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没有汉语拼音他们是怎么识字的?

默沫10

特别简单的常用字,就靠口口相传。别的国家难以做到,但是中国几千年来,人文没有过断档,所以可以使用这种办法。

至于更多的字,虽然中国古代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拼音,但是还是有办法的。

一是同音字,就是用一个汉字来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方法,称为“读若”、“读为”。

儡,相败也,……读若雷。(《说文解字》)

父义和(《文侯之命》),郑玄注:“义读为仪。”

“肇”注“兆” 。(《尔雅》)  

二是反切法,用一个汉字或注音符号表示“声”,用另一个汉字或注音符号表示“韵”和“调”。简单解释,就是用两个认识会念的字,取第一个的声母,取第二个的韵母,拼合起来读。反切法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流传最久的一种双拼制注音法。

如:

器,去冀切。

敖,五劳切。

缓,胡管切。

矣,于纪切。

在中国古代,外族人学汉字,就是用这种办法,这也可以说是最早的拼音。


纯钧LHGR

从中国古代的文字起源来看,最初的文字都是符号或者类似符号的简单图文,识字比较简单,但是文字成型后,至秦汉以前都是口口相传的,靠的是日常记忆。魏晋南北朝后,受佛教梵文影响,产生了反切的方法,即系用两个字各取声母和韵母去表示另一个字的读音,反切的第一个字决定声母,第二个字决定韵母,合起来就是那个字的读音了。隋唐至少一般也采用读音押韵的方法,隋陆言法的《切韵》成书之后,才有所改变,成为后世沿用的方法。




比如据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记载:“九州之人,言语不同。自《春秋》标齐言之传,《离骚》目楚辞之经,后有扬雄著《方言》,其书大备,然皆考名物之异同,不显声读之是非也。逮郑玄注六经,高诱解《吕览》、《淮南》,许慎造《说文》,刘熙制《释名》,始有譬况、假借以证字音,而古语与今殊别,其间轻重清浊犹未可晓,加以外言、内言、急言、徐言、读若之类,益使人疑。” 这就是说,古代人通过直音,注音等方法进行识字的,但往往有时不准确,会出错。



直音是用同音字来注音,据陈澧《切韵考•通论》记载:“古人音书,但曰读若某,读与某同。然或无同音之字,则其法穷;或虽有同音之字,而隐僻难识者,则其法又穷”。又如有时取音近字来比拟,据顾炎武《音学五书•音论》引赵颐光《说文长笺》指出:“古无音切二法,音声之道无边,而同音者甚少,故许氏但有读若,若者犹言相似而已,可口授而不可笔传也。”这些都是反切出现之前的一些方法,虽有出入但却不可替代。



又比如下面的例子就是古人直音的一些词根的方法,所谓直音得有根据的,就像现在也有声母,韵母表作为参照一样。

1.刘熙《释名•释天》:“风,兖、豫、司、冀横口合唇言之,风,氾也,其气博氾而动物也;青、徐言风,踧口开唇推气言之,风,放也,气放散也。”

2.《释名•释天》:“天,豫、司、兖、冀以舌腹言之,天,显也,在上高显也。青、徐舌头言之,天,坦也,坦然而高也。”



3.《春秋公羊传•庄公二十八年》:“《春秋》伐者为客。”何休注:“伐人者为客,读伐长之,齐人语也。”“伐者为主。”何休注:“见伐者为主,读伐短言之,齐人语也。” 《春秋公羊传•宣公八年》:“曷为或言而,或言乃。”何休注:“言乃者内而深,言而者外而浅。”   

4.《淮南子•坠形训》:“其地宜黍,多犀。”高诱注:“旄读近绸缪之缪,急气言乃得之。”又《淮南子•原道训》:“蛟龙水居。”高诱注:“蛟读人情性交易之交,缓气言乃耳。”又《本经训》:“飞蛩满野。”高诱注:“蛩……读今殆,缓气言之。”



