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是否應該重新作為歐洲的領導者?

許文嬌

德國是否應該重新作為歐洲的領導者?這個問題事實上應該分解為三個問題,一是德國是否有意願重新成為歐洲的領導者,二是德國是否有能力重新成為歐洲的領導者,三是“歐洲的領導者”的概念如何界定?是指歐盟的領導者,還是歐洲的主導者。

第一個問題,德國一直希望重新成為歐洲的領導者,歐盟的組建和發展過程,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喪失軍事強國地位的德國在通過另類途徑成為歐洲大陸的領導者。

第二個和第三個問題是關鍵。如果說歐洲的領導者是指我們現在理解的政治範疇的“歐洲”區域內的“領導者”,德國已經事實上具備了這樣的地位,德國是歐盟經濟的“領頭羊”,是地區公共產品的主要提供者,在歐盟的地位也事實上高於法國,是歐盟“老大”,儘管這個“老大”在強制其他成員國執行其意志方面的權威仍不足。但如果是指歐洲大陸事務的主導者,那麼整個歐洲都不是一個自主的地區,歐洲的主導者和“老大”仍然是美國。在此我們需要把“領導者”進行三個層次的分解:一是地區格局中的權力分配意義上的領導權,主要體現在政治和傳統安全領域,這個領域歐洲的“領導者”顯然是美國;二是地區公共領域的治理意義上的主導權,主要體現在經濟和非傳統安全領域,包括在多邊組織和地區公共產品提供中扮演的角色,這個領域德國是歐洲的主導者;三是意識形態意義上的道義制高點,主要體現在價值觀領域,即“自由世界”的導航角色,這個領域之前的“領導者”也是美國,但如今特朗普政府顯然沒興趣繼續扮演這個角色,默克爾領導下的德國頗有想接過這面大旗的打算。


高程CASS

這個問題充滿對德國的期待。 我想,背後原因可能有兩個: 一是最近德國剛剛完成了大聯合政府的談判 ,而且德國社會民主黨內部的黨員大會也正式通過了組建大聯合政府的動議; 二是雖然歐洲社會整體右滑 ,但默克爾領導的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基本上還是中流砥柱, 維持住了爭取中間選民的地位。

從最近20多年歐洲統一的進程上看,德國確實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冷戰結束後, 當時的歐洲統一主要由德法軸心領導, 具體來說就是科爾領導的德國和密特朗領導的法國。在歷史文獻上 ,人們都可以看到科爾當時雙手緊握 ,共同面向未來的照片,其象徵意義常明顯的。

再加上德國最近幾十年的經濟迅猛發展, 科技實力如日中天,在德法軸心上,德國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有明顯超過法國 。因此,德國作為歐洲統一的領導人似乎是當之無愧的。

但歷史進入最近十幾年, 這一情況似乎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微妙變化之一,是德國在國際舞臺上的作用似乎下降了, 這種下降背後的具體原因 人們說不上, 但整體是與德國始終未能在國際架構上做出更大的貢獻有關; 微妙變化之二,是德國內部也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具體來說就是2015年9月之後,隨著德國大量接收來自中東和北非的難民,德國內部從開始張開雙臂歡迎到最後產生厭煩情緒, 其中默克爾從理想主義的制高點跌落,確實給德國的民意和社情都造成了巨大波動。這些都直接造成了德國的國際地位和國家形象 ,包括其內部的民主機制運轉都遇到了相當大的損害。一個非常人性的觀察是: 最近幾年如果再去德國,就會發現今天的德國 ,無論在社會秩序、社會治安還是人心的穩定上,與20年前均已不可同日而語。甚至27年前在德國統一之後,當德國社會面臨巨大挑戰的時候, 德國內部都沒有出現過像今天這樣的人心不穩的倒退。

再加上最近幾年歐洲社會整體右滑,從匈牙利、奧地利、波蘭到意大利, 再到希臘,甚至到作為歐洲大國的法國和英國,都出現了整體優化的趨勢。即便在德國內部,德國選擇黨成立僅僅三年就進入了聯邦議會,不得不讓人對其上升速度之快和發展規模之大感到吃驚。

因此,今天的歐洲遇到一個實際上的兩難困惑: 一方面,歐洲整體右滑的趨勢導致歐洲統一進程遇到極大的阻力,甚至有輿論認為,歐盟有一天可能會解體, 因此德國更應發揮主導性的引領作用; 但另一方面,德國內部卻又自己顧不暇,自身難保。德國究竟還能撐幾天? 這幾乎已經成了德國內部和歐洲大國之間的一個普遍問題。

