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等了一冬天的雪,在清明節前一天積蓄而至,下了足有三寸厚,圓了一個琉璃世界的夢。然而多年罕見的倒春寒,讓人愛恨交集、喜憂參半,喜的是春旱得解,春耕有望,憂的是前幾日的晴暖催的各處次第綻放的杏花,驟逢暴雪欺壓,松柏掃盡冬塵更加鬱郁蒼蒼,可惜雲崗路兩邊綿延的杏花林頓失雲蒸霞蔚之態,日出雪融,花殘蕊謝,枝環縞素,花魂輕逝,瞭然無痕,春盡時落英成陣尚且令人傷感,何況是花蕾初成、未放夭亡,觀之心欲碎,恨迴天無術,方知自然風雲變幻的無情與人間旦夕禍福的相隨原是一樣的。

一時間,關於杏花的消息都含著濃濃的嘆婉,昔年花開最盛的陽高守口堡未能倖免,“杏花節”雖如期舉辦,如約而至的遊客,或者懷著幾分期待的僥倖,或者出於內心追憶的憑弔。“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我們對於美的欣賞和憐惜相依相伴,亙古不變。

畢竟是陽春時節,不過兩日,細軟的楊柳風重新吹出暖意。圈子裡“助馬堡杏花節”一日勝過一日的宣傳,牽動著賞花人的心。“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百里之隔、溫差有別,助馬堡的杏園躲過浩劫也在情理之中,我一邊翻看去年的照片,一邊在心裡期待再次與杏花相約。她們會因為無意爭春而留住美麗嗎?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天氣明顯不盡如人意,陰沉沉的還颳起了風,聽說一夜的雨也沒有眷顧助馬堡,趕了個大早,匯入奔向同一個目標的車流中,看著迎風亂舞的枯枝和原野裸露的泥土,心底裡無端地湧出“近鄉情更怯”的忐忑。村口的戲臺裝飾一新,對面便民演出車也拉開了架勢,民俗博物館正式掛牌,紅綢花覆蓋,等待吉時揭幕,工作人員在不時飛起的沙塵中往返忙碌,沉寂百年的村莊在突然的聚焦中惴惴不安,它們還沒有準備好,或者他們從來也沒想過做準備,一任村莊頹廢、敗落,等待傳說中的金馬駒再次顯靈。

早春的風,還夾著殘冬的幾分張狂,輕薄地卷著沙石,吹在臉上滿滿的都是土地復甦的味道,絲毫不顧忌興沖沖趕來的遊客的心情,看著熙熙攘攘不斷增加的遊客,我感慨這個沒有秘密的時代。“杏花節”的啟動背景沒有設在杏花園中,這讓我有些意外,而因這意外反而讓我私心竊喜。若是隨人流賞花,不是我的初衷,雖然南園是曠野,有足夠的空間分散人群,不會出現公園裡一棵樹下人頭攢動、摩肩接踵的情形,只是山風肆虐,實在不是可以觀景的天氣。滯留在民俗館,看那些陳舊的老物件,大部分曾經陪伴自己的童年,聽著同齡或是年長的人們傾訴相同的記憶,時空輪轉間,不覺鬢已星星。另一間屋子陳列著助馬堡四季的圖片和一些文字資料。手繪地圖前,有人在講廟宇排布的奧秘,按照八卦和地域民俗的講究,裡面的學問還不少,可惜只能紙上談兵了。間或有民間藝人清唱“耍孩兒”,樸實無華,別有意趣。

一陣鑼鼓、鞭炮聲,外面戲臺上的儀式依序進行完畢,不覺已到午時,賞花的人們一撥一撥返回,稍作休整,沒有更多可留戀的風景,便紛紛離開,看著停在林外的車輛在一陣擁擠後迅速稀疏,去看杏花的心情反而沒有來時那麼迫切了。風勢弱了,天氣依然乾冷。負責接待的農家大院裡客人已滿,往日見人就叫的雜交黑背,此刻蜷縮在牆角的窩裡,頭都沒有露一下,倒是散養的蘆花雞不時繞到腳邊,蹲下來還可以摸一下光滑的羽毛。我們吃第二撥,泥灶柴火大鐵鍋做的飯,粗糙卻香味醇厚,熱騰騰的燴菜、純正的抿豆麵驅走了寒氣。趁他們還在喝酒閒聊,我躺在熱乎乎的炕頭上,沉沉睡去。一夢酣甜,急促的狗吠聲驚破夢境,睜開眼時,窗外紅日微西,碧空郎朗,風敲窗欞,沙沙不絕,客去犬吠,杏林在望。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杏林在南園,位於助馬堡南面依馬頭山而成的長溝,南園是俗稱,“山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向陽花木早逢春”通常是春天最早光顧的地方。沿土路下一個陡坡,杏樹就在眼前了,這一片杏樹不規則地散落著,每一株都有兩三人合抱那麼粗,遠遠望去,碩大的樹冠上輕紗垂霧、溫玉含露。有兩名女子在最粗壯、花枝最繁茂的那株下拍照,其中一個披著蔥綠色的紗巾,迎風搖擺、翩然若蝶,與粉白嬌嫩的花朵相映襯,嬌而不豔、清新雅逸、如詩如畫。那是園中最年長的杏樹,生的樹幹筆直、冠如華蓋、枝條勻稱、不偏不倚,沒有絲毫受損的痕跡,悽風冷雨中,不能不說是個奇蹟。

