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亂”是怎麼回事?

侯崇飛

所謂“八王之亂”,本質上西晉晉惠帝時期發生的一場皇族內部暴亂。而這八王,他們分別是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


下面我們就來梳理一下他們是怎麼火拼亂成一團的。

八王火拼起因:公元290年,晉武帝司馬炎因荒淫過度病死,年僅五十五歲。接著,他的白痴兒子司馬衷登上帝位。一代英豪司馬炎明知司馬衷不知治理天下,所以給他留了一個叫楊駿的權臣幫他輔政。然而司馬炎沒想到的是,楊駿儘管活兒幹得不錯,卻惹到了馬司衷的老婆賈南風的惱怒。在中國歷史上,賈南風是個著名的悍婦,她覺得老公家的權力憑什麼叫一個姓楊的來打理呀,我也可以呀。於是,悍婦賈南風便聯合皇族司馬瑋發動政變,突襲楊駿相府,誅滅三族。不料,賈南風還不就此罷休,而是擴大打擊範圍,派司馬瑋誅殺汝南王司馬亮。然後,賈后又藉機將司馬瑋除掉,然後吃獨食,將大權集於一手。

火拼發展過程:賈南風集大權於自己手中的時候,其他皇族總算看清楚了,賈南風為了個人利益,故意挑事,將好好的司馬氏家族的水全攪渾了。既然這樣,她必須為此負出代價。接著,趙王司馬倫及齊王司馬冏準備跳出來清理門戶了。

當時,司馬衷儘管白痴,但他卻生了一個聰明絕頂的兒子叫司馬遹,但他不是賈南風生的,賈南風就將時為太子的司馬遹殺掉,而司馬倫及司馬冏便以此為藉口,合謀殺賈南風。

不料,司馬倫也是個心懷鬼胎的人,他和司馬冏除掉賈南風后,竟然廢掉白痴皇帝司馬衷,自立為皇帝。為了獨佔大權,他竟然又將跟他一同起事的司馬冏趕出洛陽城。這下子,被趕走的司馬冏當然不服了,而其它的諸侯王見司馬倫稱帝自然也不服,於是司馬冏首先發難,司馬穎及司馬顒也起兵響應。不久,司馬倫被殺,司馬冏復立司馬衷為皇帝,然後自己獨掌大權。

然而,司馬冏掌大權後,分贓不平的司馬顒又轉頭攻伐司馬冏,這時長沙王司馬乂也響應起來,於是雙方在京城展開大戰,連戰三月,最後的結果是齊王司馬冏被殺,然後又由司馬乂掌權。

事情還沒結束呢。太安二年,司馬顒又聯合司馬穎殺司馬乂,打敗司馬越接管大權。而後來司馬越又轉過來攻打司馬顒和司馬穎,好不容易將對方打敗,到此,八王死了七個,這場混戰才總算結束了。

八王火拼的影響:從以上可以看出,這八王火拼是多麼亂呀,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一打就是十六年。十六年打打殺殺,竟然將司馬炎打出來的“太康之治”給打沒了,從此之後,西晉的生產力被大力破壞,社會陷入了動盪不安的狀態,嚴重地動搖了司馬氏家族統治的根基,為西晉走向末落及滅亡做好了鋪墊。

總之一句話,不作死就不會死。如果沒有八王之亂,就不會有後來的五胡亂華,西晉也就不會滅亡。可是,這世界哪有後悔藥可吃呢?


月望看歷史


西晉末年,中國發生了·一次前後歷時16年之久的大動亂,之後,西晉帝國被摧毀,中國進入長達273年的大分裂時代,南方先後進入東晉、南朝,

北方先後進入五胡十六國、北朝,直到進入隋朝,大分裂時代才宣告結束。

這次歷時16年的大動亂,就是八王之亂。事實上,參與此次動亂的王多達十幾個,只是主要人物有八個,所以史稱八王之亂,這八個王分別為:司馬亮、司馬瑋、司馬倫、司馬冏、司馬乂、司馬穎、司馬顒、司馬越。一般認為,八王之亂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公元291年3月到6月,第二個階段是從公元299年到306年。一切皆因權利起,又因權利終!可謂利慾薰心,惶惶不可終日也...

公元 265年,司馬炎(即晉武帝)稱帝,隨後大封同姓子弟為王。他改變漢魏以來虛封王侯的辦法,給予諸王軍政實權。諸王不僅在封國之內權力很大,有的還兼理一方軍務,如汝南王司馬亮都督豫州諸軍事,楚王司馬瑋都督荊州諸軍事······這樣,諸王既有封土,又有軍隊,勢力逐步擴充,野心也自然隨之滋長。

公元290年,武帝死,惠帝繼位,由皇太后的父親楊駿輔政。惠帝是個白痴,當時天下荒亂,人民餓死的很多,而他卻問:"那些人為什麼不吃肉粥?"這個白痴做皇帝,大權旁落,野心勃勃的諸王於是就想趁機爭奪政權。

戰亂開始從官廷發動。惠帝的皇后賈南風與楊駿爭權,公元291年,她使楚王司馬瑋帶兵入朝,殺了楊駿,並請汝南王司馬亮輔政。不久她又指使司馬瑋殺死司馬亮,接著就用矯詔擅殺的罪名,殺死楚王瑋,奪得全部政權。公元300年,趙王倫起兵殺死賈后,第二年廢掉惠帝,自己稱帝。大亂從此由宮廷內亂髮展到諸王間的大混戰。

這時齊王冏鎮許昌,成都王穎鎮鄴,河間王顒(yong)鎮關中,這三鎮都是軍事要地,力量最強。這年三月(陰曆),齊王冏聯合成都王穎、河間王顒共同起兵反對趙王倫。經過六十多天的廝殺,戰死者近十萬人,最後趙王倫戰敗被殺,齊王冏入洛陽,惠帝復位,齊王冏專政。

公元 302年,河間王顒派兵二萬進攻洛陽,並約長沙王乂(yi))進攻齊王冏。長沙王乂和齊王冏在洛陽城內連戰三日,齊王冏戰敗,長沙王乂割下齊王冏的頭徇示(巡行示眾)三軍,朝政又落在長沙王乂手裡。

公元303年,成都王穎和河間王顒以長沙王乂"論功不平,專擅朝政"為口號,聯兵反對長沙王乂。司馬顒派部將張方率精兵七萬出關東趨洛陽,司馬穎派陸機等率二十萬軍隊從北向洛陽進攻,惠帝和長沙王乂退出洛陽。張方進入京城,縱兵大掠,殺人萬計。後張方退屯洛陽附近,惠帝還宮,但不能打退張方的包圍。京城男子十三歲以上的都被拉去當兵,一石米值萬錢,許多人因此餓死。東海王越在洛陽城中勾結部分禁軍,把長沙王乂擒住,交給張方,為張方燒死。成都王穎旋入洛陽,做了丞相,但不久仍回到他的老巢鄴城,張方則在洛陽掠奪了官私奴婢萬餘人西還長安,軍中沒有糧食,就殺人和在牛馬肉裡一起吃。真是一群吃人的野獸!

