒,換種方式思考,也許會豁然開朗。


曉瓊老師

教育專家和一線老師之間的關係十分微妙,教育專家給一線老師講話時,總顯得很有權威,覺得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遠,高屋建瓴,口若懸河,指導老師應當那樣備課,應當這樣教書。而一線老師偏不買賬,覺得專家就是靠耍嘴皮子,如果讓專家來學校當班主任,來任課,也好不到哪裡去。



所以有教育專家來到學校,校領人會把專家當神一樣供起來,而一線老師則不以為然,對專家不感冒,不待見。專家,幾乎成了貶義詞。

現在不少教育專家和領導一起,喜歡推行模式化教學,要求老師都用同一種模式上課,要求老師講得越少越好。這讓老師很心煩,教育本應當百花齊放,教學方式本應隨老師和學生的具體情況而改變,模式化教學就如一場運動,席捲而來,專家很熱衷,老師疲於應付。



這或許是個別案例,卻反映了專家和老師之間矛盾,老師是現實派,專家是理論派,理論和現實之間總有差距,有矛盾。



教育專家有三種。第一種是從來沒登上三尺講臺,沒教過書的專家,只是從一些調查材料中分析教育的現狀和學生的情況,不靠譜。第二種是以前教過書,但現在己經很久沒教書了,對現在的教育尤其是現在的學生不瞭解,也不一定靠譜。第三種是現在仍在教書的專家,但最後一類實幹型專家太少了。

不是一線老師反對所有專家的理論,有些理論老師還是接受的,但大部分理論,老師的內心是牴觸的。真正的專家,要有膽量去一所一般的學校帶一個普通班,帶得好,老師才心服口服。(配圖,東方lC)


途蟲的百味人生

讓我這個家長來回答估計更客觀一些

我們先看一下專家的理論是怎麼來的 !



1.長期的系統內數據分析得來的。

2.根據自身的體驗和感受總結出來的。

3.書本上和同行論文中摘要的。

4.閉門造車創造出來的。

5.各地調研把各個學校老師經驗融合得出的。

6.照搬國外現成的。



那麼我們再看一下他的侷限性!

A 沒有考慮到各個地區的差異

B 學生和家長的基礎和素質不同

C 老師遇到的問題不單單是教育問題,更多 是社會問題。

D 掌握的資源多少不一樣,比如: 校長能辦到 的,老師不一定辦的到。

E 和自己沒有利害衝突,當然心態不一樣。

F 錯了也不用負責任。

G 說完拉倒,沒有考核。



所以不帶課的所謂職業專家,是把特例當成普遍來誇大效果,一般先有結論,然後找事例來證明,邏輯上是有缺陷的

給他一個班,讓她來帶,理論還真不一定能起作用。

那麼專家就沒用了嗎?不是,用處很大!

老師要學的是他的思考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而不是所謂的套路

理論必須和自己學校的實踐結合,能用的上多少就用多少,用不上就扔垃圾堆裡去,沒什麼,專家也是人,也有犯錯誤的時候,不能盲從。



相對於系統內的專家,來自家長和社會上的熱愛教育的人的觀點,可能更加的有益,因為跨界的視角和出發點不同,可以更加全面的看清事物本質,特別是牽扯到教育以外影響時。


生活對我說

我是一名有十幾年教齡的一線教師,這種現象在教育界是普遍存在的,我認為歸根到底,就是這些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並不具有普遍性。

工作以來,聽專家報告無數,很多時候是聽的熱血沸騰,收穫滿滿。但是,回答自己的崗位上,卻感覺到了理論無力和迷茫,有時候也不得不發出感嘆:報告裡都是騙人的。

這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個人能力、工作熱情等等,但是我認為主要的原因在於教育理論缺乏普遍的指導性,簡言之,這還能叫科學。

當今的教育學家,主要來自兩部分:一是一線名師;一是大學教授。一線名師往往沒有科學系統的理論支撐,而是屬於變研究變著作類型,遇到問題,自己嘗試解決,效果不錯,因此歸納成文,形成著作。這種著作或者叫經驗,就像中醫拿著《傷寒雜病論》和《本草綱目》給病人看病一樣,缺少“辨證施治”,往往因為太具體而不能成為解決問題的規律性方案;而有些大學教授,則是缺少一線教學經驗,是純粹的理論家,往往具有理想主義色彩。

所以,一線老師要想做好,自己的歸納和總結必不可少。當然,如果有了一定的經驗,然後去學習理論,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思考,效果會更好!


