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明寺:唐高宗建给玄奘法师的豪华囚笼

西明寺:唐高宗建给玄奘法师的豪华囚笼

大唐显庆三年秋,长安延康坊西南角落西明寺的方丈内,夜凉如水,一灯如豆,一个眉丝如麻的老僧盘坐榻上,手执笔翰抄写经书。他面前的案上摆着一个经架,架上一摞贝叶经,他一边用梵语轻轻诵读,一边思索如何翻译成平白的唐语,推敲确定,就录于纸上。

自贞观十七年归国到如今,十五年过去了,他一直保持着夜晚译经的习惯。自从天竺归来,上自太宗皇帝,下至士庶百姓,无人不把他当作龙树尊者、鸠摩罗什这样的人间活菩萨。

每天总有林林总总各式各样的人登门,或问经义,或布施财物,或求解灾厄,宫里的小黄门也会时不时前来宣诏,或要随王伴驾,或者预备法事,每个白天的时间都被挤得满满的。这样忙碌的日程让他备感压力,他只能挤出夜晚睡眠的时间,用来译经。

西明寺:唐高宗建给玄奘法师的豪华囚笼

缁衣侍者蹑足走进方丈,帮他更换茶水,拨起灯芯,剪掉灯花,然后悄悄掩门退出室外,留下满室寒光孤影、帘外几缕草虫残鸣,写到半途中,老僧忽然一声喟叹,丢下笔墨,凝望着眼前的灯火,开始凝思起来。

这个老僧,就是大名鼎鼎的玄奘法师。隋末唐初的乱世饥荒,西行求法路途中的风沙雨雪,游走天竺遇到的邪魔外道的刁难和谋害,曾经让他变得筋骨强壮、意志坚定。

而归国后,如狮子吼声一样的名望让他如负重担,他把太多时间花费在接待宾客、管理译场、兴建寺塔等事物上,从天竺带回来的梵文经典526筴、657部,目前只翻译了不到70部,还有很大部分堆在经库中等待翻译。

西明寺:唐高宗建给玄奘法师的豪华囚笼

佛法传入中土已经快千年,几经沉浮,有过举国推崇,也有过铁腕灭佛,跌宕起伏,整个社会对佛教始终怀着一股猜疑和鄙夷的态度。如太宗皇帝在世时,虽然对他礼遇有加,但说白了,太宗皇帝对佛法根本没有兴趣,他感兴趣的是经略西域、击败突厥,而自己求法途中的见闻,无疑是皇帝开疆拓土最需要的信息。说得不敬一些,皇帝是把自己当作探听消息、窥知地理的军中斥候,而不是一个通晓经义、晓谕佛法的僧人。

从情感上来讲,他其实并不喜欢唐这个王朝。少年时他亲眼目睹李世民攻打王世充盘踞的洛阳,那血腥残暴的景象还历历在目,他和净土寺的师兄师弟到战场收敛尸首几万具、做法事送这些殇鬼往生长达数月,当时他深深觉得:这个阿鼻地狱的制造者就是李世民、王世充等人间魔王啊,要降伏他们,就得靠法力无边的佛法啊!

于是他一路西行前往天竺,不蒙允许,受尽了朝廷各级官员的刁难,被迫偷渡玉门关,差一点渴死在万里流沙间。

西明寺:唐高宗建给玄奘法师的豪华囚笼

他也不愿意替皇帝充当征伐西域的向导和参谋,时至如今他还痛心疾首,自己撰写的《大唐西域记》呈交圣览之后,上面详细记述的山川形胜、各国情况,等于帮大唐军队递上了敲开那些绿洲小国城池和突厥部落营帐大门的钥匙,而这些小国国君和突厥统叶护可汗,都是自己慷慨的施主和忠实的信徒啊。

正是这些异族君王派遣护卫、致送金帛、给沿途各种政治势力打招呼,护送着自己一路西行,也正是他们的背书,自己才得以被五印度的君王和婆罗门教、耆那教的宗教领袖们礼敬有加,得以在佛法几近衰微的天竺土地上自由穿行,还获得了许多佛教圣物、经卷的馈赠。

而自己向朝廷呈献的书籍,却恩将仇报地将这些国家和君王推入了死亡的深渊。

西明寺:唐高宗建给玄奘法师的豪华囚笼

但他又不得不依赖皇帝。毕竟要让佛法不至于像天竺那样堕入衰微,必须需要人间的转轮圣王的加持。太宗皇帝和当今圣上李治,就是他的阿育王,他的译场、僧徒的生活物资、印经刻经的花费,涓滴都取自于朝廷,所以他对皇帝的某些倒行逆施和反感,只能暗暗地压在心中,对于两代皇帝屡屡提出要他还俗到朝中当大臣的要求不断婉拒。人夸紫衣好,我觉袈裟暖。他用这种道家隐士的价值取向,很容易就把入朝为官的圣命推开了。

