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鑑白胎厚釉花口洗,閒說南宋龍泉瓷

龍泉窯燒製歷史悠久,從出土器物看,龍泉窯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出現,在宋元時期發展鼎盛,明清逐漸沒落,燒製歷史非常悠久。

品鑑白胎厚釉花口洗,閒說南宋龍泉瓷

兩宋龍泉瓷業鼎盛時期,龍泉窯系覆蓋面積主要是以龍泉為中心的浙南山區,沿甌江中上游的慶元,龍泉,雲和,麗水至下游的溫州地區,綿延五,六百里。現代考古在這些地方發現宋元時期古窯址達二百五十處以上,可見當時窯火的鼎盛。

品鑑白胎厚釉花口洗,閒說南宋龍泉瓷

宋元明時期龍泉窯以日用瓷,外銷瓷燒製為主,由於品質優秀,在南宋時期也為朝廷燒製部分的御供瓷,品質幾近南宋官窯瓷,自此龍泉窯吸收了南北名窯的優秀技藝,南宋中期以後,開始生產施粘稠的石灰鹼釉的瓷器,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梅子青和粉青釉青瓷。

品鑑白胎厚釉花口洗,閒說南宋龍泉瓷

粉青和梅子青釉所施的“石灰鹼釉”,在高溫中粘性較大,流動性較小,適宜掛厚釉。這種厚釉層中含有大量小氣泡和未完全熔化的石英顆粒,當光線射入釉層時,釉面會使光線發生強烈散射,形成失透感,呈現出一種柔和淡雅如冰似玉的美感。

品鑑白胎厚釉花口洗,閒說南宋龍泉瓷

龐大的龍泉窯系,青瓷產量巨大,但品質參差,其中以大窯,溪口所生產的龍泉青瓷最為精美。

品鑑白胎厚釉花口洗,閒說南宋龍泉瓷

南宋後期精美的白胎厚釉青瓷燒成,靚麗的釉色深得人們的喜愛,使龍泉青瓷的窯場進一步擴大,僅龍泉的著名產地大窯,就發現有50多處古窯址,有些窯址緊密相連,形成了大的瓷業區,到南宋晚期,龍泉窯址總數達300多處,元代以後,龍泉青瓷窯場進一步擴大,產品遠銷海內外,深受人們喜愛。

品鑑白胎厚釉花口洗,閒說南宋龍泉瓷

這件龍泉翠青釉花口洗,是南宋末期高品質龍泉青瓷的典範。白胎厚釉,淺淡的翠青釉色清新亮麗,而底足部厚厚堆積的翠青釉色清透濃郁,花口器形規整,釉面玉質感強。這種白胎厚釉龍泉青瓷,多見開片,開片細碎均勻,遍佈器身,形成非常漂亮的裝飾效果。

品鑑白胎厚釉花口洗,閒說南宋龍泉瓷

由於燒製時候氣氛把握的失誤,這件青瓷洗外部釉色產生明顯窯變色差,在原本粉青的釉色中局部出現了黃綠色調而顯得美中不足。南宋晚期採用墊餅墊燒,足端無釉,露胎處現硃砂底,由於年代久遠,釉面有白色粉狀質變,釉光更顯柔和溫潤。宋元龍泉青瓷釉面豐富的青綠色調,造型優美的實用器物品質精絕,使龍泉青瓷蜚聲海內外,成為宋元時期最重要的外銷瓷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