德國出現的問題既是德國的問題、 歐洲的問題,又是世界的問題。 所以,人們不能光從對德國問題的分析或者是從歐洲的視角來審視德國的問題 ,而必須把眼光擴大到全球的大範圍中,才能把問題看清楚。有關全球的問題 ,大家可以留意我的其它的一些評論 ,我都有陸陸續續的評論。


邱震海

德國作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歐洲第一大經濟體,在歐洲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和影響。而且做為歐盟的發起倡導國之一,德國早已成為歐盟中最有話語權的國家之一。

無論從經濟總量,還是領土面積,還是人口數量以及科技先進水平等,德國都擁有成為歐洲領導者的條件。

但是,現在德國還不能成為歐洲的領導者,因為它還缺少一個做為領導者必不可少的要件,就是領導者的責任擔當。

近年來,無論在國際事務還是在歐洲事務中,德國給人的印象大多是要麼躲躲閃閃,要麼避重就輕。就拿歐盟來說,德國看到了其內部存在的問題,但不願意自己付出更多努力去解決這些問題,這怎麼能夠擔當起歐洲領導者的責任呢?

再則,歐盟不是歐洲,其它國家不說,僅就一個脫離歐盟的英國,德國能領導了嗎?

所以說,當下德國可能有做為歐洲領導者的意願,但還不完全具備歐洲領導者的風度氣質和條件,它必須聯合法國及其他國家在歐洲事務中發揮主導作用。





誰憐一燈影

我的題目是:《戴上枷鎖的德國》

關於這個問題,我來談談我的觀點,可能與大家有所不同。

談起德國,我想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的詞彙肯定是:作風嚴謹,科技發達,民眾敬業,技術先進。沒有錯,這確實是德意志精神,這個國家正是靠著這種精神在歷史上多次從廢墟中崛起,重新屹立於歐洲,雄視世界。



但我今天讓你們認識一個完全另類的德國。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當今德國最大的產業是什麼行業?

是汽車業?是鐵路?是鋼鐵?是機械製造?是航空?是電器?是採礦?

很遺憾,都不是,答案是社會救助產業。


沒錯,現在德國最大的產業是救助產業。救助業的從業人員是鋼鐵,汽車,漁業,飛機制造,建築和採礦的總和!

從單個組織規模來說,第一大的天主教會的救助組織明愛會從業人員五十萬以上,第二大的新教的社會福利會也將近五十萬,遠遠超過西門子,大眾,奔馳,拜耳。而這些救助分支機構數量龐大到超過德國肉店,麵包店,加油站,藥店的總和。



而這些福利會和其分支機構主要資金來源是德國政府,個人和企業的捐贈佔很小的比例。而德國政府出於工作的繁瑣和不必要的法律上的麻煩,把救助工作發包給救助協會,慈善基金會和別的福利企業。這就形成了一個可以發展的產業。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清醒的網友該明白過來了,對了,這個行業蘊藏著能夠操縱的不可想象的巨大利益!

救助業的資金大多來自於政府,因為是救助,是福利性質的,就免稅。獲得的利益再用之於救助。但是問題來了,如果從業資本家想增加利潤,最好的辦法是什麼?很明顯,就是儘量擴大救助規模,擴大受救助人群的數量。



於是,救助行業的人員行動起來,挖地三尺,尋找每一個可以成為救助對象的人,據統計,德國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曾經接受過救助行業的幫助,曾經接受過救助。

再往下想,救助行業資本家想擴大利潤,他是希望你窮還是富,他是希望你遊手好閒還是勤奮工作?答案很明顯,這些救助業千方百計地設法讓你成永久的被救助者,而為你參加勞動,勤勞致富而設置各種障礙!而當你遊手好閒而依然衣食無缺的狀況下,請問,還有多少人願意投入勤勞工作的隊伍中去用自己的勞動成果養活一群懶漢?

很多留心世界時事網友可能已經明白了,為什麼默克爾總理無法阻止中東和非洲的難民大潮湧入德國。



是啊,還有比難民更好的救助對象嗎?他們是德國經濟發展的拖累,但他們也是德國救助業的搖錢樹啊!默克爾如果敢於阻止難民入境,她馬上就會因人品受到質疑而遭到彈劾,立馬下臺回家!



