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再度來襲 你準備好了嗎

據國家衛計委介紹,冬春季是H7N9及其他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去年入冬以來,由於受氣候異常等多種因素影響,全球動物禽流感疫情呈高發態勢,波及亞洲、歐洲、中東的近40個國家和地區。

國家衛計委介紹,中國H7N9疫情出現病例增多、分佈地區廣、散發程度高等特點,病例多數散發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但疫情總體特點未發生改變,接觸被感染的禽或暴露於活禽經營市場是人感染的重要危險因素。現有證據表明該病毒尚不能造成人際間大範圍傳播。上週(2017年2月6日-2月12日),全國報告H7N9病例69例,其中死亡8人。

國家衛計委介紹,最近3天,全國疫情呈現下降趨勢(2月12日至14日,全國報告H7N9病例數分別為3例、1例和4例,較前一階段明顯減少)。專家預測,最近一段時間,中國內地仍將有H7N9散發病例報告。

一、H7N9病例主要臨床表現有哪些?

二、H7N9病毒通過什麼途徑傳播?

導致人感染H7N9病毒的最重要的危險因素,是直接或間接暴露於受感染活禽或帶毒禽類汙染的環境。目前,我國確診的H7N9病例,絕大多數發病前有活禽的暴露或接觸史,且以暴露於有活禽售賣的農貿市場的比例居多。尚沒有證據顯示H7N9病毒能夠通過妥善處理的禽類或禽蛋類傳播給人類。此外,吃煮熟的食物也不會感染H7N9病毒。

監測顯示,雖然偶有局部聚集性病例(每起2-3例病例,均無續發病例)發生,但尚無證據表明H7N9病毒能持續地“人傳人”。

三、目前禽類還能不能吃呢?

禽是人體良好的食物蛋白質來源,價廉物美。雞、鴨等禽類肯定是可以買、也可以吃的,但一定要吃得安全。

一是要注意儘量避免直接購買活禽、直接接觸活禽和自行宰殺活禽。要儘量購買、食用有檢疫證明的冷鮮禽、冰鮮禽及其產品。尤其在已經發現有H7N9疫情的地區,更不要去購買活禽。科學分析證明,集中屠宰的冷鮮禽、冰鮮禽,不但與現宰現殺的活禽具有同等的營養價值,還可以極大降低感染H7N9等疾病的風險。

二是一定不要從流動攤販處購買活禽,也不要將從活禽市場或流動攤販處購買的活禽與自家家養禽混養。調查發現,近期在一些已經關閉主城區活禽市場的地區,在其城郊結合部和農村地區出現了H7N9病例,絕大多數是因為從流動攤販處購買活禽,或將外來禽只與自家禽混養後造成暴露感染。

三是要提醒老年人群,特別是原來就有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礎性疾病和體質比較差的人,購買禽類產品時更要儘量避免或減少與活禽接觸,不去或少去有活禽的環境。

四、預防控制建議。

1、儘量避免接觸活禽,更不要接觸病死禽。避免與活的雞、鴨等禽類不必要的接觸,尤其是與病、死禽的接觸。不去活禽市場或者流動攤點購買活禽食用或者回家中飼養,在禁止活禽交易的地區,發現有流動攤販銷售活禽,應及時舉報。

2、 選擇購買冷鮮、冰鮮禽類產品。禽感染H7N9病毒後,一般來說並不表現為發病或死亡。因此,表面看上去健康的禽,並不代表就是安全的,接觸活禽或暴露於有活禽的環境,特別是在有疫情的地區購買活禽,將大大增加感染H7N9病毒的風險。應努力改變購買和消費活禽的習慣,選擇正規的超市或農貿市場,購買經正規部門檢疫確認是安全的冷鮮、冰鮮禽類,可以極大降低H7N9病毒的感染風險。

3、生熟分開,燒熟煮透。做飯做菜時,一定要做到生熟分開。雞、鴨等禽肉及其肉製品以及禽蛋等一定要燒熟煮透後再吃。

H7N9再度來襲 你準備好了嗎

H7N9再度來襲 你準備好了嗎

H7N9再度來襲 你準備好了嗎

4、 接觸活禽要做好個人防護。從事禽類養殖、運輸、銷售、宰殺等行業人員在接觸禽類時,要做好個人防護(戴手套、戴口罩、穿工作服),接觸後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徹底清潔雙手。鼓勵發展規模化、規範化畜禽養殖,加強生物安全防護措施,嚴格管理,減少H7N9等病毒侵襲機會。農村家禽家畜飼養一定要與居住生活環境相對隔離,避免不同禽畜混養,也不要將外來禽與家養禽混養。發現病死禽要及時報告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以妥善處理。

6、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咳嗽和打噴嚏時遮掩口鼻,不喝生水。居住、生活環境要注意適度通風換氣。注意飲食和營養,保證充足睡眠,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注意:少去人多的地方;吃熟食,生食需煮透煮爛再使用;勤通風,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