公元304年,東海王越帶領禁軍奉惠帝討伐成都王穎。在蕩陰(今河南湯陰縣西南)一役,被穎殺敗。惠帝身中三箭,被俘入鄴城,東海王越逃到自己封國(山東郯城縣)。河間王顒令張方率兵佔據洛陽。

幽州刺史王浚和成都王穎曾有仇隙,這時便聯合幷州都督司馬騰反對司馬穎,並勾結一部分鮮卑、烏桓人充當騎兵。司馬穎也求匈奴左賢王劉淵助戰,劉淵派騎兵五千助穎。司馬穎被王浚打敗,奉惠帝逃入洛陽,王浚軍隊進入鄴城,大肆搶掠殺人,鮮卑兵還掠走許多婦女。由是諸王間的混戰便擴展為各族統治者間的混戰。

佔據洛陽的張方看到洛陽已經劫掠一空,便強迫惠帝和成都王穎遷往長安。到長安後,成都王穎被廢,司馬顒獨掌朝政。

公元305年,東海王越又在山東起兵,並聯合王浚進攻關中,攻入長安,又大肆殺掠。司馬越先奉惠帝還洛陽,公元306年,他先後殺死司馬穎、司馬顒和惠帝,立晉懷帝,大權最後完全落在他手裡,戰亂才告結束。

從公元291年賈后殺楊駿,到公元306年司馬越立晉懷帝,戰亂達十六年之久,參加戰亂的除賈后外,共有八王,所以史稱"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是統治階級內部爭奪權力的鬥爭,是地方分權與中央集權的鬥爭,這是魏晉以來地方割據勢力發展強大的結果。"八王之亂"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數十萬人民被殘殺,洛陽、長安等名城遭到嚴重破壞,少數民族統治者乘虛而起,由此造成了中國北部的長期分裂和混戰。


王雲川

在回答這道題之先,請允許答主在這裡吐個槽,大一時候上中國古代通史課,期末考試,8個名詞解釋各5分,5簡單題選3各十分,3道大論述題選2各15分。其中一個名詞解釋就是“八王之亂”,我心說出這題的老師心真狠,綿延那麼長時間,牽涉主要歷史人物那麼多一個大事件,寫到手斷,才給5分,真對得起我們.....好了吐槽完畢,現在進入正題。

簡單來說,八王之亂就是發生於西晉末年元康元年(291年)至光熙元年(306年)間的政治動亂,是一場由西晉皇族為爭奪中央政權而引發的動亂,為中國歷史上一場極為嚴重的皇族內亂,共持續16年。西晉皇族中參與這場動亂的王不止八個,但八王為主要參與者,且《晉書》將八王匯為一列傳,故史稱“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的導火索是什麼?歸根結底禍根在於晉武帝司馬炎的身後繼承人安排問題(詳見本人在問題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451809117408329997/下對於此事的回答)

讓我們直接把時針撥到太康十年(公元289年),司馬炎已經久病於床,時日無多,不得不開始安排身後事,是外戚與宗室共同輔佐新君,互相制衡;外戚掌握著朝政,而宗室把握著兵權:“汝南王司馬亮為侍中、大司馬、大都督、假黃鉞,都督豫州諸軍事,治許昌;改封南陽王司馬柬為秦王,都督關中諸軍事;始平王司馬瑋為楚王,都督荊州諸軍事;濮陽王司馬允為淮南王,都督揚、江二州諸軍事;並假節之國。”各王手握重兵,環衛洛陽,一旦洛陽有變,則天下宗室可以齊齊舉兵擊之,這是司馬氏感覺要吸取前朝曹魏的教訓,避免再出現宗室勢力不振,權臣可以輕易篡位,改朝換代,想出來的“高招”,說白了就是預防別人效法自己再來一票,但卻為日後的血腥內亂種下了禍根。

在朝廷之中,司馬炎指定由太傅楊駿與汝南王共同輔政。司馬炎擔心楊氏的勢力太強,新君無法駕馭,於是又任命太原人王佑為北軍中候,率領洛陽禁軍。楊駿這個人,才能平庸,也是司馬衷的外公,自己的楊皇后的父親,還沒有兒子,一無野心二無後,簡直不可能具有外戚專政,禍亂朝綱的動機;司馬炎覺得自己的佈置很到位,令宗室與外戚、京師與外鎮、中央禁軍與各地駐軍之間互相制衡,然後再封白痴太子司馬衷的兒子,自己寵愛的皇太孫,據說聰明伶俐的司馬遹為廣陵王,食邑五萬戶,表示後者已經提前預定了司馬衷之後的皇帝寶座。

然而,正在司馬炎還沒嚥氣的時候,事情就出了差錯,楊駿完全不覺得自己的崇高地位是靠著裙帶關係得來的,他已經開始大肆排斥異己,任用親黨,當年四月初,司馬炎一看,身邊只有楊駿和他提拔上來的親信,原有的元老重臣一個也看不到了,很生氣,來了一句"“何得便爾!,姑且翻譯成“你丫亂彈琴!”司馬炎想急招汝南王司馬亮入朝商量對策,但此時內宮已經被楊駿和楊皇后把持,詔書都送不出去,於是到了第二年,太熙元年四月,司馬炎終於嚥了氣,死前糊里糊塗地認可了楊皇后代擬的遺詔,詔書中楊駿獲得了他所能得到的最高權力:太尉、太子太傅、假節、都督中外諸軍事,侍中、錄尚書、領前將軍如故。置參軍六人、步兵三千人、騎千人,移止前衛將軍珧故府。若止宿殿中宜有翼衛,其差左右衛三部司馬各二十人、殿中都尉司馬十人給駿,令得持兵仗出入