但是皇帝依然不死心,不断提升对他的优崇。他为了躲开这种纠缠,在一个月前专门上书:伏念国恩,望乞骸骨,愿于嵩山之南少室山少林寺菩提留支三藏翻译经处,继开译场,再扬佛光,俾使经义晓畅,通于四海,以助教化,伏听敕言。但皇帝好像看透了他的心思,依然不允许。

西明寺:唐高宗建给玄奘法师的豪华囚笼

但皇帝还在不断提升对他的优崇,命令宫中专门掌管宫殿修缮装饰的修内司,将原魏王李泰的宅邸重新修整一遍,改为佛寺,赐名为“西明寺”,作为玄奘法师的新驻锡所。西明,西方来的光明,玄奘法师从天竺求法归来,带回佛法之光明,其意义也可谓意味悠长。

面对皇帝赐予的这份新礼物,玄奘掂量得出其中的分量。在长安的人都知道,除了太极宫和大明宫,长安城内最豪奢的建筑就是这里了!在没有被改成寺庙之前,这里一直是最有权势的臣子、最得皇帝宠幸的皇子、公主的宅邸。隋朝时,这里是越王杨素的府第;入唐后,高祖李渊把这里赐给最宠爱的女儿万春公主;太宗即位后,将这里按照东宫的标准进行增扩建,作为魏王李泰的王府,这些人有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的能够轻松推翻朝廷的决议,有的距离太子宝座仅有一步之遥,可谓炙手可热。

一朝朝一代代,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个个朝野震骇的大人物在这里意气风发,又在这里黯然落幕,到头了,竟然成了他这个出家人的僧竂。当得知此事时,

玄奘心中的忧惧更加深浓了

西明寺:唐高宗建给玄奘法师的豪华囚笼

按照佛陀寂灭时候的遗嘱,凡是僧人,不能像常人那样去欣赏歌舞表演,不能用香油香水那样涂抹身体,只能穿染布坊染坏的次品布做的衣服,不能坐王侯卿相们那种豪华气派的座塌,一切尘世间的奢侈享受都应该与僧人远离。而如今,在皇帝眷顾之下,居住在宫殿一样的僧院中,穿着蜀锦制成的袈裟,身边的侍者数百名,出门有步辇,冬夏有冰炭,生活水平和王侯没有差别,

豪华的尘世享受,把他从向佛之路上拉得越来越远了

到此时,他想起了自己的弟子辨机。这个自己刻意培养的法脉继承人,聪明好学,梵文水平极高,又比自己更擅长解经和文墨,将来接替自己一定可以让佛法在东土大为光大。可惜和王侯贵主交游密切,染上了浮华之风,还和高阳公主通奸,僧床上堂而皇之摆着公主赠送的金宝神枕,被人盗走售卖受到官方追查而败露,最后引得太宗皇帝龙颜大怒,腰斩于西市,自己想一回就叹息一回。

他又一次上书请求停建西明寺,称奢侈太甚,如今国家镇抚西域、东征高丽,还要防范时刻在西北边陲蠢蠢欲动的吐谷浑和窥伺安南的蒙舍诏等西南蛮族,开支巨大,百姓的赋税沉重,如今将大量金钱投入到西明寺上,是使得百姓将怨恨投于佛门,有违佛法救苦救难的初心。

西明寺:唐高宗建给玄奘法师的豪华囚笼

但皇帝却巧妙地驳回了他的请求,“佛祖虽然以居于岩穴树下为乐,但亦有王舍城精舍、灵鹫宫宝殿,朕事法师如佛,就不能筑一精舍使天下知我崇佛之礼乎?西明寺所费无几,皆是从朕的内藏库所出,未曾加百姓一文赋税,法师但请安居无妨!”

皇帝还说,“朕久知法师欲栖身林下,寻觅静地译著梵典,然尘世如迷,苦海方阔,舟楫遽沉,暗室犹昏,朕有所不解,皆求教法师,法师若远遁山中,朕如同肝胆具丧,不可一日不见法师也。”

如此恳切挽留,也令玄奘不得不按捺住失望,移居到这富贵囚笼当中。

西明寺:唐高宗建给玄奘法师的豪华囚笼

也罢也罢,自己十岁踏入佛门,十三岁正式剃度,二十七岁时为寻求佛法而西行,十九年孜孜不倦的学习,余下辰光都奉献给译经的事业,搬到西明寺,在这所只允许皇室和显贵前来礼佛的精美寺院中,又何尝不是一种闹市中求静、远离车马喧嚣的选择呢?

“笃笃笃”,这时候,近旁荐福门上的打更声已经传来了三更的信号,窗外夜黑如麻,不见微光,秋虫凄厉的嘶鸣若断若续,传入室中,盘旋在金银错文的屋梁之间,徘徊于山节藻棁四遭,老僧玄奘放下笔管,吹熄灯火,把自己埋进床榻间沉沉的黑暗当中。

西明寺:唐高宗建给玄奘法师的豪华囚笼

千年漆漆如夜,万古浑浑犹冥,我有心灯一盏,照彻前世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