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訪談毛家亮教授

「人物」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访谈毛家亮教授

「人物」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访谈毛家亮教授

► 毛家亮教授

「人物」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访谈毛家亮教授

理學?帶著這樣的疑問,會間休息對他進行了簡短的訪談。

成為胡大一教授雙心戰略的具體實施、踐行者

一派學者風度的毛教授對這個話題侃侃而談。他說:胡大一教授提出了“雙心醫學”的理念啟發了我的思維,解除了我的困惑。可以說在雙心醫學領域,他是戰略制定者,我願意做戰術實施者。

「人物」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访谈毛家亮教授

原來,二十多年前在他還是一個“小大夫”的時候,他就發現了一個問題:在就診的人群中經常會碰到一些讓人“頭疼”的患者,這些人大部分是以“心臟病”就診,胸悶、氣短、頭疼、頭暈、失眠、心悸、心煩等等,甚至還伴有其他系統不適。如胃脹、泛酸、呃逆、噯氣、腹瀉、便秘;口乾、鼻幹、眼乾……雖然這些不屬於心內科範疇,但病人就診時會不分所以通通道來。這些病人往往會因此而輾轉多個科室,可是病情卻始終得不到滿意的診治。

從此,在“雙心醫學”的路上他開始砥礪前行,並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然而,“成績”不是他追求的目標,解除病人的痛苦才是他的最終目的。

雲帆滄海孤獨搏擊

如今,當年的小大夫已經成為小有名氣的心內科和雙心醫學領域的雙棲專家,然而,前進途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清楚。

曾有學者說過:醫學實踐需要激情來點燃,需要理解來充實,需要細緻的觀察來武裝。這些特質與正確的科學知識一樣,在熟練的醫學實踐中必不可少。毛家亮教授正是有這樣特質的人。走過了孤獨,用他獨有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一批和他有共同特質的臨床醫生,王一波是他這個團隊的忠實合作伙伴。他們精誠合作,在臨床實踐中不斷摸索,他們分析了為什麼有很多被經治醫生轉介到精神心理科就診的患者效果不佳,按道理,精神心理科是更專業的,可是問題出在哪裡?功夫不負有心人,原來,這些病人要麼是對精神心理科室就診因有“病恥感”而拒絕,要麼就是因效果不明顯而放棄。另外,他們還發現精神心理科從使用的工具到診治思維,都是以情緒為主,而沒有注意軀體症狀。

專業路上的抉擇,堅守是因為心繫病人

在他孜孜不倦的追求過程中,也有領導欣賞他,看他對心理專業如此熱衷,曾經勸他“改行”到心理科,並許諾送他到國外進修。為此,毛教授是冷靜的,他說:我是心內科醫生,我同樣喜歡這個專業,之所以喜歡心理學,是要以此為工具,更好的解決心內科病人那些單純用心內科知識難以處理的問題,如果我轉行做心理專科醫生,心內科裡的心理障礙患者依然存在,他們不會因我變成心理專科大夫而到心理科就診,總之,心理科不缺我這樣一位心理科醫生,但在心內科非常缺像我這樣的雙心醫生,我放不下這些病人,因為他(她)們太痛苦、太無助、太可憐了。

毛教授已經站在了心理障礙診治的戰略高度來看待問題,而不再囿於自己的專業範疇,我終於理解了他這次的培訓班為什麼授課教師除了心內科,還請了消化內科、神經內科、老年科等諸多專業的大咖,而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也不單是心內科醫生。

「人物」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访谈毛家亮教授

毛家亮

現擔任學術職務:

中華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雙心協作學組組長

第二屆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身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華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第五屆委員會委員

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心臟起搏專業學組成員

上海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起搏電生理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華醫學會行為醫學上海分會第七屆委員會委員

「人物」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访谈毛家亮教授

中華醫學信息導報

《中華醫學信息導報》創刊於1986年,為中華醫學會機關報。本報以“傳播醫學信息,引領醫學發展”為辦刊宗旨,積極打造“中國醫學學術發佈首選平臺”。

歡迎訂閱信息導報

郵發代號:2-683;

訂閱單價:半月刊,4.8元/期,115.2元/年。

諮詢電話:010-851585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