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為什麼熱衷皇陵挖掘?

用戶63192468

在我們通常的理解當中,郭沫若是一位大文豪。但是除了問號這個名頭,郭沫若還是一位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其在甲骨文上的造詣,更是很難有人一整高低。



然而他的人品並不怎麼樣,不知是文人相輕的原因,還是他本身的毛病。魯迅先生評價它是“才子加流氓”,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人也並不待見他。我們瞭解比較多的,還有其挖掘帝王陵墓一事。

首先提出對明十三陵挖掘的,其實是著名的歷史學家、當時北京市的副市長吳晗。他一個人的力量,不足以申請下來挖掘的手續。因此和郭沫若一起,提出了隊明十三陵的挖掘。

一開始定下的目標是長陵,它是在這些陵墓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陵墓。但是經過很長時間勘測,沒有發現可行的挖掘方式。準備對相對簡單的定陵練手,也成為了歷史上皇陵文物的一個災難。


對定陵的挖掘,郭沫若等人的運氣可以說是相當好。剛剛動工幾天時間,就發現了“隧道門”。並且在半個多月的時間,就挖通了通往陵墓的隧道。僅僅九個月時間,就挖到了“金剛牆”。

明朝的時候,人們把墓道的牆壁稱作是“金剛牆”。發現了金剛牆,也代表著發現了陵墓的具體位置。從1956年5月開始破土動工,到1958年9月,基本清掃工作完成。萬曆皇帝的陪葬品,開始出現在世人眼中。

▲金剛牆

開掘陵墓之後首要工作,就是對陵墓中的三具骸骨進行修復。其中包括萬曆自己,以及兩位妃子。萬曆作為封建社會舊地主階級的代表,修復模型人員完全不根據具體歷史事實,只是單純將萬曆照著地主的樣子修復。

僅僅兩個月的時間,三具骸骨就被修復完成。只見萬曆皇帝,頭戴瓜皮金絲小帽,鷹鉤鼻子,血盆大口,一腿長一腿短,手握皮鞭。完全是舊社會的地主階級,正在對農民進行鞭打。而他的兩位皇后,也是典型的地主婆,濃妝豔抹。


萬曆帝陵中還出現大量陪葬織錦匹料,但是由於保護措施不到位。用了極其粗糙的手法,簡單的將這些珍貴文物裝裱。 而對古代服飾頗有研究的沈從文,特地趕來對出土文物研究。當其發現此種裝裱方法後,痛心不已但為時已晚。

而此事未平,全國各地又蠢蠢欲動,要求發掘本地帝陵。 幸虧周下了嚴令,全國各地不準私自開掘陵墓,這場浩劫才得以避免。

就在定陵開掘一年之後,定陵博物館成立。然而在成立的當天,定陵當中萬曆皇帝原生棺槨被扔。


1959年9月30日民工王啟發,接到了博物館主任的要求“複製的棺槨已經做好,之前的已經沒用了 ,你找幾個人把地宮清理一下。其中的棺槨抬出來,好迎接領導的檢查”

當幾名民工對棺槨進行劈砍時,參與定陵開發全過程的王啟發,內心有點不忍。對主任建議道,是不是可以把它放在一邊?而主任惡狠狠的瞪了一句“你是不是想留給自己?”

王啟發這才接下了後面的話,乖乖的帶人把破碎的棺木抬出去,扔到牆外的山溝當中。當此事被北京的夏鼐耳得知時,氣的直跺腳,要求立即取回時,但是早已不見蹤影。


然而定陵的悲慘命運還沒有結束,文化開始後幾名年輕人衝到了定陵當中。從管理員那裡搶來了倉庫的鑰匙,拉出了當中的三具骸骨帝后骸骨,以及大量所謂的罪證(文物、畫像、陪葬品)。

