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班级活动的不同之处

中外班级活动的不同之处

中外密级活动尽管部比较复杂,但我们可以将中国及外国,特别居西方发达国家的班级活动进行简单的比较,以便为我国班级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好的参照。

1.教育理念的异同之处

中外班级活动中教育理念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我国的班级活动长期以来深受苏联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等集体主义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所依据的是“社会本位”的教育理念,较多从社会的角度出发,强训集体的利益,强调个体对规则的服从和遵守,以社会的要求来衡量个体的成长,突出对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而西方国家的班级活动则重点受卢校的自然主义、杜威的进步主义等“个体本位”的教育思想的影响,强调个体的能动性与首创性,重视个体的意愿和尊严,注重个体价值的实现,主张“社会是铸模,个体是金子”,社会规则和社会条件只具有服务个体发展的价值。

2.活动内容的显著不同

我国班级活动主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内容为宗旨,渗透着“五爱”教育的思想。强调班级活动的辅助性质,强调班级活动的工具价值,班级活动常常成为党和政府社会政治活动的窗口和平台,体现教育为社会主义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性质。

西方国家的班级活动则是以个体主义教育内容为宗旨,更多地注重学生个体的成长与发展,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源点,强调学生个体价值的实现,强调个体基础之上的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活动内容多以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参与为源泉,强调个体对社会的改造。

3. 活动方式的不同

中外班级活动的理念和内容的不同,造就了班级活动方式的大相径庭。我国班级活动的形式多以校内活动为主,多以小组、班级为单位组织,文艺表演和体育竞赛类活动占主要地位,强调活动方式的健康性,正面性、教育性。国外班级活动关注社会发展环境生态等问题, 鼓励个体的管险精神,倡导团队之中个体的彼此帮助与合作。 活动方式不拘一格,多种多样。

4.不同的活动方式导致活动效果的不同

不同的活动方式必然产生不同的活动就要。我国班级活动的性质和内容增进了学生的社会化过程。提高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现念,树立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西方由于倡导个人本位的分值取向,班级活动培养了注重个体生活质量、关心社会发展、参与社会生活、具有社会批判精神的公民。

5.社会关注的程度不同

我国班级活动主要由学校安排,以利于学生的知识学习为目标,强调师生在校内的互动与协作,直接参与社会问题解决的机会较少。除了部分活动需要家长的配合之外,社会阶层对最级活动的关注度相当不够。而西方国家的班级活动则以培养小公民为主要目的,多在开放的环境中开展,社会生活的参与和社会问题的解决是其主要依托、因此他们与社会阶层的合作比较密切,整个社会对班级活动的关注度较高。

总而言之,西方发达国家中小学生的意级活动和我国中小学生的意级活动因为受不同文化与不同教育理念的影响面各具特色,我们要从我国基础教育的实践出发虚心学习外国的长处, 面非照搬照抄,简单套用,为培养我国社会主义接班人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