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痴傻”,他被立为傀儡皇帝,没想到他却是个“李世民第二”

安史之乱后,唐朝的政权便像那欲来风雨的空楼般摇摇欲坠。宫廷之上,时不时闪现着刀光剑影,就连皇帝也只能隐藏在摇曳的烛影下苟延残喘。曾经举世无双的盛唐,犹如逐渐凋零的花朵,正一步步滑向毁灭的深渊。然而这时,宣宗皇帝登上了历史舞台,他开创了“大中之治”,为昏暗的晚唐带来了最后一丝光亮。

因为“痴傻”,他被立为傀儡皇帝,没想到他却是个“李世民第二”

聂远版唐宣宗李忱

唐宣宗名叫李忱,是唐宪宗的第13子。其生母郑氏出身低微,原来为镇海节度使李锜的侍妾,后来李锜谋反失败,郑氏被收编入宫当了郭贵妃身边的一个侍女。一次偶然的临幸,郑氏为唐宪宗生下了李忱。但是李忱虽贵为皇子,却从小不受人待见。李忱生性沉默寡言,宫中人都认为他“不慧”。他小时候有一次梦见自己乘飞龙升天,便偷偷得将此梦告诉了郑氏。郑氏深知宫廷险恶、祸从口出,便再三叮嘱李忱不要多说话、乱说话,于是李忱更加隐晦不露。宫中愈发觉得这李忱痴傻,甚至连宪宗皇帝也觉得这个儿子智力有问题。后来的唐文宗、唐武宗继位,他们虽然是李忱的侄儿辈,但是对李忱却丝毫没有尊重。饮宴之会上,他们常常以逼迫李忱开口说话为乐。

因为“痴傻”,他被立为傀儡皇帝,没想到他却是个“李世民第二”

聂远版唐宣宗李忱

李忱就这样一直隐忍到了37岁,当时唐武宗病危,把持朝政的宦官马元贽等人亟需另立一个傀儡皇帝,以便稳固自己的地位。于是他们将目光投向了“痴傻”的李忱。就在这群太监的扶持下,李忱先以皇太叔的身份监国,而后登基为帝。这时李忱方才锋芒毕露,显示出了一代明君的风范。

因为“痴傻”,他被立为傀儡皇帝,没想到他却是个“李世民第二”

唐宣宗李忱绘像

李忱继位之初,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结束了“牛李党争”。长达近半个世纪的“牛李党争”,犹如唐朝生命中的顽疾,严重的内耗令损失惨重;此外,李忱便向扶持他的宦官集团挥刀,这些太监势力膨胀,不加以抑制必出大乱;对于那些不法的权贵、外戚,李忱以逐一将其扫逐出局。肃清朝野的同时,李忱大力选举贤良,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提拔谏官魏谟,这个魏谟是魏徵的五世孙,也以善于直言进谏而闻名。而李忱的纳谏程度,有唐一朝也仅次于太宗李世民。当时李忱展现出来的明君风范,令人称赞他为“李世民第二”、“小太宗”。

因为“痴傻”,他被立为傀儡皇帝,没想到他却是个“李世民第二”

张丰毅版唐太宗李世民

当然了,李忱被誉为“小太宗”并不仅仅因为他善于纳谏。他经常阅读《贞观政要》,学习唐太宗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为政举措。他勤俭治国,轻徭薄赋,开创出了“大中之治”,史学家们将这个“大中之治”媲美于汉朝的“文景之治”;在军事方面,他击败吐蕃、回鹘、党项、奚人,收复了安史之乱后,被少数民族占领的大片土地。

因为“痴傻”,他被立为傀儡皇帝,没想到他却是个“李世民第二”

聂远版唐宣宗李忱

不过,李忱和李世民也同样犯过一个错误。李世民追求长生,服食方士提炼的金石丹药,最终中毒身亡。李世民之死,并未引起后世子孙们的警觉。毕竟死生乃大事,再贤明的君主当面对死亡时都不能坦然,李忱也害怕死亡,他也想追求长生。最终李忱也因误服长生药,中毒死亡,享年五十岁。

因为“痴傻”,他被立为傀儡皇帝,没想到他却是个“李世民第二”

唐国强版唐太宗李世民

李忱死后,“大中之治”的光亮逐渐黯去。纵观历史长河,或许这只是唐王朝的一场回光返照罢了。但时间不能湮灭伟绩,历史不会埋没伟人,唐宣宗李忱,这个名字将永远闪耀在史书上,万古长存!

假如李忱死后,唐朝再多两位这样的君主,那么唐朝的国祚能不能延长呢?欢迎讨论交流,在下方留言区写出自己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