這些人又召集了成百人的規模,就在定陵前的廣場上。對這三具骸骨進行最後的“審判”,審判結束後幾名彪形大漢將三具骸骨雜碎,將罪證燒燬,然而這一切卻沒有任何人來阻止。

如今走在定陵博物館當中,我看到的絕大部分都是複製品。其中大部分的文物,都已經被毀在了歷史當中。至於對於郭的評價,我不想多說了。

▲定陵挖掘隊長反思


史之策

郭沫若堪稱上個世紀中國首席才子,在文學界,考古界可謂無人能出其右,為中國科學院院長。


郭沫若在考古方面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在甲骨文方面的研究可謂前無古人,是一名典型的考古愛好者,對於皇陵挖掘異常積極。

郭沫若先生在1955年獲得國家批准,開挖了萬曆皇帝的定陵,無奈由於當時文物保護技術與能力、觀念各方面不夠,許多珍貴的文物如瓷、瓦製品、字畫、典籍、絲綢等特別是萬曆皇帝與皇后的屍體在隨著郭沫若推開墓室大門的瞬間氧化銷燬。郭沫若先生自然是比較志得意滿的,因為他成為了新中國第一個挖掘皇陵的考古學家,見識到了許多琳琅滿目的陪葬品,為他個人與國家的考古工作開拓了視野。


遺憾的是,權衡損失的文物,弊大於利。於是1965年郭沫若先生打算開掘他的真正目標永樂皇帝的長陵的時候,遭到了總理義正言辭的拒絕。

其實,郭沫若先生本來的目標就是在長陵上的,只是他發現長陵錯綜複雜,難以挖掘,於是就打算找定陵先試試手比較穩妥。

郭沫若先生在後來陝西打算挖掘唐李治與武則天的乾陵乃至秦始皇陵的時候,袖子都擼起來了,無奈總理為長遠計,槍斃了這個計劃。於是郭沫若先生心心念唸的《蘭亭集序》與秦始皇陵的輝煌,只能在夢中相見。

挖掘皇陵,一方面得以滿足好奇心,一方面能夠開拓自己考古視野與深度,最後一方面能夠挖掘皇陵也是個人能力的象徵。


不書三少

比起當年的紅衛兵破四舊,郭沫若的行為真心不算什麼。現代人批郭,無非就是讓郭替大夥背鍋,把全國人民的道德淪喪歸咎於他一個人。畢竟他挖過皇陵,而紅衛兵只是砸過幾個罈罈罐罐罷了。





用天生就有道德優越感的人的話說:“郭沫若這個人,一生的骨頭和立場,令人唾棄。”

但是罵歸罵,郭沫若的文學水平和考古學方面的研究,還是有很大成就的。

魯迅也說過,郭沫若這個人是才子加流氓。 魯迅先生雖然瞧不起他的為人,但還是認可他的才華的。



建國以前,郭在考古和甲骨文研究的巨大成就,在當時是無出其右的。憑藉這些研究成果,他當選為國民政府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也正因如此,郭沫若才會熱衷於考古發掘,因為這是他的專業之一。

畢竟,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文盲是不會對考古感興趣的。


當然了,考古不一定要挖皇陵。郭沫若和吳晗對十三陵的執著,跟當時的社會背景有很大的關係。

在建國初期,左翼文人的身份很高,郭也好,吳晗也好,很得某位“領導”的賞識。領導曾對郭說,你要接過魯迅先生的大旗,肩負起中國文化革命主將的責任。

這種器重,對於郭來說,簡直是莫大的榮耀。而五十年代中後期,知識分子不吃香了,郭覺得自己在領到面前受冷落。就想玩票大的--挖皇陵!

挖皇陵對郭來說,有三個好處。

第一,陵墓內有很多文物典籍,能滿足他作為考古學家的好奇欲。

第二,強化自己在中國考古屆第一人的地位,連皇陵都敢挖,同行誰還敢不服他?

