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市場環境大好,依然有貨代公司為生計發愁?

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春風徐徐吹來,貨代行業也收益頗豐。很多貨代公司都因為緊跟政策導向,或是近些年很多相關法律法規的逐漸完善,都得到很好的發展。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中小貨代公司為下個月的生濟殫精竭慮,這又是為什麼呢、是什麼威脅到了他們呢?

1、房租

現在辦公樓的租金的確是很多中小貨代面臨的一筆巨大的開銷,即便房價控制再控制,依然是貨代公司日常消耗的大比重部分。除此還有房租水電等日常消耗以及員工工資分成。很多貨代公司,只要業務利潤連續兩三個月保證不了,老闆都吃不消。

為什麼市場環境大好,依然有貨代公司為生計發愁?

2、人才

現在貨代老闆的思維既要放在當下,保證自己能活下來,又要經常遠眺,把控住未來。對現在來講業績、發貨客戶才是最重要的。而對未來而言,有能力的人才才是關鍵。對於貨代公司員工而言,由於其工作性質的原因,他們必須儘可能全面地掌握有關國際貿易運輸方面的專業知識,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辦事能力,熟悉各種運輸方式、運輸工具、運輸路線和運輸手續,瞭解各種不同的社會經濟制度及其法律規定、習慣做法等,精通國際貨物運輸中各個環節的種種業務,與國內外有關機構諸如海關、商檢、銀行、保險、倉儲、包裝、各種承運人以及各種代理人等有著廣泛的聯繫和密切的關係。

3、競爭對手

對於中小貨代而言,他們不僅要受到大貨代公司的衝擊,還要和其他中小貨代爭奪資源,除此,近些年還有貨代電商強勢挺進。每個中小貨代都要在夾縫中殺出一條血路來,賺到錢實屬不易。

為什麼市場環境大好,依然有貨代公司為生計發愁?

4形勢變化

現在的貨代市場發展太快,變化也太快,你不能儘早洞察機遇,就會被別人搶了先機,處處落後,則敗局已定。有什麼變化呢?現在貨代公司更傾向於使用FMS、TMS、WMS,和報關行、場站、拖車公司實現數據平臺化對接;現在以Skylog為首的一批海運貨代軟件很大程度提升了貨代公司業務能力和速度;一帶一路等政策出臺給部分地區和外貿方向帶來了新的契機;我國對歐亞高鐵、巴加莫約港、達爾文港的建成和擴張,這些對外建設都是火熱線路的預警……可坐守大營等客戶、不知根據市場變化調整自身這些固有思維,讓很多中小貨代錯失一個個大機遇從身邊溜走,而去費大力氣競爭那些其他貨代手中的小資源,最後得不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