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最新審核動態的四點梳理:看完你還不敢上市嗎?

自2017年末新一屆發審委就職以來,IPO審核始終保持趨嚴態勢,不論從過會企業數量還是過會率都有明顯體現。IPO審核趨嚴的變化對擬上市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過程中,部分公司IPO熱情似乎逐漸消退,不僅上市輔導企業數量減少,擬IPO企業也出現“撤退潮”。

截止至5月23號,2018年有101家企業上會(剔除重複上會企業),其中52家企業過會,39家企業被否,8家取消審核,2家暫緩表決,整年IPO過會率為51.5%。

比較今年1-5月數據,前瞻君總結出了IPO審核最新的變化趨勢。

01

IPO審核變化趨勢

1.撤材料企業數量逐漸減少

今年3月份開始抽選現場檢查,大批企業撤回材料。3月份終止審查企業79家,4月份終止審查的數量是17家,5月份目前有9家企業終止審查。

隨著三月份的大批量IPO排隊企業撤回材料之後,以及證監會明確表示審核要求沒有改變,5月份以來撤材料的企業大幅下降。擬上市企業逐漸找回了通過IPO的信心。

去年至今,IPO審核隊伍中,突然湧進一大批,又突然撤走一大批,其實,剩下的才是該有的正常的IPO排隊企業。

2.IPO新增申報企業數量逐漸增加

今年1、2月新增申報企業僅有3家,隨後3、4月分別有7、5家企業申報IPO,而5月目前已有8家企業提交了IPO申報稿被受理。

與前四個月相比,5月份企業IPO申報企業有所增加。

3.IPO過會率有所回暖

今年1月份50家企業上會,過會率低至36%;2月份12家上會,過會率58.3%;三月份12家企業上會,過會率58.3%。4月份共有19家企業上會,過會率達57.9%。

IPO最新審核動態的四點梳理:看完你還不敢上市嗎?

5月截止23號有14家企業上會,過會率達64.3%。相比之前的4個月,5月份的過會率有所回暖,這也和大量問題較多企業撤回材料有關,預計今年IPO過會率會維持在50%左右。

02

IPO盈利門檻會下降,審核重點關注這五大方面

在監管日益趨嚴的背景下, 業內普遍認為創業板、中小板、主板分別設有3000萬元、5000萬元、8000萬元“隱形盈利門檻”。

證監會發言人近期否認了有關“隱形盈利門檻”的猜測,未來盈利門檻可能還會降低。依據今年過會企業情況,前瞻君認為發審委更關注財務與會計規範,公司經營規範以及持續盈利能力等方面的問題。需要注意的是淨利潤指標並無“絕對標尺”,即高盈利不是過會的保障,扣非淨利潤較低的公司也有可能順利通過IPO。

據證監會披露,發審會審核關注點主要包括這五大方面:業務經營是否合規;內控制度有效性是否存在缺陷;會計基礎工作是否規範;信息披露是否存在瑕疵;持續盈利能力是否存疑。

證監會明確回應IPO審核門檻不變的背後,更多的是希望企業不要被所謂淨利潤的指標所禁錮,能夠把重心放在關鍵的問題上。

03

IPO“堰塞湖”逐漸見底,平均排隊時長17個月

根據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5月23日,IPO排隊企業處於正常審核狀態的有281家,包括已反饋70家,已受理16家,已預先披露更新163家,暫緩表決4家,另外,還有8家企業處於中止審核狀態。包括滬市134家、深市中小板40家,創業板107家。

至此,IPO“堰塞湖”已從最高峰時的約900家降至不到300家,逐漸“見底”。IPO“堰塞湖”已從最高峰時的約900家降至不到300家。

而根據上海證券報報道在近期上會的擬IPO公司中,不少是2017年7月之後才申報的,從首次提交材料到上會審核僅有10個月的時間。

1.那2018年有多少IPO排隊企業時間少於10個月呢?

IPO最新審核動態的四點梳理:看完你還不敢上市嗎?

注:紅色標註為1-5月排隊時間少於10個月的企業家數

據統計瞭解,2018年1-5月(截止至5月23日)上會數量(剔除多次上會企業,按第一次上會時間計算)分別為49家、12家、10家18家和12家,1-5月排隊時間少於10個月的企業家數分別為15家、7家、2家、4家和0家;佔比分別為31%、58%、20%、22%和0%。上會企業總數為101家。

而排隊時間少於10個月的僅有28家,而排隊時間少於10個月的企業家數相對上會數量佔比為27.7。總體而言超過1/4還是較少的。

2. 那2018年排隊時間多久呢?

1)平均排隊天數:

IPO最新審核動態的四點梳理:看完你還不敢上市嗎?

2018年1-5月(截止至5月23日)IPO上會企業排隊總時長分別為25963天(49家)、4648天(12家)、4941天(10家)、7262天(18家)和6339天(12家);

1-5月平均排隊時長分別為530天、387天、494天、403天、528天。

2)上會企業排隊月份情況:

IPO最新審核動態的四點梳理:看完你還不敢上市嗎?

而2018年1-5月排隊月份分別為18個月、13個月、17個月、14個月及18個月,目前為止,

2018年(1-5月)平均審核週期為16.2個月,即17個月,離10個月的排隊時間相差較遠!!

3.2018年新三板轉IPO排隊時間

因為沒有直通通道,新三板不能直接向創業板、主板(含中小板)輸送上市!新三板公司IPO,仍舊需要排隊。

IPO最新審核動態的四點梳理:看完你還不敢上市嗎?

而根據今年審核的三板企業數據顯示

,目前新三板公司IPO排隊時間速度為8個月-31個月!大多集中在1年-2年之間,有趣的是,今年新三板審核週期較短的企業較多沒有成功過會!

另外,前瞻君發現新三板轉板時間相對其他企業而言時間較長,這一定程度上和目前新三板涉及審核重點較為複雜的原因相關。

4.相關投行人士表示:一兩個月內會降到100至200家

有資深投行人士表示:“2016年以來,企業IPO週期在逐步縮短。現在,排隊只有不到300家了,估計一兩個月內會降到100至200家。”

而根據媒體報道,證監會計劃在未來幾個月進一步減少排隊企業數量,提高發審效率,疏通發審通道。從目前IPO排隊家數來看,證監會此前從嚴審核或者通過設置一定要求震懾卡位企業的目的基本達到,排隊企業數量正不斷減少,IPO“堰塞湖”逐步消減。一兩個月內會降到100至200家還是有望實現的。

04

IPO小結

從1-5月的IPO整體環境來看,IPO排隊企業大幅減少,IPO“堰塞湖”消退,審核趨嚴,但目前市場已經逐漸回暖,未來預計IPO盈利門檻不存在硬指標,重點關注業務經營合規性、內控制度有效性、會計工作規範性、信息披露、持續盈利能力問題。申報企業有所增加,IPO總過會率會維持在50-60%之間。

如此一來,擬IPO上市企業的恐慌情緒得到緩解,準備充分的企業仍有很大機會可以通過順利審核。

發審委審核的重點方向明確了,如今排隊的時長了解了,那麼,有問題的,該整改的抓緊整改;沒問題的,大膽闖A股!

IPO,講不出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