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三寶“精氣神”——人體之精

養生三寶“精氣神”——人體之精

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

養生,主要養的就是人的“精氣神”。古代養生家遵循正確的修煉方法,往往能夠獲得健康和高壽。中醫有“精脫者死”“氣脫者死”“失神者亦死”的說法,可見“精氣神”是生命存亡的關鍵所在,只要保持精足、氣充、神全,自然會祛病延年。精氣神對人這麼重要,那麼,如何調養人的“精氣神”呢?

養生三寶“精氣神”——人體之精

精氣神

三者的關係非常密切,是三位一體、不可截然分開的,精為神之宅,有精則有神,積精可以全神;精又為氣之母,精虛則無氣,無氣則死。三者存則俱存,亡則俱亡。

養生三寶“精氣神”——人體之精

人體之精與飲食密切相關

人體的精和我們的飲食有密切的關係。人所吃水谷經過胃腸等器官的一系列運化活動,使水谷變成了精、氣、血、津液,無營養價值者為糟粕,下行被排出體外。有營養價值者上行,經過三焦的作用變為血液,從手太陰肺經進入五臟,五臟得到血液的滋養,通過經絡流注到四肢百骸、五臟六腑,維繫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就像大地有土和水能生長萬物一樣。血液可以滋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提供身體生長所需的各種精微物質,也稱之為“精血”。

人的五臟六腑都從胃納之水谷中獲得營養和功能,如果一個人的吸收能力強,則氣血旺盛、筋骨堅強、健壯有力。但是,人的飲食往往容易失節,飲食失節最易損傷脾胃,導致消化不良,自然精血無以化生,四肢百骸無營血滋養,體弱氣虛不能溫養肌膚,抵禦病邪,易為賊風邪氣所傷,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疾病。

此外 , 人體之精還包括先天腎精。古代醫家強調應該保護腎之精華,除了藥餌、食補、導引等養生方法外,在房事方面還應做到“樂而有節,則和平壽考”,即快樂而有節制,不縱慾,則能讓人心情舒暢、血脈調和、壽命長久。

需要強調的是,適度的慾望是合理的。聖人之所以是聖人,就在於聖人在對待慾望問題上能夠做到適度,且方法得當。面對慾望,他們既不壓制,更不會放縱,而是“利性則取”“害性則舍”,做到取捨得當、恰如其分。

養生三寶“精氣神”——人體之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