當然從另一重意義上說,楊駿是自掘墳墓,自己當上了唯一的顧命大臣,權傾朝野,自己又無德無才,從朝廷重臣到宗室,不約而同都把他看做眼中釘。從司馬炎一死,楊駿感覺到的不是權力的快感,而是恐懼,洛陽帝都已經有流言,汝南王司馬亮要勾結禁軍,殺自己,清君側。當然,汝南王司馬亮也是一個庸才,此刻也害怕楊駿暗算自己,居然從洛陽跑到了許昌,楊駿於是大喜,下令乘勝追擊。在楊濟的提醒下,他隨即解除王佑的北軍中侯職務,並將王佑趕出洛陽,貶到河東郡去擔任太守。楊駿任命外甥張劭為中護軍,控制洛陽禁軍。另外,楊駿藉口13歲的司馬遹已經被立為東宮太子,需要老臣,重臣開堂講課,一股腦兒把朝廷上自己看不過去的元老重臣,包括武帝時期的尚書何劭、吏部尚書王戎、右軍將軍裴楷、中書令張華、中書令和嶠,統統趕到了東宮,陪太子讀書。

更糟糕的是,楊駿小人得志,連自己的弟兄都不肯容,二弟楊珧,三弟楊濟,也都被貶,二弟回家當老百姓,三弟被趕到東宮,此時已經有很多人預料到楊駿的結局不會太妙,因此大家都刻意與這傢伙保持著距離,洛陽街頭的兒童,已經在唱一首隱含殺機的童謠《折楊柳》。

此時,皇后賈南風已經不滿楊駿獨攬大權,準備來一場內廷政變,幹掉這個礙眼的老頭子,而且賈皇后膝下無子,又對太子,廣陵王司馬遹的生母謝氏非常差,於是太子就成了賈皇后心裡一顆定時炸彈,也多一個討厭楊駿的理由:誰讓你當時附議晉武帝,讓這孩子當什麼皇太孫?

搞政變要有兵,禁軍距離宮廷最近,是必須要爭取的,但是高級軍官和指揮都是楊駿的人,賈南風只能拉攏低級軍官,還真弄來了兩個:殿中中郎孟觀、李肇。另外,打倒楊駿,還得從京城外請外援,於是賈皇后密詔楚王司馬瑋和淮南王司馬允進京。年僅21歲的司馬瑋勇猛果敢,是西晉宗室新一代中的翹楚人物。

永平元年(公元291年)三月辛卯,政變發動,賈南風讓惠帝下詔,任命下邳王司馬晃接替張劭領中護軍,奪取禁軍兵權,如果是政壇老手,張氏必定會嗅出背後的殺機,甚至先發制人,但是張氏似乎既沒有經驗,也缺乏政治智慧,居然乖乖交權,

接下來,賈南風又自己草擬聖旨,任命楚王司馬瑋為衛將軍、北軍中候;任命東安公司馬繇為右衛將軍;任命高密王世子司馬越為左衛將軍;任命長沙王司馬乂為步兵校尉。

這一系列任命頒佈完畢,已是深夜。賈皇后派出殿中中郎孟觀、李肇向惠帝告發太傅楊駿圖謀造反。白痴惠帝當然在擺佈下“龍顏大怒”,詔令宮城內外戒嚴,命令劉頌為三公尚書、屯兵殿內;北軍中候楚王司馬瑋屯兵宮城大司馬門下;左衛將軍司馬越護衛東宮;右衛將軍東安公司馬繇率領殿中虎賁四百人屯駐雲龍門。

同時惠帝下詔廢黜楊駿一切官職,以臨晉侯身份就第,若楊駿抗詔不從,則責令東安公率兵討伐。

此時,楊駿慌了,束手無策,太傅主薄朱振獻計說,如今只有以惡制惡,發動外營和東宮的兵力,來個反政變,燒燬雲龍門立威,並堵塞禁軍前往自己府邸的最捷徑,擁立太子登基,廢掉賈南風和惠帝,這個計劃對於楊駿來說太大膽,太刺激了,糊塗之下,他只說了一句胡話,翻譯成白話文就是:雲龍門是魏明帝修的,花了不少錢呢,燒了太可惜.....屬下一聽這話就知道大勢已去,紛紛四散,楊駿被殺入府邸的禁軍亂刃捅死在馬廄裡.....東安公將楊珧、太子太保楊濟、中護軍張劭、河南尹李斌、散騎常侍段廣、楊邈、左軍將軍劉豫等楊駿親信闔家數千人,盡躺在血泊之中,楊太后被廢為庶人,十一個月後餓死在金墉城。朝廷下旨,改年號永平為元康,新的政壇格局為“以大司馬、汝南王亮為太宰,與太保衛瓘輔政。以秦王柬為大將軍,東平王楙為撫軍大將軍,鎮南將軍、楚王瑋為衛將軍,領北軍中候,下邳王晃為尚書令,東安公繇為尚書左僕射。”

寫著寫著覺得太囉嗦了,下面的進程就寫的簡約點,除掉了楊駿,想大權獨攬的賈南風渾然不覺潘多拉之盒已經打開,她決定繼續操作惠帝司馬衷這個傀儡,繼續不斷剷除異己,首先是假託有密詔,讓楚王司馬瑋幹掉了汝南王司馬亮父子和太保衛瓘一家,然後把臉一抹,說司馬瑋矯詔,幹掉了司馬瑋。

元康九年(公元299年)年底太子司馬遹被賈南風廢為庶人,永康元年三月,司馬遹被賈南風指使黃門孫慮殺害。殺害廢太子,是壓垮賈南風這頭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對賈南風家族獨攬大權恨之入骨的其他宗室,終於有了起兵叛亂的理由,永康元年四月癸巳丙夜一籌,即四月四日凌晨,趙王司馬倫發動政變,賈南風被廢,禁閉在金墉城,不就就被賜了金屑酒毒死,賈家也被押解市曹,滿門抄斬。

趙王倫獨攬大權還不到一年,就遭遇了橫禍,這次發難的是淮南王(司馬)允、齊王(司馬)冏,新掌朝綱,淮南王倉促造反,被平,從而導致永康二年(公元301年)正月乙丑,趙王倫居然在親信孫秀的攛掇下準備篡位,改元為“建始”。