第三,博出位,讓領到的目光轉到他身上。事實也證明,他成功了。

定陵的悲劇,並沒有讓郭反思。因為定陵並沒有滿足郭沫若的好奇欲;也沒有讓自己的地位達到預期的目的。

所以他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去挖始皇陵、挖漢陵、挖唐陵。

挖去如果讓他成功了,那就真是悲劇了。


Mer86

許多讀者朋友都知道,郭沫若郭老先生,不僅僅是一個文學家,還是一位考古學家。作為一名考古學者,他對發掘古蹟有著十分濃厚的興趣。建國之後,郭沫若曾想就近發掘北京明十三陵中永樂大帝朱棣的長陵,但因條件限制,最後選擇了萬曆皇帝的定陵先練手。

此次發掘,考古隊發現了一些古代的皇家喪葬禮儀。但同時也因為當時的技術手段不足,對皇陵造成了比較嚴重的破壞,許多歷史文物被損毀,連萬曆皇帝的棺槨和屍體都沒有保存下來。因此,皇陵考古發掘工作被喊停。

實際上,對郭沫若來說,他最感興趣的其實並非北京的明十三陵,而是遠在陝西的乾陵。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合葬之墓,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兩位皇帝合葬,且未被盜墓賊染指的皇陵,因此考古價值十分重大。而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極有可能就在這乾陵之中。

話說東晉王羲之去世後,其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由其族人傳承保管。到了唐初時期,由於唐太宗李世民酷愛書法,心心念念想得到這幅字帖。後來派出手下的大臣蕭翼,用下三濫手段把蘭亭序從別人手中騙了過來。

唐太宗臨死前,命令自己的兒子,唐高宗李治,把這不世珍寶蘭亭序陪葬,從此,世間再未出現過蘭亭序真跡了。

按理來說,李治應該遵從父命將蘭亭序置於唐太宗的昭陵中,但昭陵被盜後,卻無蘭亭序現世。因此,唐高宗和武則天的乾陵,成了最後一個蘭亭序字帖可能的藏身之處。

郭沫若是極愛文物之人,非常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有幸目睹蘭亭序真跡。為此,郭沫若還提出過蘭亭序是由隸書寫成,而非行書的觀點,希望能發掘乾陵一探究竟。

然而,有定陵發掘失敗的案例在前,對郭沫若的請求,回覆只有一句話:“十年之內不得發掘皇陵。”所以,郭老先生一直到去世,也沒有完成挖掘乾陵的心願。而蘭亭序帖的秘密,只能交由後人去探索了。


搞哥讀史

永樂:大膽!洪熙:別挖我爹!嘉靖:放過我孫子!萬曆:詛咒你!


明十三陵之定陵挖掘考古一事,距今已六十餘年,定陵挖掘,也是唯一一次對中國歷史帝王墓的主動考古挖掘。按照對外的總結報道,定陵考古挖掘號稱是經過慎重選擇、認真論證、報經審批、由專業考古人員實施、有明確學術目的的科學發掘工作。

一開始,首先進入著名明史專家吳晗和著名史學家、文學家郭沫若視野的正是明長陵。在世時促就鄭和下西洋、遷都北京、修建大運河、編纂《永樂大典》的永樂帝朱棣的寢陵明長陵,是“明陵中規模最大、地面建築最完整”的“地下宮殿”,應該讓其“重見天日,開放為地下博物館”,“不但可以豐富歷史知識,也將使明長陵成為具有世界意義的名勝。”在永樂大帝的一片噴嚏之聲中,這份由吳晗起草、郭沫若修改的報告獲得了上級部門和領導的審批通過。

挖長陵前,大家一致認為最好是先試掘一個別的帝陵,比如,永陵。

嘉靖皇帝在永陵裡嘆了一口氣,他早就被海瑞磨掉了銳氣,不管何時總有博名氣的來氣你,真生氣你都死800多次了,做皇帝,不能太認真。當嘉靖後來聽說不挖永陵,準備開挖定陵時,怒了,放過我們家小三的小三吧,還是挖我吧!

