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筆力弱、線條軟的問題——清華美院錢教授評改書法作品

特別提示:即日起,本欄目針對網友開放。希望點評作品的朋友,請私信。

特約評改人:錢玉清(中國書協書法培訓中心教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特聘教授)

如何解決筆力弱、線條軟的問題——清華美院錢教授評改書法作品

海 沙 行草對聯 規格134cm×35cm×2 竹影拂階塵不起 月光穿池水無聲

海沙作品評語:此作偶有懷素、孫虔禮筆致,溫潤雅和,清簡相尚,結體規範,草法無誤。

但整件作品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一個字——“軟”。蔡邕《九勢》中說:“惟筆軟則奇怪生焉。”作者也似用軟毫書寫,但作品只見“軟”,而並未見“奇怪”。感覺作者不適應或尚不具備駕馭軟毫的能力,筆鋒立不起來,以至於發力滯後,鋒毫不聽使喚,跟不上揮運速度,力不從心,筆不逮意,處於有想法沒辦法的境地,有心無力,勉為其難。加之紙灰、墨淡且筆弱,故作品的精神狀態既似一位大病初癒之人,又像一位不善表達的人,詞不達意。

鑑於此,建議作者近期的技法習練課程應以“立骨”為第一要務。寫字不能徒有外形,應該講求線條質量,使其更有空間感、立體感。力要送到鋒頂筆尖,所謂“力透紙背”“入木三分”是也。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治筆弱在立骨

如何解決筆力弱、線條軟的問題——清華美院錢教授評改書法作品

孫過庭《書譜》(局部)

解決線軟筆弱的問題應從兩方面著手:

一、如果作者委實致力於今草,按照一般規律,還是要補上楷書這一課。對於初學者來說,繞過楷書,直接學行書或草書,特別直接學今草是極不可取的。目前最適合作者的楷書法帖有褚遂良《雁塔聖教序》、薛稷《信行禪師碑》、米芾《臨顏家廟碑》等。

二、草書現階段應專注於孫過庭《書譜》臨習。首先,作者喜歡大字草書當肯定,但最好的學習方法應從小字草書開始,次第放大,此為正道。其次,孫氏用筆爽捷剛斷,出規入矩,點畫清晰,提按分明。作者缺的就是這種力量感、勁健感、殺紙感,故用《書譜》治筆力軟綿怯弱之病,當為上策。

如何解決筆力弱、線條軟的問題——清華美院錢教授評改書法作品

錢玉清示範作品 節臨孫過庭《書譜》中堂 規格48cm×34c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