近些年來,德國救助業發展速度是德國經濟增長的七倍,德國大多數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百分之四十用於救助業。

這樣的德國還能支撐多久?

不僅是德國,其它一些歐洲國家也存在這樣的問題。高福利給這些國家戴上了沉重的枷鎖。



所以說,德國成為歐洲的領袖,其實是一種悲哀。它象徵著那個曾經繁榮而充滿勃勃生機的歐洲逐步夕陽西下,無可挽回地走向沒落。


饞嘴肥貓1

關於德國在歐洲的領導地位,應該從幾個方面來看。首先是德國有沒有能力成為歐洲的領導者?應該說是有的。德國的領土面積雖然在歐洲只能排第6,但人口卻超過8200萬,在歐洲僅次於俄羅斯。而在經濟上,德國更是整個歐洲的領跑者和火車頭,其GDP位居世界第四,僅次於美國、中國和日本,遠超過排在後面的英、法、意等其他歐洲國家,甚至在歐洲經濟普遍萎靡的今天,德國是僅有的幾個還能保持一定發展速度的國家。某種意義上說,歐洲的經濟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著德國在拉動。從工業能力來看,德國在歐洲也是比較亮眼的。德國在傳統工業製造領域的水平自不待言,即使是下一代工業發展,德國首先提出的工業3.0也是新技術的引領者。

但從軍力上看,就有點不一樣了。由於戰後歐洲各國,包括德國自己,在很長時間內都對德國法西斯主義的死灰復燃保持高度警惕,對德國軍事的發展也有諸多限制政策。因此,即使是在冷戰時期對抗蘇聯的大環境下,德國軍隊仍然被限制為一支防守型的武力。其海軍只有中小型艦艇,潛艇主要只能在近海活動;空軍規模有限,並且以支援和防空為主要任務;陸軍稍微強一點,但主要任務也是頂住華約的第一波攻勢而已。因此,目前的德國軍隊仍然是一支以防禦為主要任務的武裝力量。再加上其國內戰後持之以恆的和平教育,目前德國軍隊的戰鬥力並不樂觀。從北約歷次演習的表現來看,其戰鬥力甚至不如二戰期間常常被當成笑柄的意大利。

從意願上說,德國確實希望成為歐洲的領導者,這一想法早在八十年代就已有之,只不過當時的德國還沒什麼底氣,所以一般是拉著法國,希望兩國聯手,共同成為歐洲的“火車頭”。但進入新世紀以後,尤其是金融風暴之後,法國經濟每況愈下,國內的種族、宗教、社會問題越演越烈,逐漸難以擔當領導歐洲的重任。這種時候,作為歐洲僅有的亮點,德國自然也產生了單獨領導歐洲的想法。

但其他國家的態度呢?英國作為傳統的攪屎棍,對於德國領導歐洲內心是拒絕的。美國自認為是歐洲的救世主,自然也不希望德國影響力太大。歐洲其他國家很多倒是希望德國能負起領導責任來,然而這個世界還是要靠實力說話的,美國不同意、英國扯後腿,德國想領導歐洲?難啊~~T


聯合防務

沒有應該不應該,只有天意能不能。

德國確實目前在體量上大於歐洲任何一國,八千多萬人口,三萬六千多億GDP,比第二名法國高出近一半。而且工業和科技也很強大。

但是法國的科技工業實力也不差,比如電氣、軍工。更主要的是,法國作為歐洲大陸的盟主,遠比十九世紀才統一的德國時間長。

法國還有兩大優勢,一是文化悠久燦爛,二是資產階級革命的故鄉、民主自由價值觀的代表者(這方面比美國還正統)。在國際上不僅有廣泛影響,還有相當的話語權。

而德國是兩次世界大戰戰敗國,有歷史包袱。儘管現在的國際形象很好,但是要撇開法國獨立成為歐洲領袖,法國不會同意。

還有一個強大競爭者英國,自己退出歐盟,放棄了歐洲大陸主導權的競爭——它的眼界是歐洲以外,歷來如此。

所以短時間內,歐洲還是由法德互動來主導。至於未來法國會不會出問題,比如債務危機,現在看不出端倪。


身心俱養

沒有人可以作為什麼人的領導。那都是過去式了,德國可以作為歐洲的引導者。領導和引導,是二個完全不同的身份。

但是人群有需要領導的客觀需求。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就是教給原住民,可以從事監督的工作。也要互相討論,不可以捆綁的。