她們果然倖存下來,在迅速回暖的東風中,不負春光,傲然綻放。我滿心歡喜,趨步近前,略帶清苦的香氣滑入鼻中的瞬間,十分喜悅減半,五分悲憫升起。等到了遲來的雪,卻沒有等住當季的雨,那一樹樹迎風綻放的杏花,怎麼看都帶著劫後餘生的怯弱。“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還真是如此,劫後餘生的杏花,比往年清薄了許多,不再是純白色,而是泛著青的透明,遠看是熱鬧的滿樹,近了才發現許多枝條上沒有花朵。好在有花的枝條上花朵繁盛,雖然花型略小,但一簇一簇的,很難分辨出其中一朵的花瓣,彷彿棉絮般團團相擁,挨挨擠擠的,似乎在抱團取暖。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杏樹在晉北地區最普通尋常,“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幾乎不需要刻意的期待和養植,每個村落,每個有植物的山坡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杏花開了,預示著北方春天的到來。在大面積的城市綠化中,遍植於道路兩旁和漫天風沙凌寒盛開。說是看花都一樣,其實也不一樣,移植到城市中的杏樹,經過篩選和修剪,幾乎是孿生的,花開得早,花型大,是非常明麗的白色,鮮嫩欲滴,佇立在林立的高樓之間,整潔的街道兩旁,與環境相宜,便婄生出幾分雅緻的貴氣。開在原野的花,羞怯、散漫、隨意,柔中帶剛、野性十足。我眼前旳杏樹,每一株都形態各異、自成風景,有的中直,有的歪斜、有的赫然裸露著樹根、有的不知何時留下了一個樹洞,以為已經枯亡,卻在稀疏的樹冠中看到幾枝上蓓蕾新放,幽香細細,分明是老樹新枝,生機無限。

向西距助馬堡馬市約百米處有一脈清泉,從岩層侵蝕的痕跡看得出,這兒曾經是一條寬闊的河流,地圖上標識為莊窩墩河,莊窩墩村土地肥沃,旱澇保收全得益於這條河,助馬堡南園的杏林也被滋養了數百年,根深葉茂,蔚然壯觀。原有的過水橋正在加固拓建,橋西的杏林是助馬堡杏樹最為集中的一片,有418株,從樹幹的粗細可以看出,這片杏林植於同一時期,不僅成活率高,補栽也及時,規劃得錯落有致,行間距都十分科學,應該是出自行家之手,馬頭山在這兒劃了個半弧,杏林置身於它的懷抱中,且臨近水源,每一株枝頭都密密匝匝滿是花朵,日色斜暉中,遍披錦緞,流光溢彩,原本分散逗留在各處的遊客到這兒都菀然留步,盡情享受春光。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距此不遠是一條杏樹搭就的林蔭道,兩排相向而生旳杏樹搭出一片花陰。她們最早何時栽種,誰是發起人,沒有更詳實的記載,植物是建築的伴生物、山峰的裝飾品、河流的追隨者,她們的生命註定是沉默的,不管活到多少歲,根脈在地下延伸多麼長,枝葉銜生出多大的陰涼,花朵的芬芳招引過多少蜂狂蝶戀,甜美的果實供養了多少王侯將相……都只是一種與生俱來的使命。這些花開的這樣熱鬧,只是在傾力回報自然的陽光雨露,也坦然接受霜欺雪壓,她們並不在意為誰而美麗,不會因為開在助馬堡而自嘆,也不會因為突如而至的讚賞而驕矜。只要在東風中舒醒,就忠實地踐行著倉央嘉措那句風靡一時的詩句:你來,或者不來,我都在那裡,不悲,不喜。

林外河床邊的大石上坐著一個人,側目注視著林間杏樹下尋覓青草的羊群。春天正是萬物勃發、生命孕育之際,羊群中的母羊都鼓著滾圓的肚子,新生的小羊羔在四處撒著歡,潔白的羊毛泛著瑩潤的光澤,充滿著令人羨慕的朝氣。站在杏林稍高處,西望是雄偉的助馬口馬市輪廓,東邊是高大的玄天門牆體,這般互為犄角的設計曾經是怎樣的盛況,已無法想象,只有這些年年綻放的杏花在長久的寂寞中開的恣肆繁盛,山風中,搖曳成一片花海。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靖鬱,1972年生,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人,就職於大同市新榮區總工會,與文字結緣,用心靈寫作。熱愛自然的風景,歷史的遺存,喜歡在尋常而微小的風景中看到不一樣的美。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美麗古村落之助馬堡杏花|靖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