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可以預防膝關節炎,每天多少步效果最佳?

俗話說“人老先老腿”,骨關節炎是中老年人最具代表性的退行性疾病之一,關節疼痛是其主要症狀。

走路可以預防膝關節炎,每天多少步效果最佳?

骨關節炎又稱骨關節病、退行性變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等。通常在40歲後發病,逐漸惡化並持續終身。60歲以上人口中,X光檢查出現骨關節炎跡象的比例高達75%。且患骨關節炎的人可能會比同齡健康人更快衰老。

走路可以預防膝關節炎,每天多少步效果最佳?

由於骨關節炎的不可逆性,提前做好預防或保護措施就顯得尤為關鍵了,那該如何保護我們的關節呢?

傳統上將骨關節炎稱為勞損性疾病——換句話說,使用最頻繁或負重最厲害的關節更容易出現漸進性的軟骨崩裂,最終導致骨關節炎。

臨床上很多骨關節炎的病人,常由於一些日常生活中錯誤的生活方式、行為習慣所導致。因此,只要稍加註意日常習慣,都可以實現最大限度的降低發病機會。比如控制體重,保證適量的運動,避免長期保持不良姿勢。

走路可以預防膝關節炎,每天多少步效果最佳?

研究顯示,步行可減少膝關節炎所致的功能受限風險,且每天僅需步行6000步即可獲得受益。因此,鼓勵患有膝關節炎或具相應風險的患者每天至少步行3000步,最終增加至每天6000步,以使行動困難的風險降至最低。

此外,骨關節炎的病理基礎是關節軟骨的病變。關節軟骨是維持關節正常運動的物質基礎。隨著年齡的增長,關節軟骨逐漸退化、磨損,甚至完全耗損,導致關節承受應力的能力下降並激發炎症反應,引起疼痛、僵硬和活動受限,骨關節炎就發生了。

根據一項利用磁共振(MRI)方法評估關節機構變化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的初步結果,硫痠軟骨素可延緩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進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