定陵裡的萬曆慌了,哥有隱疾,腿腳不好,你這一刨,豈不露餡了?還好,很快,萬曆聽說上頭的目標似乎換成了獻陵。他鬆了一口氣。

獻陵裡的洪熙帝明仁宗朱高熾一挺身,挖我就挖我!咱先說好,能不繼續挖我爹麼?我爹暴脾氣不說,好歹也是對中華民族有過歷史貢獻的。。。

長陵裡的永樂大帝發出一聲不屑的鼻音,“有膽就放馬過來。”

然而上頭的人們猶豫來去,最終做出了挖掘定陵的決定。

歷時兩年的發掘,定陵地宮出土各類器物2648件(不含錢幣、紐扣),金、銀製品和玉類保存基本完好。絲織品“數量之多,品種之全,花色之好,紋樣之複雜,在中外考古史上都是罕見的”,還是“研究中國古代絲綢科學技術的珍貴資料淵藪”,當然,由於當時技術條件有限,操作不嚴格,防腐防氧化的水平不適應需要,在文物保存方面,是存在很多欠缺的。

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后娘娘的棺槨骨殖自然是沒有保存下來,有的墮入深淵,有的升上青天,永樂、洪熙、嘉靖與眾多皇帝皇子皇妃漸漸也了無聲息,他們可以安眠一段時間,因為自定陵起,自定陵終,皇陵的考古發掘暫時告一段落。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最怕後人來鬆鬆土。聽到郭沫若也進了墳墓,多半會安心許多。


歷來現實


郭沫若首先是個學者。他在學術方面的成就,尤其是文史方面的成就,是非常巨大的。《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甲骨文研究》《殷商青銅器金文研究》《奴隸制時代》對現代依然有很高的時間價值和借鑑意義。

郭沫若最大的問題在於一提到郭沫若,總讓人想到他本人,而忽略了他的學術成就。其實歷史功過,任世人評說。我們也要看到郭沫若的個人成就。就算髮掘了萬曆皇帝的定陵,雖然很遺憾遭到了破壞,但歷史的教訓也讓後人加以警醒,而且定陵的發掘,對明代歷史的研究,也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做為考古學家。秦始皇陵就是所有考古學者的夢。不但郭沫若想發掘,每一個考古工作者都想發掘。但受限於技術問題,秦始皇陵在更長的一段歷史時間內都不具備發掘的條件。至於什麼時候條件成熟?也許永遠都不成熟。所有的發掘都會對它造成永久傷害。

秦始皇陵埋葬著千古一帝秦始皇。無論是歷史的各種傳說,還是兵馬俑的發掘,都讓秦始皇陵充滿了誘惑,這個誘惑是近距離見證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偉大榮光,是穿越兩千年前的秦帝國,是見證大一統的中國開啟的原點。這樣的誘惑,試問哪一個考古學家不為之心動?

歷史曾經在那一時期給了郭沫若一個機會。但歷史又做了正確的決定,收回了這個機會。這是後代中國人的幸事。這一代人,有生之年將不能一睹秦始皇陵的真容,但我們不覺得遺憾。那一處山丘,埋葬著千古一帝秦始皇,聳立著華夏民族大一統的信念,有次一點,中華兒女幸甚!

就這樣!


君箋雅侃紅樓

摸肉(原諒我是四川人)同志是一個文學藝術家。從他的著作列表就可以看出來,他的文學創作規模是學術研究規模的好幾十倍。他不僅是個文學家,而且還是一個浪(胡)漫(思)主(亂)義(想)文學家。也可以這樣說,他有很重的傳統文人烙印。

這個傳統文人的傳統,追溯起來,恐怕要到一千多年前的宋代人那裡去。我們中國人,自商周以來,一直非常執著於把重要的事情記錄到占卜用的甲骨、封賞用的青銅器、表彰用的石碑上面去。到了北宋時期,經濟發展了,大家吃得飽了穿得暖了,有足夠的時間來研究文化藝術了,於是就開始琢磨這些古代的青銅器和石碑上的文字內容、書法藝術,逐漸形成了一個武林門派:金石學。“金”就是青銅器,“石”就是石碑石刻。

北宋的文人們研究歷史和書法藝術,大多數是依靠拓片,擁有古代青銅器和石碑的人制作拓片銷售,生意相當火爆。難免有些土豪的文人,乾脆直接就買下青銅器和石碑來研究,還可以製作拓片銷售,或者送人掙人情。一來二去,以青銅器和石碑為大宗的古代文物買賣生意、挖寶藏寶一條龍服務就火爆起來了,一點都不亞於目前的收藏熱。當然,同時興起的還有非法盜墓熱(那時候也是非法的)。

