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案加速行業洗牌,投資人迎接曙光

中國的P2P網貸歷史很短,2007年6月才有第一家P2P平臺的成立;但是發展過程很瘋狂,到今天僅僅十年多一點的事件,全國各地的P2P網貸平臺多達6000多家,如過江之鯽,良莠不齊,因監管不力及平臺風控失誤和自身能力不足,導致跑路事件頻頻發生,尤其是e租寶、錢寶等更是讓投資者膽戰心驚,這也堅定了國家對互金行業嚴管的決心。隨著國家監管相關政策的出臺與落實,P2P平臺開始擺脫了過去的混亂局面,尤其是明確了備案節點之後,行業合規進程已經望到勝利的曙光,行業正步入健康發展新時代,投資者更是看到了希望。

備案加速行業洗牌,投資人迎接曙光

大浪淘沙 備案加速行業洗牌

2017年12月,57號文出臺,明確給出了備案工作的時間表,要求各地應在2018年4月底前完成轄內主要P2P機構的備案登記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

在整改、備案的過程中,平臺的合規程度明顯提高,不合規及難以轉型的平臺將會加速退出,相當於為投資人進行了一遍清理,優勝劣汰,大浪淘沙,留下的平臺多為合規的平臺,資金安全也相對更能得到保障。

小額分散 風險可控

在監管政策的指導下,P2P平臺在業務模式上做出規範化調整,合規的標準是通過自有的網貸信息中介平臺對接各種小額、分散的用戶融資需求,“小額分散”的定位愈加明晰。平臺的風控能力大為提升,降低了投資風險,身為投資人的自然更加安心。

信息披露 更加透明

監管細則出臺後,為了落實監督要求,各大平臺必須加大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投資人可以更加準確的判斷平臺的優劣,不良平臺使詐、跑路的機會減少了,行業發展更加健康,無形中也增加了資金的安全性。

備案加速行業洗牌,投資人迎接曙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