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藥“縫好”胃粘膜!胃潰瘍關鍵時刻用得上

今天我們和您說上一病,這就是胃潰瘍。

一味藥“縫好”胃粘膜!胃潰瘍關鍵時刻用得上

不過,說一輩子小心翼翼,這難免不太現實。胃潰瘍急性發作,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胃潰瘍急性發作起來的表現之一,就是劇劇烈疼痛。其常見的併發症,就是出血。所以有些胃潰瘍患者,鬧不好就要嘔血,大便發黑。為什麼大便發黑?因為大便中有血。

準備側柏葉15克,加水300毫升,煎煮成150毫升的藥液,為一次量。每天服用3次。或者用側柏葉焙制研末,每天取9克,分3次服用。

一味藥“縫好”胃粘膜!胃潰瘍關鍵時刻用得上

好了。現在,我們就把這裡面的奧秘,和看官你好好說一說。

胃潰瘍一病,為什麼會引發出血呢?祖國傳統醫學對此自有解讀。

首先有一種情況,這就是胃熱壅盛導致的出血。這類人,平時可能胃中有積熱,飲食不節,吃過太多的濃烈辛辣肥膩的食物,導致溼熱蘊積胃腸。溼熱化火傷及胃絡,就會出血。這樣的人,除了出血之外,還可能有腹部脹痛、口苦口乾、心煩失眠、大便發黑、口臭、舌質紅而舌苔黃膩。這種人,在日常生活中是挺多見的。

還有一種情況,也值得一說,這就是脾虛血溢。這又是什麼意思呢?用中醫的角度考慮,就是說患者久病傷脾,脾“統血”的功能受損,於是血不受“管制”而外溢出來,這種出血,患者的表現和胃熱就不一樣了。他們往往有一派虛象。其人

胃部隱痛,出血的同時面色蒼白、體倦乏力、腹脹、食慾不振、頭暈。看舌頭,往往舌質發淡而有齒痕。

一味藥“縫好”胃粘膜!胃潰瘍關鍵時刻用得上

那麼,用側柏葉調治胃潰瘍出血,適合哪一種類型呢?嚴格說,就是第一種,即胃熱壅盛型。

為什麼呢?咱們來看看側柏葉的藥性就知道了。

一味藥“縫好”胃粘膜!胃潰瘍關鍵時刻用得上

就側柏葉調治胃潰瘍併發出血來說,《中華藥海》給出了非常明確的論述。這部書說:“側柏葉主吐血,若因暴飲暴食,飢飽失常,過食辛辣厚味,以致胃中積熱,胃絡受損所致”。其病因病機,與胃熱壅盛所致胃潰瘍出血,一般不二。還有《藥品化義》也說得好:“側柏葉,味苦滋陰,帶澀斂血,專清上部逆血”。

總而言之,側柏葉澀而收斂,苦寒而清熱,對於胃腸積熱所致消化道出血,確有良效。這可以說是古往今來醫家們的共識。但是,這味藥不能多服。《本草述》明確說:“多食亦能倒胃”,所以要掌握用量、適可而止。現代中藥藥理學則研究發現,側柏葉熱水提取的黃酮醇苷和鞣質混合物,是側柏葉止血的有效成分。

一味藥“縫好”胃粘膜!胃潰瘍關鍵時刻用得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