於是,“文人藝術家”與“收藏”成了最鐵的CP。所以說,摸肉熱衷於帝陵發掘,就是因為他的傳(挖)統(寶)文(藏)人(寶)思想在作祟。摸肉同志的腦子裡,可能還沒有現代考古學和文物保護基礎理論、學術目標這樣的概念。再加上他手裡有了權,就有資格想入非非了。


考古系大師姐

最早接觸郭沫若,大概是在小學課本上,那時候此人還是一個著名學者和文人。從此一直沒覺得此人有什麼不妥之處,但直到近幾年,才知道郭沫若除了會寫詩,還會盜墓,甚至革命立場極不堅定,是個典型的牆頭草,不明白為何他的墓碑上寫著“郭沫若同志永垂不朽。”



郭沫若在民國時期原本是大戶人家之子,後來娶妻後話都不說一句就出國留學去了,在日本,又風流不羈的流傳出許多風花雪月之事。而且,他一直都是在日本生活,後來解放後才回到國家。


一回國,郭沫若就成了一個學者,而他的重點工作就放在研究陵墓上。美其名曰研究皇室的墓葬風俗,其實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最可恨的是,當時的技術水平有限,許多皇陵文物都遭到了嚴重破壞。

抱著學習的態度去研究是好的,但是要考慮是否能保護好他們,對於文物,在不能保證完美保護好的情況下,最好還是不要去觸碰,畢竟,動了就沒了。


歷史密探

定陵的挖掘,是經國務院批准,由北京市、中科院、文化部實施的一項考古工程,是國家行為,並非郭沫若個人利用職權的行為。根據資料,1955年10月,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作為發起者,聯合了當時的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文化部副部長沈雁冰、人民日報社社長鄧拓、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三所所長范文瀾等人,聯名上書政務院,請求發掘明成祖永樂皇帝的陵墓長陵,很快就獲得周總理的批准,儘管當時它受到了來自國家文物局局長、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鄭振鐸和副所長夏鼐等考古專家們的理性反對。據復旦大學教授高蒙河介紹,這次挖掘的其中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想要找到下落不明的《永樂大典》,身為明史學家的吳晗對此極其看重。


曠野平135352795

說到郭沫若,大家都知道他是我國近代的文豪,他既是詩人又是歷史學家,在文化領域有著精深的研究,可是這個人卻是眾說紛紜,褒貶不一,實在是因為他後期對於歷史挖掘方面有著特別濃厚的興趣,為此他有些公私不分,導致挖掘過程損失慘重,他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眾所周知,明定陵的挖掘,就是郭沫若的一再堅持和主張,於公為了更好的瞭解明朝的歷史,萬曆皇帝的陵墓作為了挖掘的對象,於私可能也是為了見證皇陵的浩大以及眾多琳琅滿目的陪葬品,這對於一個文學愛好者而言是致命的誘惑,郭沫若可能就是公私一體了吧!

在挖掘定陵的時候,其實受到了不少的人的堅決的反對,理由很簡單,在1955年時期,國家根本就不具備保護文化的能力和條件,而如此冒失的挖掘,雖然能夠了解一部分歷史的真相,但是失去的絕對會比得到的更多,最終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這是一次“無法挽回的錯誤”。

定陵挖開後,大量文物立即被氧化、破壞,各種珍貴字畫、絲織品頃刻間灰飛煙滅,令人痛心不已。按理來說,作為這次挖掘皇陵主要的責任人,郭沫若應該痛定思痛,深刻反思,可是事實打了一個響亮的耳光,讓人們對於他的動機深深的表示懷疑。

其實定陵只是作為一個備胎罷了,郭沫若之前想要挖的其實是永樂皇帝的長陵,可惜的是陵墓過於複雜,郭沫若團隊,無法挖掘開,所以退而求其次,才去挖掘定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