和以往一樣,覬覦最高權力的人很快就被其他宗室列為首要打擊對象,齊王司馬冏率先起兵,鄴城的成都王司馬穎與常山的常山王司馬乂也遙相呼應,最後趙王的心腹,左衛將軍王輿見勢不妙,倒戈反水,孫秀被殺,趙王倫也進了金墉城,不幾天也得了一杯金屑酒,糊塗皇帝司馬衷又莫名其妙地重登大寶,改元永寧。另一個對於西晉王朝的打擊是,雙方折損兵將十萬之多,精銳的洛陽禁軍元氣大傷。

共同的敵人趙王既然已經完蛋,反趙王聯盟的成員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齊王司馬囧,也不可避免地中了權力的毒咒,開始翻臉,永寧二年十二月丁卯,河間王向齊王發難,從常山王恢復到長沙王頭銜的司馬乂首先起兵作為內應,攻佔宮城,挾持惠帝,有了皇帝這張王牌,齊王軍的士氣越來越低,齊王長史趙淵臨陣倒戈,他斬殺了中領軍何勖,生擒齊王,旋即齊王被斬首於閶闔門外,所有黨羽夷三族。當天,惠帝下詔大赦天下,改永寧二年為太安元年

長沙王不知道,“八王之亂”到了這個階段,洛陽和最高權力已經成為了詛咒,誰染指,誰就死於非命,繼續迎來下一個犧牲者,天下所有的司馬家宗室已經完全拋棄了血緣親情,成都王與河間王於是同時起兵圍攻洛陽,太安三年正月二十五日(癸亥日),殿中禁軍劫持長沙王,軟禁在宮中,一躍上位的東海王司馬越隨即逼迫惠帝下詔免除長沙王的一切職務,囚禁於金墉城,後來司馬越來了個借刀殺人,將長沙王送到圍城的河間王顒手下大將張方軍中,殘忍的張方將長沙王綁在火刑架上活活烤死。

太安三年(公元304年)正月,成都王的大軍開入了殘破的洛陽,太安三年正月,惠帝下詔改元為永安元年,成都王也當上了皇太弟,距離皇位只有一步之遙。然而他又犯了一個大錯誤,返回到自己的駐地鄴城去了,於是右衛將軍陳眕、殿中中郎將逯苞、成輔等殘餘禁軍將領再次作亂,第二次勾搭東海王司馬越挾持白痴皇帝司馬衷,於7月初1宣佈,東海王為大都督,隨駕親征討伐成都王,結果蕩陰之役,司馬越的討伐大軍如鳥獸散,白痴皇帝司馬衷落入成都王之手。

這次討伐之戰的另一個破壞性後果,是將周邊少數民族也牽涉了進來,東海王一派與成都王一派為了擴充軍力,各自向胡人借兵,引狼入室。一方為成都王司馬穎、匈奴劉淵、羯人石勒等等,另一方為東海王司馬越、鮮卑拓跋部、鮮卑段部和‘乞活’等等。敵對勢力陣線分明,冤冤相報,屠殺無已時,動亂愈演愈烈,仇恨愈結愈深,直接埋下了日後“五胡亂華”的種子。

成都王把皇帝迎接進鄴城沒幾天,幽州都督王浚就帶著烏桓騎兵殺過來了。這個仇結的很離奇,本來王浚和成都王非友也非敵,但是不知道聽到什麼風聲,成都王覺得王浚在立場上傾向長沙王,就派了個刺客和演去行刺,行刺不成,雙方就徹底撕破了臉,蕩陰之戰前夕,東海王司馬越發布的討伐詔書終於到了幽州,王浚正中下懷,立刻發兵南下。烏桓騎兵的彪悍天下無雙,嚇得成都王的兵將一鬨而散,成都王只好帶著皇帝司馬衷和少數隨從,狼狽逃回洛陽,呆了沒幾天,公元304年,永興元年,河間王部將張方自作主張,再次挾持皇帝司馬衷與百官,宣佈遷都長安,臨走前縱兵大肆搶奪洛陽宮室。

彷彿還嫌西晉的國祚太長,永興二年剛太平了幾個月,能力和野心不相稱的東海王傳檄司、豫、徐、揚、荊、青、兗、並、冀、幽諸州,要討伐叛賊河間王,迎接惠帝還都洛陽。

光熙元年(306年)十一月,白痴皇帝司馬衷暴斃於洛陽宮城顯陽殿,享年48歲,有人傳說是東海王司馬越所為,但不足信,因為這樣一個十足的好傀儡,除掉他,有百害無一利。司馬衷一死,繼位的是二十三歲的皇太弟司馬熾,新皇帝據說言行得體,聰明寬厚,有武帝之風,然而西晉王朝的國本已經被毀傷過重,司馬熾也無力迴天,河間王被新帝下詔任命為司徒,他半信半疑地前往洛陽上任,被東海王的弟弟,南陽王司馬模的手下樑臣捉住,扼死在馬車上。

河間王的死,標誌著八王之亂的結束,然而最後的東海王司馬越,也只有五年的勝利可享,5年後,永嘉之亂即將來臨,天下將迎來更恐怖的腥風血雨。


晴天有時下豬

所謂的八王之亂,一句話概括是指晉朝的時候八個王爺一起造反,搞的天下大亂的事情。

根源還要從司馬懿說起。司馬懿大家都知道了,是原本屬於三國時期魏國的名將。一生經歷了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代君主,在這個過程中權勢不斷的增大,最終達到了權傾天下,架空皇帝的地步。

司馬懿死後魏國的朝政由他的兒子司馬師繼承。司馬懿最厲害不光是他的手段,他生兒子的能力也是其中之一,他不光兒子多,這些兒子的能力也一個比一個厲害。他的大兒子司馬師在他之後繼續把持魏國的朝政。

司馬師死後由於沒兒子,權柄交到了他的弟弟司馬昭手裡,司馬昭也就是司馬懿的二兒子。相信大家都聽過“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個成語,說的就是司馬昭意欲奪取皇位的野心。

在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三人的經營下,敢於反對司馬家的人都被掃清,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最終取代了曹家,奪取了皇位,建立了晉朝。

