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與質疑的價值

焦慮是一種消極情緒,如果可以的話,我們都不想焦慮。

誰不願意開開心心地度過每一天呢?有誰想要整日愁眉緊鎖,瞻前顧後呢?

可是,生活在現實世界中的人,有誰真的是整日都無憂無慮,笑容滿面呢?天真無邪的孩童也會因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玩具而哭鬧,成年人所要顧慮的事情就太多了,名聲、金錢、權力、人際關係等,不可能如新年祝福中所說的,萬事如意。

正是因為不如意,我們才會感到不滿和焦慮。我時常將問題定義為現狀和理想狀態之間的差距,正是這種差距的存在,才會激勵我們不斷奮鬥和努力。正是因為我們對現狀的質疑,對理想狀態的追求,才促成了更好的人類社會。

羅素總結自己的一生,稱自己因三種感情而努力: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

反過來說,羅素對自己的現狀是不滿意的,他一直堅持走在追求理想狀態的道路上,他需要更多的愛情,更多的知識和更少的人類苦難。瑞·蒙克在那本厚厚的《羅素傳》中,為我們描繪了羅素豐富的內心世界,那是一位充滿焦慮和質疑的羅素,孤獨而又瘋狂。

在教批判性思維時,我在開場白中就會提到,批判性思維要求我們不斷質疑,不僅要質疑別人說的話是否正確,更要質疑自己頭腦中的信念是否正確。不過,人們往往只記住了前半段,忽略了後半段。在講完邏輯謬誤後,一些人便熱衷於挑他人的漏洞,享受這種吐槽與懟人的樂趣。

其實,比起邏輯謬誤,我更強調對認知偏誤的提防。邏輯謬誤是看似合理實則強詞奪理的論證,而認知偏誤則是人腦的認知系統中自帶的Bug。前者可以通過養成好的推理習慣而剔除,後者幾乎不可能debug,只能小心提防。可以說,邏輯謬誤是一種糟糕的推理軟件,只需要用新的邏輯學和統計學推理軟件覆蓋舊軟件即可。而認知偏誤則是硬件上的問題,是人性的一部分,無法根除。

人腦這種硬件是幾乎不可能改進的,所以思維能力的進步只能依靠軟件。不斷卸載垃圾軟件,安裝更多優質軟件。當然,沒有人會刻意給自己的頭腦中安裝垃圾軟件。垃圾軟件總是會偽裝成優質軟件,如果不停下來仔細看看選項,而是不斷點擊“下一步”,那我們頭腦中積累的垃圾軟件就會越來越多。

所以,我們才需要自我反思,監控自己的思維過程,不斷質疑現狀,審查那些可能的漏洞。比如,我們需要不斷追問,我為什麼這麼想?我為什麼會有這種判斷?我為什麼會有這種偏好?我為什麼會做出這種行為?這時,我們要尋找的不是理由,而是原因。

理由和原因的區分,在《思維的利劍》第6章有提到。原因是用來解釋現象的,理由是用來辯護行為的。很多時候,我們不應該為自己的思想或行為找理由來辯護,而是應該找原因來解釋。有了解釋,我們才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為。

也許是因為對自己的質疑會引發焦慮這種令人不快的情緒,所以我們更願意質疑他人而不是自己。但是,這種焦慮又是必要的,如果我們不否定當下的自己,不承認自己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那我們就不會努力了。

如果萬事如意,那我們就不用去質疑,不用去焦慮。幸運的是,我們並未達到萬事如意的狀態。更幸運的是,絕大多數人也都不是焦慮症患者,我們的焦慮情緒是適應性的,它能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