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补助金同比“缩水”近一半,为何新能源汽车获补难度加大

2017年补助金同比“缩水”近一半,为何新能源汽车获补难度加大

据公告显示:2016年,有86家企业的512种车型申报,共计51016辆。企业申请清算资金1246311.3538万元,专家组核定的推广50208辆,应补贴金额1233058.2724万元。2017年,有87家企业的432种车型申报,共计230616辆。企业申请清算资金960114.6837万元,专家组核定的推广数161667辆,应补贴金额664099.1825万元。

那么为何新能源汽车获得补贴的难度会增大呢?到底是政策扶持问题还是说另有原因呢?经过调查发现,国家对于车辆检查加强了审核。

据2017年公示显示,部分车辆之所以未能核定通过,主要包括以下原因:未接入国家监管平台、国家监管平台数据核算里程不符合要求、行驶里程不足2万公里等。除此之外还包括行驶证注册日期在推荐目录发布日期之前、关键零部件参数与推荐目录参数不一致、电池单体型号与推荐目录参数不一致、电池组型号及生产企业与推荐目录参数不一致、驱动电机型号与推荐目录参数不一致、驱动电机发票企业名称不符、企业填报推荐目录批次有误等。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实施以来,销售数量快速增加,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四部委将加强对新能源汽车推广情况的监督、核查。对于“提供虚假技术参数,骗取产品补助资格的;提供虚假推广信息,骗取财政补助资金的;销售产品的关键零部件型号、电池容量、技术参数等与《公告》产品不一致的”行为,四部委将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扣减补助资金、取消新能源汽车补助资格、暂停或剔除“推荐车型目录”中有关产品等处罚措施。

所以所谓的新能源获补难度加大并不是政策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限制,而是部分车企为按照标准生产出存在问题的车辆,亦或者车辆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安装,所以导致一部分新能源汽车无法获得补助。近几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越来越蓬勃,在这个大市场环境下,不少企业选择进入新能源领域其他分一杯羹。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是好事,不过要避免急功吉利、粗制滥造!只有严格把关好产品才会有更好的出路,而许多早已进入新能源领域的人也要持之以恒,切勿懈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