司馬炎當了皇帝后,總結了一下他們司馬家奪取曹家江山的經驗。認為司馬家之所以能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了世家大族的幫助。司馬家本來就是一個士族家族,這些士族的權利都非常大。而同時曹家宗室藩王們的權利都比較的弱,難以抵抗士族。

司馬炎認為這兩點不利於了皇權的長久,所以就決定反過來。削弱士族的權利,同時加強宗親們的權利。所以就對司馬家的後來大肆的封王放權,司馬懿的其他兒子還在世的都被封了王,其他的司馬家子弟也都大部分被封王。當時一共封了27個王,這在其他朝代是很少見的。

這些藩王們對自己封國擁有特別大權利。可以自己任用官員,可以自己收稅,可以自己管理軍隊。司馬炎認為這些人都是司馬家的子弟,大家都是自己人,肯定都會維持好天下的安定的,可以幫他制衡大士族世家。

可是他想錯了,最先亂的就是這些藩王。司馬炎死後,他指定的繼承人是個弱智,這引起了一些大臣了其他藩王的不滿。藩王們為了 爭權先後叛亂,參與的藩王遠不止八個,不過以其中八個為主,所以被稱為八王之亂。電視劇《大軍師司馬懿》中司馬懿的小兒子司馬倫就是這八王其中的一個。

在這場長達十六年的內亂下,朝廷徹底喪失了對全國的掌控。藩王們忙著相互開戰,也無暇顧及其他。北方的遊牧民族看到了機會,趁機南下。這些遊牧民族本來是想著搶點便宜就跑的,可是沒想到中原竟然亂成了這樣,竟然沒有軍隊來攔截他們。

於是他們的野心也越來越大,先後建立了十幾個小型政權,到後來對中原的漢人進行了大肆的屠殺。這就是黑暗的五胡十六國時期。

直到後來隋朝再次統一全國,才結束了這段黑暗混亂的時期。



漂浮菌

我是“紅雨說歷史”,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浩瀚的中華古代史中,治世很多,亂世也不少,八王之亂就是亂世的代表。西晉成立晉武帝分封了很多同姓諸侯王。

西晉第一人皇帝晉武帝司馬炎去世以後,他的傻兒子司馬衷繼位,就是晉惠帝。晉惠帝有多傻我們來說兩個例子。他在花園裡聽到青蛙叫,還要問,叫聲是官家還是私人的。還有發生了災荒,百姓很多死於飢餓。晉惠帝知道了,居然說“何不食肉糜”。餓了沒糧食咋不吃肉粥啊。這樣的傻皇帝,大權自然旁落了。



八王之亂可以說禍起蕭牆,從宮裡開始,晉惠帝大權一開始在外戚楊駿和楊太后手中。後來,歷史上著名悍婦之一晉惠帝皇后賈南風聯合楚王司馬瑋和汝南我那王司馬亮殺死了楊駿黨羽掌握了政權。後來很多人反對,賈南風居然殺死了自己的合夥人司馬瑋和司馬亮。
這一下就如導火索一般,先是趙王司馬倫起兵,殺死了賈南風,廢了晉惠帝,自己當了皇帝。這就引起了更多諸侯王的不滿,齊王司馬囧,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聯合鎮壓司馬倫,擁護晉惠帝復位。然後混戰開始了,諸侯王為了手握大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相互征伐,司馬囧,司馬顒 司馬穎還有後來加入的長沙王司馬乂相繼被殺。一直到公元306年,東海王司馬越入朝專政,毒死了晉惠帝司馬衷,擁裡晉懷帝繼位,八王之亂終於結束。


八王之亂使得百姓流離失所,各地起義不斷,更是給了北方少數民族起兵機會,這樣但是中國局勢愈發混亂起來。

文/紅雨說歷史


紅雨說歷史

大家好,我是歷史搬運工——瑞說文史,今天有我帶領大家推開歷史沉重的大門,找到那段影響這西晉王朝以及整個漢族士大夫的歷史——“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是發生於中國西晉時期的一場皇族為爭奪中央政權而引發的動亂,為中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皇族內亂之一,從元康元年(291年)起至光熙元年(306年),共持續16年。

那麼由我向大家簡單分析下“八王之亂”的根源過程結果以及對後世的影響。

我們先來簡單介紹下西晉王朝的幾位奠基人。司馬懿,輔佐曹魏四代君主,曹操,曹丕,曹叡,曹芳都在其輔佐下。在曹芳時代,大權一直由皇族曹爽把持,但是在後來的高平陵之變中,司馬懿一舉奪得大權,誅殺曹魏皇族。正式成為曹魏的實際掌權人,司馬懿畢竟是忠於曹魏的,到死都沒有正式奪取曹魏江山,其死後,長子司馬師繼承大權,進一步鞏固司馬家在曹魏的勢力,由於司馬師沒有兒子,其死後有司馬懿另一個兒子司馬昭繼承大權。這時候司馬家的勢力已經完全統治了整個魏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這裡的由來。公元265年司馬昭之子司馬炎逼迫廢魏元帝自立,建立晉朝。史稱“西晉”。晉朝於280年滅亡東吳,正式統一全國,同時也標誌著三國時代的結束。中國歷史從此進入下一個動亂紛爭的時代--“兩晉南北朝”。

根源

由以上,我們可知西晉司馬的江山是從曹魏手裡奪過來的。歷史告訴我們,一個新王朝的建立總喜歡從上個王朝的滅亡總結經驗,避免自己走上老路、秦朝借鑑周朝的分封而導致天下大亂,從而建立郡縣制。西漢借鑑秦朝滅亡由於沒有皇族協助中央而導致滅亡,而實行郡縣制與分封制並存的政治制度。而西晉覺得曹魏失敗的原因是因為曹魏對親王的權利太小,導致在高平陵之變時,沒有皇族抗衡司馬氏,於是司馬氏決定分封各個親王,來鞏固司馬氏的統治。

於是司馬炎在剛剛稱帝,就封了27位皇族位國王,同時讓他們兼領地方行政長官。擁有自主的政治,軍事,財政大權,可以擁有自己的私軍 。本來親王擁有軍事經濟大權的已經不錯了,還讓他們有著自己的政治系統,這是要讓他們打造自己的小王朝啊。可是司馬炎覺得皇族有武裝還不夠,在西晉滅吳後,對外基本上沒有什麼戰事了,於是司馬炎下令解散除了京城禁衛軍之外的全部武裝。在地方只留有一些簡單維護治安“警察部隊”。這樣西晉的皇族就不是親王了,簡直就是個小皇帝。這樣的分封給後來的“八王之亂”埋下了禍根