贏在高三

一、現實生活中,所謂的“教育專家“氾濫成災,各地在教育部門的主推下,各類形形色色的專家粉墨登場,今天這一批,明天那一批,如過電影般快,而這些專家的水平參差不齊,又多數為了體現教育部門意志,因此令多數有經驗的教師不敢恭維,至傳"教育專家"直線貶值,幾乎成了瞎指揮的代名詞!這是一線教師不買教育專家帳的主要原因。

二、能真正稱得上教育專家的,確實在搞教育研究的,又多數是在做學問。他們憑藉各類數據資料和獨特構思,脫離教育教學實際搞出了許多稀奇古怪的什麼教法、模式等等。這些研究成果因其新奇,得教育領導賞識。於是,這些理論要麼是被選為教師繼續教育讀本,強迫教師學習,學而無用,遭到反對!要麼是被作為教學改革創新的一面旗幟,被強力推廣,使得教學課堂搞跟排電視劇一樣熱鬧,花樣百出之後,才發現是鬧場,還得回頭補課才能達到課程標準,被稱為繡花枕頭,不遭一線教師反對都難。

造成上列兩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教育中存在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盲動主義。解決之法是提高教育幹部的領導水平,要他們既有領導能力,又有專業水平才行。

三、真正具有指導實踐意義的教育理論,多數出自一線教師,但他們不具備搞深入系統研究的物質條件、時間條件,甚至是理論能力條件,至使他們的理論不具備完整性、整體性、系統性和理論性,多數是經驗之談,一孔之見,未能登堂入室。所以,雖有可用之處,確不能放之四海皆可!當然也要遭到冷眼了!

四、教育發展變化太快,有些人搞的理論出爐就顯老舊了,跟不上教育變革的步伐節奏,又因何要受人待見呢?

總之,出現不買"教育專家"的帳的原因是絕大多數"教育專家“非專家,是吹、捧、樹立起來的所謂"專家“,跟掛羊頭賣狗肉之一回事。


天下虎3

時常聽到一些教師對教育專家的理論說反話,有排斥。有一次去聽一個報告,專家在臺上講的頭頭是道,鄰座的老師竊竊私語,讓這位專家到我班替我教二年語文試試。

不可否認,有些專家是偽專家。掛著專家的名稱,沒有自已的東西,東抄西摘,編筐編簍,在臺上說得雲裡霧裡。

也有專家不接地氣。有些專家,研究的東西沒有實踐支撐,高高在上,研究問題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偏重理論,缺少實踐操作。一線教師往往想得到拿來就用的東西,高深的理論,沒有實戰指導的,不會受到歡迎。


理論與學校實踐相差太遠。現在每個專家推崇素質教育,核心素養;談學校管理,必談以人為本,現代治理體系,但到了學校以成績論英雄,高壓政策橫行。使廣大教師不再信服專家的理論。理論沒有生成的土壤。


何茂齋行思錄

多說無益,舉顆栗子。

明確幾點,你就曉得其中緣由。

理論之所以叫理論,是因為它是從實際生活中總結歸納起來的,出自實際,高於實際。聽過很多專家的培訓,有的是照本宣科,有的是經驗總結,有的理論來自於生活,有的理論來自於理論,這就導致了一些人對一些教育專家所謂的理論不滿了。

為啥?我舉個栗子你就曉得了。

遇到一個問題學生,放心吧,哥遇到的都是問題學生,沒有問題,就不叫學生,小麗,女,也就15歲多,化著與年齡不符的濃妝,遠遠就看見她的紅唇。在家沒人管,家長都去打工,小孩自個找人玩去了,家裡管不了,放學校來了。每個問題小孩背後都有一個問題家庭——這個教育專家說的沒錯。來到學校,我行我素,班主任講了,油鹽不進,只能哥來了。這個時候能用什麼理論?別扯其他大理論了,就一個:愛的感化。

沒有多少時間,現在老師的情況都一樣,沒多少時間,如果你給一個老師1年的時間專攻一個學生,我相信效果槓槓滴,但是說出來傷腦筋:老師還得上課、教研教改、職稱評定,肯定是沒那麼多時間,牢騷發完了。我花了一天的時間,分兩次,談話、聊人生,花了幾個小時找到了路子,終於和她聊對點了,做了溝通、引導,學生也被觸動了,學生也表示要好好改變自己的缺點,更加讓人覺得欣慰的事情:她還寫了一篇心得,陳述了自己存在的問題,表示了自己改變的決心。

你以為這個事情就這樣子結束了嗎?不,一個星期後,她退學了,據說去打工了。嗯,這就是理論和一線工作者的差別,我也知道一些人為什麼對某些專家不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