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體重,把握胖瘦天平;減脂增肌,平穩降低血糖

國醫大師呂仁和教授給糖尿病患者開具的處方之一是“控制體重”。那麼,是什麼導致了糖尿病病人的肥胖,該如何設立體態管理的目標?又該如何向目標靠近呢?

控制體重,把握胖瘦天平;減脂增肌,平穩降低血糖

應酬成常態 肥胖為禍源

許多職場年輕人忙於應酬,經常胡吃海塞,又缺少運動,正一步步走向大腹便便、油膩膩的中年之路,也一步步成為2型糖尿病的高危群體。

這些奔波於飯局之間,長期大量攝入高糖、高脂飲食的人,由於脾胃不能運化,過多的營養蓄積體內,導致體內糖、脂、蛋白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長出了“啤酒肚”。

控制體重,把握胖瘦天平;減脂增肌,平穩降低血糖

他們可能在體檢時發現血糖升高,但覺得尚未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就掉以輕心,不以為意,以為自己離糖尿病還很遠,卻不知道自己已經一隻腳跨進了糖尿病的大門。如果帶著啤酒肚,繼續胡吃海塞,那就更危險了。

正確選標準 腰圍更重要

當苗條健康的體態不再,來自鏡子前肥胖臃腫的“視覺警報”也遠遠不夠,大家更需要直觀的數值來警醒自己:“不能這樣下去了,你真的很胖了!”最常用來判斷是否超重的指標就是BMI(身體質量指數)。

Tips

BMI(身體質量指數)=體重(公斤)/身高2(米2),按照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的標準,BMI≥24公斤/米2為超重,BMI≥28公斤/米2 為肥胖。

但由於同等體積的肌肉比脂肪重得多,就存在兩種特殊情況:

  • 60歲以後由於體內激素水平下降等生理因素的影響,肌肉量減少,體重下降,BMI在正常範圍內,但此時體內脂肪含量很高,仍屬於糖尿病高危人群;

  1. 肌肉發達的健美教練,體內脂肪含量很低,由於肌肉比較重,他的BMI數值很高,所以並不能由此判斷他們糖尿病的患病風險高。

控制體重,把握胖瘦天平;減脂增肌,平穩降低血糖

為了避免這類尷尬情況的出現,可以參考另一個與“啤酒肚”直接有關,也更準確的指標——腰圍。腰圍能直接反映腰腹部脂肪堆積情況,而腹型肥胖正是代謝綜合徵的肥胖表現形式。如果男性腰圍超過90釐米,女性腰圍超過85釐米,那就要給自己敲警鐘了!

減脂並增肌 平穩降血糖

該如何維持健康的體態呢?答案是減脂增肌,雙管齊下。脂肪細胞的增大增多,會使血脂升高,代謝產物在非脂肪細胞中沉積,從而妨礙胰島素的正常作用。增大增多的脂肪細胞也會產生炎症反應,使得肌肉對胰島素作用的敏感性下降。

控制體重,把握胖瘦天平;減脂增肌,平穩降低血糖

肌肉這種“儲糖用糖”的模式依賴著胰島素的正常作用,對維持血糖的穩定極其重要。胰島素作為體內唯一降血糖的激素,如果不能正確發揮作用,血糖必然會居高不下。所以,減脂增肌,是遠離高血糖的良方。

有氧加無氧 傳統功法妙

運動分為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有氧運動是指游泳、慢跑、騎自行車等中等強度、有節奏、可持續較長時間的運動。有氧運動可以提高心肺功能,消耗糖分,持續一定的時間也可消耗脂肪。規律的有氧運動有助於保持身心愉悅,緩解由於情緒因素帶來的血糖波動。

控制體重,把握胖瘦天平;減脂增肌,平穩降低血糖

無氧運動是指肌力訓練、舉重、俯臥撐等負荷強度高、瞬間性強的運動,主要作用是增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