過程

在晉武帝司馬炎去世後,繼位的晉惠帝司馬衷是個二傻子,生活不能自理,更別說治理天下了,。於是皇太后的外戚楊氏和皇后外戚賈氏展開了與皇權的爭奪。剛開始賈氏處於弱勢,於是他們求救於分封在外的各位親王。當賈氏的幫手晉惠帝的弟弟楚王司馬瑋帶親兵於洛陽時,這場直接摧毀了西晉王朝的統治並使中國北方在後世的幾百年裡都處於戰亂的“八王之亂”正式拉開了帷幕。

西晉一亂

首先賈氏假傳聖旨,讓楚王司馬瑋帶親兵直接滅了楊氏三族,這場外戚政權站賈氏獲得了暫時的勝利。為了穩定局勢,賈氏又讓汝南王司馬亮進京執政,於是大權落到司馬亮手裡。這時候楚王司馬瑋不開心了,老子辛苦帶兵過來毛都沒要到,你憑啥執掌大權。於是楚王司馬瑋有聯合賈氏殺了汝南王司馬亮,但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賈氏又以假傳聖旨,亂殺大臣的名義,殺了楚王司馬瑋。權利又落到賈氏手中,這時候距離晉武帝駕崩還不到一年。

西晉二亂

賈氏的執政引起朝臣的不滿,於是一些反對賈氏的大臣又聯合輩分最高的親王司馬懿的小兒子趙王司馬倫進京誅殺賈氏一族,直接掌握了西晉的大權。趙王的成功讓各個親王意識到了只要姓司馬,只要自己手裡有兵,就能掌握大權。於是淮南王司馬允又起兵討伐趙王,雖然殺退了趙王的軍隊,可是卻被趙王派去的假使者亂刀砍死,趙王僥倖得勝,誅殺淮南王家族數千人。

西晉三亂

趙王在平定淮南王之後,大肆擴軍,同時自稱太上皇,可是其它親王不買賬,於是齊王司馬冏,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又合兵討伐趙王司馬倫。其它親王也以勤王名義討伐趙王。西晉王朝第三輪皇族內亂演變成全面的內戰。這場戰爭打了一個多月,以趙王失敗告終。趙王失敗後齊王司馬冏正式掌握大權。

西晉四亂

齊王掌握大權後,也是排除異己,大肆分封自己親信。於是河間王和成都王又起兵討伐齊王,就在齊王用兵與二王交戰時,洛陽城內的

長沙王司馬冏起兵響應二王,直接攻打皇宮,齊王失敗後,齊王一族及其親信都被夷滅三族。

西晉五亂

此後長沙王司馬冏以首功執掌大權,隨著權利的進一步控制,覺得惠帝司馬衷在自己手裡,也是大肆分封,又引發了與成都王,河間王的矛盾。於是成都王聯合河間王又討伐長沙王。這時候東海王司馬越趁著趁著長沙王與二王交戰,從內部控制了長沙王並殺了長沙王全家。於是成都王司馬穎又掌握大權。

西晉六亂

成都王掌握大權後,又想對東海王司馬越採取措施,不料司馬越首先下手,挾持晉惠帝討伐成都王,並號召天下“勤王”。這時候西晉又陷入到第六輪皇族內戰。

西晉七亂

在東海王與成都王僵持階段,一些少數民族乘機南下,一些地方豪強也趁機擁兵自重,西晉的第七輪大亂最終導致西晉陷入了全國的大混戰。

八王之亂結果

最終由東海王打敗成都王,與其三個兄弟共同坐擁西晉,來了個“四兄分晉”,並與其他割據政權混戰不止。

最終這幾兄弟也被人殺死,長安的晉臣擁立親王司馬業為帝,史稱晉愍帝,後來被匈奴建立的漢國所滅。也宣告著西進正式滅亡。

影響

這場由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和西晉無數皇親國戚作亂的大內亂不僅使得西晉國力衰退,最終被少數民族建立的漢國所滅。更使得北方大批人口南遷,史稱“永嘉南渡”。同時也使得中國北方陷入了“五胡亂華”的悲慘情況。一直到200年後的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中國北方才正式屬於漢族的統治。

我是瑞說文史,我不創造歷史,我只是歷史的搬運工。喜歡歷史的關注我哦

`


瑞瑞說歷史

八王為:成都王、楚王、長沙王、汝南王、東海王、齊王、趙王以及河間王!


晉武帝認為自己能輕鬆奪得魏國的天下,是因為魏國對親族諸侯控制很嚴,導致中央孤立,朝中出了什麼事,諸侯也沒有實力能挽回局面。所以他登基後,把自己家的親戚都封為諸侯王,給了他們極大的權力。這些王爺大多野心勃勃,加上後來即位的晉惠帝又是一個白痴,所以諸侯人們們個個蠢蠢欲動。

賈南風看到汝南王司馬亮是一個潛在的對手,勾結

楚王司馬瑋發動政變將其殺害。而賈南風見司馬瑋已經失去利用價值,把他也給除掉了。賈南風獨掌大權,他得意忘形,很快就把她的眼中釘太子廢掉了。這個時候趙王司馬倫乘機發動了政變,起兵殺掉了賈南風,控制了朝政。

司馬倫一心想當皇帝,他先把反時對他的人全部殺掉,然後指使親信說看到同馬懿的神靈要他繼承皇位,強迫晉惠帝禪讓,把晉惠帝尊為太上皇,派人嚴密看守。

司馬倫篡奪了皇位,激怒了遠在外的幾個諸侯王,首先起兵發難的就是齊王司馬囧,不久長沙王司馬義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顆也起兵響應。諸侯王兵力強大,而且名正後順,所以得到各地支持。很快,京城裡的大臣鼓動士兵孫秀,逼迫司馬倫退位,把晉惠帝接來。論功行賞的時候,齊王功勞最大,所以待遇也最好,。他見晉惠帝沒有繼承人,而最有希望繼承皇位的成都王司馬穎和自己關係不好,所以就立了一個小孩子為太子,便於自己控制。齊王想剪除諸候們的勢力,河間王司馬顆聯合成都王司馬穎和長沙王司馬又義再次舉兵,討伐司馬囧,聯軍很快就打到了洛陽。長沙王司馬義深知挾持晉惠帝的重要性,他率先找到晉惠帝,然後和司馬同囧在洛陽城內展開大戰,激戰了數日,司馬冏大敗被斬,司馬義掌握了朝政大權。



