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2017年度社会责任报告述评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

当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党和政府努力的主要方向,如何“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奋斗目标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如何通过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提升企业竞争力,已经成为摆在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

站在新时代发展的起点,中国石油以高度的行动自觉与责任担当,在满足社会需求和解决共同挑战中寻找机遇、谋求发展,积极履行经济、环境、社会责任,努力创造与利益相关方的共享价值,展现出积极作为、值得信赖的央企形象。

正如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宜林所言,通过全面履行社会责任,助力脱贫攻坚,加强品牌建设,社会各界对中国石油理解、认同和支持的声音明显增多,石油良好形象重回公众视野,在推动公司工作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石油2017年度社会责任报告述评

回应民之所望

千方百计增产添气

民之所望,心之所向。中国石油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公司发展的重要遵循,在国家呼唤、人民需要时始终冲锋在前,充分发挥了“共和国长子”的中坚和表率作用。

2017年年底,随着冬季煤改气等需求的集中释放,国内天然气供不应求的局面加剧,一些地方开始限气停气。

尽管天然气供应量早在2017年上半年就按照销售计划分配到位,但作为国内天然气主要供应商的中国石油仍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能否多产气、多供气,政府期待,人民期盼,考验着中国石油的生产能力和调控水平。

事实上,2017年是中国石油天然气业务取得历史性突破的一年。这一年,中国石油国内气田产量首次突破1000亿立方米大关,占到国内天然气产量的71.1%、消费量的44.5%;中国石油长输管道一次管输量首次突破1000亿立方米,表明公司大力推行的稳油增气举措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尽管成绩令人振奋,但巨大的供应缺口仍让公司始料未及。中国石油紧急启动应急预案、多措并举增产增供。

在供给侧,中国石油千方百计增加资源。塔里木、长庆、西南和青海四大气区均满负荷生产,日均超计划产气500万立方米以上。通过采取上下游合作、资源串换等方式引入LNG资源,增加高峰期资源供应总量,增加冬季保供能力。

在需求侧,中国石油按照先内后外的原则,全力落实发改委“压非保民”要求。率先将公司内部炼厂、油田热采等用气负荷降至最低。退出部分高端市场,腾出资源保障河北等地计划外民生用气。陆续启动天然气销售应急压减预案,减限工业用气。

当春风再度吹绿大江南北,中国石油实现了采暖季天然气管网等设施受控运行,保证了民生用气供应稳定,并已全力投入到新一年天然气保供的紧张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大国重器”的责任担当。

顺应国之所向

描绘持续发展蓝图

绿色发展是当今世界潮流,更是新时代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迫切需要。国家对清洁低碳能源的呼唤也是中国石油为之奋斗的方向。

今年年初,一组数据引发社会热议。2017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5%,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自有监测以来,首次降到个位数。

商场里的空气净化器卖不动了,也印证了这一数据与公众的感受基本吻合。空气质量好转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联动治理的成果,也是我国进行清洁能源转型的成功实践。其中,中国石油以能源产品升级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为空气质量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加大投资、加快新技术研发和应用,中国石油持续推动汽柴油产品质量升级,为市场供应更清洁和高效的油品。2017年,公司在如期完成国Ⅴ标准车用汽柴油质量升级的基础上,投入专项资金,研究制定标准车用汽柴油国Ⅵ升级改造方案。截至2017年年底,公司在北京、天津、河北及周边的“2+26”城市提前完成国Ⅵ标准汽柴油供应。

在不夜城的香港、偏远的西藏,以及有着“东方明珠”之称的上海等地,中国石油加速推进天然气管网建设,相继实施了天然气绿色工程。2017年,中国石油供应天然气1518.4亿立方米,按等热值计算相当于替代3.1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5.7亿吨、二氧化硫389万吨。

坚持企业发展脉搏与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同频共振。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强调坚持生态优先,着力建设集绿色、森林、智慧、水城于一体的新区。一年来,作为国家清洁能源供应主渠道,中国石油秉承“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理念,专门启动清洁能源供应建议方案等相关研究,全力对接新区建设,合力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将发展蓝图融入国家战略,以大视野、大胸怀、大责任实现企业与社会的深度融合,这是中国石油为新时代发展谱写的动人乐章。

共享企之作为

深化改革推进合作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持续深化改革,对于中国石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企业动力活力、实现战略发展目标,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石油在贯彻中央重大改革部署、推动改革措施落地见效中一直走在前列。

2017年,中国石油将深化改革作为重点工作,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和完善公司治理、调整优化结构和持续重组、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推进矿区服务业务市场化社会化改革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

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2017年,中国石油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战略实施,科技攻关、成果推广应用、技术装备国产化、信息化建设等领域不断取得新进展。

在谋求发展中同舟共济,在合作交往中互学互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石油紧紧抓住历史机遇,继续巩固和扩大先发优势,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依托20余年丰富成熟的跨国经营经验,为“一带一路”建设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的目标加快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快速推进,中国石油海外油气合作全面开花,硕果累累。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和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工程正式开工、亚马尔LNG项目首条年产550万吨LNG生产线建成投产、中缅油气管道建成投产……油气合作形成的上下游产业链条、拉动的相关产业发展、形成的生产运输销售贸易网络等等,进一步促进了沿线之间的经贸联系,使经济上更加密不可分,社会联系更加紧密,人文交流更加频繁。

开展电子商务、现代农业等培训项目,培训各类人员1200多名;在新疆巴里坤县投入8100多万元,捐建实施金融扶贫等46个项目,增强贫困农牧民自我发展能力;连续7年开展“温暖回家路·铁骑返乡”志愿服务,累计帮助15万人次;“旭航”助学公益项目全年为1500名特困高中生提供资助……中国石油积极响应政府关于扶贫减贫的政策方针,聚焦民生、产业、智力、医疗四大领域,结合公司业务和受援地资源、市场优势,开展精准扶贫,提升当地自我发展能力,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群,为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