《切韵考•通论》指出:“孙叔然始为反语,以二字为一字之音,而其用不穷,此古人所不及也。”反切的应用,有效避免了直音、读若等办法的弊端。根据宋•沈括《梦溪笔谈•艺文二》:“切韵之学,本出于西域。汉人训字,止曰‘读若某字’,未用反切。然古语已有二声合为一字者,如‘不可’为‘叵’,‘何不’为‘盍’,‘如是’为‘尔’,‘而已’为‘耳’,‘之乎’为‘诸’之类,似西域二合之音,盖切字之原也。”也就讲清楚了切韵的由来和用法。




但是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鉴于反切虽然比较实用,但它比较繁杂,不便于人们掌握,所以又想了新办法。阴平阳平等“四声”出现以后,将直音注音法加以改进成纽四声法,扩大了直音的准确度和适用范围,从孔颖达《五经正义》、朱熹《四书集注》、《诗集传》以及《康熙字典》等,直音法一直广泛应用。




朴易堂国学易学文化

古代时人们用的注音方法有:反切法和直音法

1、反切法

反切法是用两个字来注另一个字的音,中国古代反切是一种汉字注音方法,也是对汉字字音结构的一种分钟方法。

反切法使用两个字来为一个汉字注音,前面的字称为反切上字,取声母,后面的为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声母、韵母、声调取出来之后一组合就是那个汉字的读音。(如懂字,得红切,用“得”的声和“红”的韵,组拼合就成了d+ong就是懂字读音。)

(汉语拼音方案渊源最早是1906年朱文熊的《江苏新字母》和1908年刘孟扬的《中国音标字书》)



2、直音法

直音法就是用一个容易认识的字,标注跟它同音的字。(比如淼字标注苗)



其中包括霹况法和读若法。譬况法就是采用描述性语言说出字音的特征,读若法就是用相似字音打比方,让自己猜出所标注字的正确读音。


以史说实

现在我们入学的第一步就是学习汉语拼单,所使用的一套汉语拼音,是共和国成立后由政府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至1957文字改革时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的,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普通化的一种音票。中国古代是没有汉语拼音的他们是怎么识字的呢?

古人要认识汉字读出汉字只好用汉字注音,这样便产生了不同的注音方试,首先是直音法,直音法盛于汉代,例如“材,才声”意思是说“材”这个字的读音应该读成“才”直音法简单易懂,有时也会出现某个汉字没有同意字的情况,有时候这个字虽然有直音,但是那些注直音的汉字比被注音的字更难懂,还有一种注音法跟直音法相似用同音不同调的字来注音,这种注音方法比直音法进步,但是由于需要改变音调才能读出字音,所以不是很方便。

在东汉至明清一千多年时间里还有一种音法对汉字标音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反切法。反切是古人在“直音”、“读若”之后创制的一种注音方称“反”、“切”、“翻”、“反语”等。反切的基本规则是用两个汉字相拼给一个字注音,切上字取声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反切在汉代已经发展成熟,反切法比直音法有进步但还是有缺陷,反切上下都有多余的成分,拼合时有一定障碍;上下字用的字过多,使用的人难于掌握;有些窄韵,不得不偶尔借用其他韵的字作反切下字,造成切音不准确的弊病。

但是无论怎样,用汉字注音都会带有局限性,在明朝以后中国开始出现了用字母注音的方法,是在中国传教的西方传教士发明的。最早是根据拉丁文发明的二十六个声母和四十四个韵母的拼音方案发明的,也引发了以后几百年用字母拼音的潮流。所以古人即使没有汉语拼音,先人们的智慧还是让我们敬佩的。


麻花小张

看看的文章:

下面是链接地址:
https://m.zjurl.cn/i6506887565130334728/?iid=29882390885&app=news_article×tamp=1523709986&tt_from=mobile_qq&utm_source=mobile_qq&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tm_campaign=client_shar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