成都王司馬穎和河間王司馬顆對司馬義的專權不滿,他們又聯合起來對付司又義。司馬義始終緊緊控制晉惠帝,邊打退。大將張方攻進洛陽城,大肆搶掠,者成千上萬。司馬義見張方的殘暴引起人們的不滿,就殺了個回馬槍。張方的部下見皇帝的車駕來了,紛紛逃散,司馬義勝利返回洛陽,趕走了張方。司馬義一直挾持著皇帝,而且對皇帝畢恭畢敬,所以他很得民心,但是和司馬義共事的東海王司馬越害怕張方,於是暗中發動政變將司權馬乂抓了起來,並送到張方那裡,司馬義死了。最後被張方用火活活烤死。

司馬顒和司馬穎請求廢除司馬倫立的太子,司馬顆因為自己是長輩,沒有繼位的希望,乾脆做個順水人情,上表請求把司馬穎立為皇太弟。司馬穎當上皇太弟後,專橫跋扈,而且信任佞臣,很快就喪失了民心。一直隱藏實力的東海王司馬越趁機起兵聲討,把晉惠帝搶候到手中,然後挾持他前往司馬穎的根據地色的鄴城。

司馬穎聽說皇帝在敵人軍中,於是下令“除了皇帝之外,別的人見一個殺一個!”部下們一直殺到晉惠帝跟前,一陣亂箭射去,晉惠帝身邊的人紛倒地,連晉惠帝臉上也中了三箭。當時嵇康的兒子嵇紹擔任侍中,一直跟隨惠帝左右,他死死守在惠帝身邊,用身體給惠帝擋箭,最後被亂箭射死,血濺了晉惠帝一身。

司馬穎的部將石超將晉惠帝俘虜,帶到自己營中。後來別人見他身上全是血,想給他洗掉,晉惠帝阻止道:“這是嵇侍為中的碧血,不要洗掉!”可見白痴也清楚的誰是忠臣誰是奸臣。晉惠帝被司馬穎挾持逃到洛陽,當時在洛陽的是張方,張方打算把都城遷到長安去,怕晉惠帝不肯去,乾脆帶人去搶,把皇帝帶走後,順便把洛陽皇宮裡的金銀珠寶也搜了個精光。

遷都長安後,司馬顒廢掉了司馬穎,另立豫章王司馬熾為皇太弟,他自己完全控制了大權。結果又引起別人不滿,王浚之等人公推司馬越為盟主,討伐司馬顒緎,經過一年的戰爭,終於攻下了長安,將晉惠帝迎回了洛陽。就這樣,可憐的晉惠帝被這些野心勃勃的親王們搶來搶去,受盡了驚嚇,吃夠了苦頭。司馬越掌握了大權,沒過多久,他就把掛名的晉惠帝給毒死了。司馬越雖然最終獲得了勝利,但西晉王朝在這次動亂中完全衰落下來,很快滅亡啦!

八王之亂是歷史有名的典故。


麻將換三張

什麼是八王之亂?可以說,八王之亂是中國古代版的《權力的遊戲》,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主角如走馬觀花般的變換,卻沒有一個最終的勝利者。

顧名思義,八王之亂就是西晉王朝皇族宗室的八個藩王為了爭奪皇權相互廝殺的一場大動亂。那麼,我們首先得知道是哪八個王對吧?他們分別是: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jiong)、長沙王司馬乂(yi)、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yu)以及東海王司馬越。當然,這場觸目驚心的大動亂牽扯的人數眾多,不單單是這八個藩王,但是這八個人是這場動亂的核心人物,所以史稱“八王之亂”。



如上圖所示,這八個人的關係錯綜複雜,梳理起來特別費腦子,繞來繞去,估計我首先糊塗了。總之你就記住一句話,他們都是司馬家族的後代就OK了。下面,我就通過起因、經過、結果以及影響四個環節簡單說一下八王之亂。

起因

西晉第一任皇帝司馬炎權衡再三,還是選了長子司馬衷作為皇位繼承人。司馬衷是個能跟癩蛤蟆對話卻不能跟人類好好交流的天縱奇才人間白痴,傻到連自己的親生兒子都不認識。這樣的人當皇帝,不是坐等天下大亂嗎?司馬炎也是老糊塗了,那麼多正常的兒子不選,偏偏選個腦殘,立長不立賢的古訓害死人啊。



其實,司馬炎立司馬衷為太子,已經為後來的八王之亂埋下禍根。不過司馬炎生前還是做了點準備,安排汝南王司馬亮和大臣楊駿輔政。有這兩個老實人做白痴兒子司馬衷的左右手,司馬炎安心的死了。他在陰間盼著聰明的孫子司馬遹(yu)快快長大,等著白痴的兒子司馬衷在地府跟他團圓。這樣,國家就可以步入正軌了。

可惜啊,司馬炎的如意算盤落空了。他的兒媳婦,司馬衷的老婆賈南風是個野心勃勃的女人。老公傻成這樣,她還不興風作浪等什麼?這個對權力永遠慾求不滿的女人正式登上歷史舞臺,酣暢淋漓的過了一把戲癮。

經過

司馬炎死後,司馬亮第一個跳了出來,他和楊駿尿不到一個壺裡,這兩老尿貨先鬥了起來。結果司馬亮還沒出手,就灰頭土臉的被楊駿逐出了洛陽。至此,楊駿獨攬大權,把傻子皇帝司馬衷玩弄於鼓掌之間。

賈南風又氣又恨,倒不是因為楊駿不把老公放在眼裡,而是嫉妒他大權獨攬。於是,她勾結年輕的二愣子司馬瑋,不僅剁了楊駿一黨,還殺了打醬油的司馬亮。剷除了這兩個實權人物之後,此時司馬瑋已經失去了利用價值。賈南風又把擅殺重臣的屎盆子扣在這個二愣子青年的頭上,搞死了司馬瑋,這個女人把一石二鳥之計運用的爐火純青啊!

