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失了兒子的低頭族爸爸 給所有爸媽的“警示”

五一小長假,朋友梅子回了趟老家,老家說遠不遠,說近不近,一所小縣城,偶爾想兒子了,就和丈夫一起回老家看看兒子,順便散散心。今年五一,他們單位出奇的放了5天假,梅子和老公商量著,早點回去,至少能多陪陪兒子。只是,這一見,卻成了永別。

一個失了兒子的低頭族爸爸 給所有爸媽的“警示”

1

昨天,梅子從老家回來了,淚眼婆娑的她說“我想辭職了,想再生個孩子,想一個人把他帶大。”一頭霧水的問梅子,到底發生什麼事兒了?

梅子幾次欲言又止,最後,還是不情願的說出和兒子短暫相處一天的遭遇。

五歲的兒子從出生100天開始,就被爺爺奶奶照顧著。梅子和老公只是名義上的爸媽,對養育孩子,一概不知,甚至連兒子五歲該穿多大碼的衣服和鞋子都要問婆婆。

這些倒也無妨,畢竟兩地分離,很難掌握孩子的最新動態。大多隻生不養的父母,都過著自我生活嚴重的日子。他們的責任和義務大多停留在自我身上,比如,他們不用操心孩子的一日三餐,不用關心孩子出門換什麼衣服,更不擔心孩子跑跑跳跳是否有安全意識。

梅子夫妻就是這種,他們想念兒子,出於父母的本性,玩耍時父慈子孝,調皮時,往爺爺奶奶身邊一推,再或者來個河東獅吼,震的孩子恨不得立即讓他們消失。

如果僅此而已,還算幸運,不幸的是,梅子的丈夫又是個視手機如命的爸爸?

梅子說,回老家一趟,難免要和所有親朋好友聚一聚。這天,她和公婆在家裡張羅飯菜,要丈夫帶孩子到超市買啤酒飲料。

5歲的孩子正是淘氣的年齡,豬狗都嫌的年齡,孩子們怎一個不好管了得?經歷過養育的父母都知道,這個年齡段是最容易出事的年齡。

一個失了兒子的低頭族爸爸 給所有爸媽的“警示”

比如跟小朋友搶東西,搶不過就開打,打完又和好,好了再打。再比如,見到自己喜歡的玩意想盡辦法要,最無賴的法子就是撒潑打滾,不給買絕對不會從地上爬起來。再或者,橫衝直撞,管你是老弱病殘,但凡我想做的,絕對沒人敢管。

如果家裡有一個可以立威的長輩,孩子還算收斂。不過,大多不經常在父母身邊的孩子,偶爾一兩次見面,總會被父母溺愛到上房揭瓦都無視的地步。

恰巧,梅子夫妻就是這種,丈夫又有嚴重的手機控毛病,兩者結合起來,孩子也就撒了歡了。從梅子婆婆家到超市要經過一條不窄的馬路,馬路雖說車來車往,可畢竟是縣城,又不是正兒八經的交通崗,信號燈全無。換句話說,公婆外出帶孩子,總是抱著過馬路,而且很少傳授紅燈停綠燈行的道理。加上孩子深得爸媽恩寵,眼見爸爸邊玩手機落後足足200米,兒子興沖沖的橫衝直撞。

邊玩邊在馬路中央喊爸爸的5歲男孩,已經把馬路當成遊樂場,怎顧及來往車輛。瞬間的功夫,駛來的麵包車極速飛過,梅子丈夫還來不及看對面發生什麼,就見兒子從空中落地。那一瞬間,手機脫落,癱倒在地。整個人都是軟的了!

一個失了兒子的低頭族爸爸 給所有爸媽的“警示”

2

兒子當場死亡,梅子幾度昏厥,卻也挽不回孩子的命。責怪丈夫?見他整日不吃不喝,以淚洗面,甚至發瘋的錘自己。梅子怎麼也責怪不起來。

辦完兒子的後事,梅子一刻也不想呆在婆家,連夜趕了回來。她猶如祥林嫂般不聽的責怪自己,當初為何不自己帶孩子?為什麼出門前不叮囑老公看好孩子?哪怕多一句嘴,告訴兒子,不要在馬路上橫衝直撞?哪怕告訴丈夫,別玩手機,看護好兒子。這一切也不會發生。

她說她想了幾天幾夜,想到最後,還是決定從頭開始,或許孩子還會回來的。從不迷信的梅子卻突然迷信起來。所以,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是壁紙,備孕,好好養大自己的孩子?!

為人母,傷心過度總會做些出格的事情,梅子也不例外。只是,她的遭遇,正在給所有父母們提醒:要麼不生,要麼就要對孩子負起責任。

好多父母說,沒時間,沒精力,沒金錢,怎麼對孩子負責?既然什麼都沒有,那就暫時別把他們生出來。不當一次留守兒童,永遠不知道他們的日子有多苦。不被父母拋棄,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期待父母的陪伴。

幾歲的孩子,正是懵懂無知的年齡,如果從小由父母養大,明白養育孩子不是邊玩手機就能自然成才的道理,相信,孩子或許會躲過一劫。只是,半路殺出的父母,總是粗心到以為孩子和他們一樣,有安全意識知道馬路不是遊樂場?

當然,任何事故都不是父母想看到的,透過一件事,卻讓更多爹媽們意識到自己的責任,不是隻生不養,也不是手機下讓孩子自由成長。有本事生就有能力養。別把你的無奈強加給孩子,說破大天,孩子才是最無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