勞動創造價值已經過去。一段時間過程中,勞動創造價值會與消費創造價值並存。之後,被消費創造價值完全替代。每一個人都從現在的資源的消耗者升級為價值的創造者。

因此,許許多多的行業,社會都會發生改變。規則規律會被顛覆,重建。所以沒有領導,只有引導者。


布衣侯15

提出這個問題的人,肯定是希望德國重新作為歐洲領導者出現。但是德國是歐洲政治領導者?還是經濟領導者?還是科技領導者,還是軍事領導者?如果從以上四個方面來論述,大家就可以看清楚德國實現四個領導者的願意有沒有可能?

二戰以後德國作為戰敗國被美軍佔領,目前德國境內儘管德國也是北約成員,但是包括整個歐洲對德國都是小心提防。在歐洲英國法國都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但是德國不是。同時,歐洲各國對德國的擴張野心明察秋毫。所以二戰以後,特別是布蘭特下跪以後,德國反思戰爭比較深刻,也不願意讓歐洲各國對自己不放心。

第二,事實的歐洲政治領導者就是美國。美國的一切政策是歐洲各國指定政策的基礎。偶爾與美國不一致,多表現在法國與英國身上,德國不敢有不滿的表現。

第三,經濟總量德國是3.66萬億美元。法國2.57億萬美元。英國總量2.56萬億美元。所以德國是歐洲經濟火車頭。德國嚴謹的工作作風,刻苦鑽研的學習行為,謙虛謹慎的個人風格,能夠在歐洲呼風喚雨。但是美國大哥在頭上罩著,讓德國謙卑之風盛行。

第四,中東非洲難民潮湧向歐洲,德國接受了最大多數的難民,恐怖組織的滲透也讓防不勝防,所以目前德國的社會治安也讓德國如履薄冰。儘管德國科技成就斐然,獲得諾獎人員歐洲最多,但是與網絡技術,差距好大。

第五,軍事力量由於有美國的110多個基地有345000美軍駐守,所以德國軍事不僅沒有核武器,而且常規武器也相對滯後。所以軍事領導者一點可能都沒有。


錦繡中華一捧土

感謝樓主邀我回答。德夷是否應該重新作為歐洲,嚴格來說是大西歐的領導者,這要看其國內局勢的繼續變化發展。在德夷,右傾勢力已有所抬頭。德夷國內出現了一股勢力,它們聲稱要恢復1937年時的德夷疆域,並準備以武力的方式來實現。以這股勢力的目的來看,它們必然要與德境內包括新納粹在內的右傾勢力聯手,圖謀推翻現德夷政府。如果德夷右傾勢力得手,那將是新歐戰的開始。在這種情況下,德夷能領導,或者它佩領導歐洲嗎?它不配!雖然最近的大選,默克爾贏了,繼續執掌德夷。但是,歐盟乃至歐元區的離心傾向日益明益,意夷已有退歐的打算。如果意夷在國內右翼民眾的壓力下,緊步英夷後塵,成功退歐。那麼,歐盟崩潰的多米諾骨牌,會不會像近三十年前的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一樣,將歐盟陣營中的西班牙、法蘭西二夷砸倒?沒有西法二夷的歐盟,會完整嗎?如果這樣,德夷能有力量力挽狂瀾,讓歐盟免於崩潰嗎?在這種情況下,德夷如何領導西歐,西歐會聽從德夷的領導嗎?不可能!當然,我前面講的都只是如果,都只是萬一。目前,英夷雖然退歐,但歐盟的統一勢力,仍然強於分裂勢力。現而今的局面,德夷能夠,而且應該領導西歐。(東歐是羅剎,它和歐美水火不容,它是不會聽從德夷領導它的。所謂的德夷領導歐洲,應是德夷領導西歐。)


孤獨的人209381559

我對這個標題有異議。如果說德國作為歐洲的領跑者,比較合適。如果說是領導者,就有些不合適了。所謂的領導者,那就要有一定的指揮權,決策權。顯然,德國在歐洲是沒有決策權,沒有指揮權的。如果說德國作為歐洲的領跑者,那肯定有粉絲跟著跑。所以說德國是歐洲的領跑者,比較合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