至此,八王之亂第一階段告一段落。其實,這一階段並沒有給國家造成多大損失,只不過死了兩個老尿貨和一個二愣子,禍害了一次洛陽的百姓而已。這一階段的勝利者無疑是皇后賈南風,她成為西晉的實際統治者。


好戲在第二階段,真正的暴風雨就要來了!經過第一輪的胡來之後,那些皇族的野心家們都有點蠢蠢欲動,坐不住了。

第一個出來蹦躂的是趙王司馬倫,這貨是司馬懿的兒子,晉惠帝司馬衷爺爺輩的人。這個老不死的東西,也不看看自己的歲數,黃土埋半截的人了,還做著當皇帝的美夢。

賈南風陰謀害死了太子司馬遹,司馬倫貓哭耗子,假惺惺的打著為太子報仇的旗號端了皇后一窩,一杯毒酒把賈南風送上了西天。然後,逼著晉惠帝司馬衷讓位於他,飄飄然的做了皇帝。

司馬倫你個臭不要臉的老東西,你這是篡位,這是反叛!各地藩王紛紛起兵討伐,藉口都是進京勤王,實則個個都想趁機大撈一把。這些個人,都是既想當婊子又想立個貞潔牌坊的一路貨色。其中,齊王司馬冏和河間王司馬顒響應最積極。不久,司馬倫兵敗自殺,晉惠帝復位,司馬冏進京當了大司馬,朝中大權又握在了他的手中。



這司馬冏也不是什麼好鳥,整個一土包子,彷彿這輩子沒見過女人一樣,搞得朝廷烏煙瘴氣,不像個樣子。河間王司馬顒看不下去了,他又舉兵討伐司馬冏。同時,窩在京城裡的司馬乂也心癢癢了,屌絲逆襲殺了司馬冏。

這下應該結束了吧?遠遠沒有。司馬顒繼續往死裡幹,越亂越好。司馬穎也坐不住了,手上有這麼多兵力,不乘機撈點油水豈不是傻逼麼?二話不說,進軍!攪屎棍司馬越也閃亮登場了,媽的,越亂越好!在他的策劃下,司馬穎幹掉了司馬乂。

後來,攪屎棍司馬越又陸續幹掉了司馬穎和司馬顒,獨攬朝中大權,取得了八王PK的最終勝利。八王之亂死了七個王,老百姓的死傷那就不計其數了。

結果

很多人都說,八王之亂以東海王司馬越的勝利而告終,可他真的勝利了嗎?

影響

八王之亂一次觸目驚心的王室內部大屠殺,他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西晉亡國和五胡亂華。西晉亡國瞎子用屁眼都能看得到的結果,他們這麼鬧騰,國家不亡才怪!



北方少數民族乘著八王之亂的機會,紛紛起兵鬧事,爭奪地盤。西晉內部司馬家族的子孫忙著爭奪家產,哪管家裡來了小偷強盜?所以,匈奴、羯、鮮卑、氐、羌這五個少數民族相繼在北方建立了16個國家,史稱五胡十六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五胡亂華。八王之亂過後,中原環境經濟遭受嚴重破壞,生靈塗炭,人民流離失所,屍橫遍野,那段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

就是這些個傻貨,為了爭奪皇權關起門來窩裡鬥,為五胡侵入中原提供了最便利的溫床。

心若頑石,帶刀修行;無材補天,落魄江湖。我是西嶽頑石,請關注我。


西嶽頑石

司馬炎死後皇宮裡已經是“風生水起”,賈南風的宮廷內鬥應該是八王之亂的導火索,八王之亂是宮廷內鬥的延續。當時賈南風為了掌握權力,召喚司馬炎第五子司馬瑋殺了外戚楊駿並廢了楊太后,八王之亂因此開始,之後司馬瑋又殺死汝南王司馬亮,再之後賈南風以矯召的罪名除掉司馬瑋。大權掌握在了賈南風的手中。



事實上賈南風享受了幾年大權在握的時光,但她依然受不了權利的誘惑,廢了太子司馬遹。這就給了司馬倫起兵的理由,司馬倫最錯的就是廢了晉惠帝,讓八王之亂達到了高潮。

司馬倫的行為無疑讓其他諸侯王眼紅。同姓王紛紛起兵,西晉打成了一鍋粥,胡族趁虛而入,促成了“五胡亂華”。

“亂”一般都是來自於“權”,我們知道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正是因為宮廷之鬥才有了八王之亂,西晉極盡奢靡,開國皇帝司馬炎就是個領頭羊,大封邊王埋下混亂之種,賈南風奪楊氏外戚的權則是導火索,司馬倫的入場則把混亂推向了高潮。

“八王之亂”之後,中央逐漸失去了對地方的控制,農民起義隨處可見,一直到東晉還經常發生起義。“五胡亂華”也是在“八王之亂”後出現,先是匈奴人劉淵建立漢國後來改國號為趙,西晉正式滅亡於匈奴劉氏。在之後羯族、鮮卑族、羌族、氐族紛紛登場,北方一片混亂,是為“五胡十六國”時期。期間有兩個較短暫的王朝一是趙二是前秦,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人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西晉滅亡後司馬睿南下被擁立為帝,但是大權也把持在世家大族手裡。最後北方統一於鮮卑族拓拔氏的北魏,南方不久後東晉司馬氏被劉裕代替,建立劉宋。“五胡亂華”結束,南北朝開始。


這一期間,是民族融合的時期,但是百姓卻民不聊生。南方腐朽的士族階級也走向了盡頭,取而代之的是劉裕這樣的寒族掌權。歷史這樣看來還是一種進步。


大眼大世界


八王之亂是西晉皇族之間的內亂,這次內亂是中國歷史上

最為嚴重的皇族內亂之一,當時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的破壞,導致了西晉亡國以及近三百年的動亂,使之後的中國進入
五胡亂華時期。

這次內亂主要是由於
皇后賈南風乾政弄權所引發,共歷時十六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長沙王司馬㐅
、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東海王司馬越八王。

最終
晉懷帝命東海王司馬越為太傅輔政,掌握了朝廷大權。至此,東海王司馬越在八王之亂中成為了最終的勝利者
。八王之亂後各種勢力崛起,匈奴等族也趁勢崛起,從此神州大地進入了一個黑暗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