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空顯現 尿素重溫“旺季不旺”?

5月底,距離尿素人心目中的夏季農業用肥旺季還有兩週時間,但突如其來的局部跌價卻讓人們大跌眼鏡,似乎又要重溫“旺季不旺”的尷尬處境。近日,河北、山東、河南、山西等地尿素報價均有不同程度鬆動,河北、山西、河南體現在報價層面的整體調整,跌幅20元/噸左右;山東則體現在高端報價回落,省內工廠主流報價尚能維持在1980元/噸左右。

利空顯現 尿素重溫“旺季不旺”?

究其原因,業內心態方面的轉變最為明顯。起初,在工業剛需旺採期以及市場“唱多”的節奏下,國內尿素出廠報價不斷攀漲,由此導致經銷商在傳統備肥期選擇觀望,缺少採購積極性,正所謂“淡季不淡”。如今,工業採購已至尾聲,而期待中的農業補採難見啟動,尿素企業雖有待發量挺價,但後續訂單不足,已感“青黃不接”。此時經銷商所想的卻是“旺季不旺”的避險操作。

利空顯現 尿素重溫“旺季不旺”?

供求局面依然可控

之前曾提到過“供求雙低”的說法,業內多數認可此觀點。從國內尿素供應面分析,減產不僅源於行業傳統例行檢修期,更是被升級的環保政策干擾,且近日仍有河北、河南、山西等地企業或計劃檢修或限產保價。同時,西南、西北地區對氣頭尿素企業的限量供氣。截至5月底,包括煤頭、氣頭尿素企業在內的整體行業開工率仍維持在52%左右。據瞭解,部分停車檢修企業已計劃於6月上旬復產,但也有一部分在產企業表示會在6月上旬安排檢修。當前,國內尿素企業大多不存銷售壓力,執行待發量,即使月底促銷吸單,多數也只有20~30元/噸的優惠,尚未看到過多妥協。

需求面繼續經受“青黃不接”,工業受到終端市場訂單放緩以及新一輪環保壓力的影響,原料採購明顯減量。市場便將關注點轉移到農業方面,畢竟臨近夏季用肥旺季。由於各地農業一直沒有像樣的集中採購,確實令業內多少有所期待。但近期一直在提:部分地區春季氣候異常;國內農業產品價格低;市場替代類氮肥品種多。上述問題恐將透支尿素後市需求量。且近期各地價格出現的窄幅波動,也給經銷商帶來風險信號,以致“旺季不旺”的猜測再起。

觀察國內供應與需求兩方面,工廠妥協促銷的降價幅度有限,而下游對高價尿素的博弈或將繼續推遲夏肥採購,當前的僵持局面對尿素價格漲跌而言,也可視為“防爆”舉措。

利空顯現 尿素重溫“旺季不旺”?

尿素進口仍存瓶頸

近日,傳言6月底或有10萬噸尿素運抵我國港口銷售。業內試圖藉此所謂的進口利空打壓國內高價尿素。據瞭解,熱議的10萬噸尿素進口量可能存在。貨源或來自俄羅斯,到岸價255美元/噸,參考當前6.39匯率、1%進口關稅、10%增值稅,人民幣到港1792元/噸。因為是散裝尿素,還要加上至少70元/噸港口灌包、20元/噸轉泊,以及40元/噸的包裝袋費用,若再加上貿易商或代理商的20元/噸左右利潤,最終,這批進口尿素港口提成本價已經達到1950~1970元/噸。對比國內北方以及中原地區尿素主產區企業1950~2000元/噸的出廠報價來看,不難感悟這些進口尿素的競爭力或只存在於南方或沿海市場。進一步得知,其中一船進口尿素髮往廣東銷售,供當地工業需求。

另外,據瞭解,國際市場6月貨源趨緊,價格將有一定程度反彈。也就是說,255美元/噸到岸尚且缺乏內銷競爭力,更不要說後期再漲價的情況了。當然,如果貿易商只為做轉口,仍有利可圖,後期再有到港尿素就另當別論了。

綜上所述,近期尿素價格確有鬆動跡象,部分有計劃補採尿素的經銷商有意炒作利空壓價,但從工廠角度看,妥協降價促銷的底線尚存,博弈局面或暫時持續。尿素進口方面仍存瓶頸,由於核算成本偏高,對內陸市場影響不大。至於夏季用肥期“旺季不旺”的話題,應該從整體市場供求方面分析,低庫存、低需求、低開工的市場局面或為後期尿素價格提供一定合理支撐,本輪跌幅判斷或在50~80元/噸。預計未來兩週,尿素主產區報價維持在1900-1950元/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