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初唐四傑之楊炯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初唐四傑之楊炯

楊炯,華州華陰(今陝西華陰市)人,唐代詩人,“初唐四傑”之一。

楊炯從小聰明好學,博覽群書,尤其愛作詩。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只有十歲的他被推舉為神童,參加了朝廷的神童考試,考中後得以待制弘文館。也就是說,這個十歲的孩子已經具有了朝廷官員的身份。

上元三年(676年),楊炯再次參加科舉考試,應制舉及第,先後擔任校書郎、弘文館學士、太子詹事司直等官職。這時的他,可以說是少年得志,前途無量。

可是,武則天臨朝稱制後,徐敬業在揚州起兵,楊炯的堂弟楊神讓也在徐敬業的隊伍中,兵敗後被殺。楊炯因此受到牽連,被貶為梓州(今四川三臺縣)司法參軍。武則天也頗為讚賞楊炯的才華,所以五年後,楊炯重又回到洛陽,在司藝館任教。

楊炯生性耿直,說話尖刻,從不給人留情面,人們都覺得他持才傲物,不好相處。得到武則天的讚賞,他更加瞧不起那些裝腔作勢的無能官僚,就給他們起了個外號叫“麒麟楦”。“麒麟楦”,指戲臺上的麒麟,就是在驢子身上披上一層畫著麒麟表皮的獸皮。他諷刺那些官員,好比是驢子身上蓋了一張假麒麟皮,表面看來威風凜凜,要是取掉那張皮,不過還是驢子。

這可得罪了一大批達官顯貴,他們隨便找了一些罪名,把楊炯貶到了盈川(今 浙江省衢州市)去當縣令。

遭受了這次打擊,楊炯到了盈川任上後,變得非常嚴酷。屬下如果有了過失,他常常把人打得皮開肉綻,甚至把人打死。有人認為,他這樣作,可能是在發洩心中的不滿。但他在百姓中的聲望還是很高的,當地至今都流傳著一些他舍死救災的傳說,並把他奉為城隍。

楊炯擔任盈川令,一直到病逝,所以後世稱他為“楊盈川”。

楊炯和王勃、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並稱四傑。但他自己說“恥在王后,愧在盧前”。

初唐時期承襲了六朝的餘緒,詩文華麗浮豔,風格柔靡。而“初唐四傑”大膽改革詩風,在當時產生較為積極的影響。

楊炯的邊塞詩最為著名,風格豪放,氣勢軒昂,表現出為國立功的戰鬥精神。比如這首《從軍行》:

烽火照西京

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楊炯作為一個書生,他的這聲吶喊,喊出了積極入世的心態,喊出了為國立功的豪情壯志,喊出了時代的強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