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兰成是个怎样的人呢?怎样客观评价他?

何洁龍

胡兰成是民国时期的才子,他笔头的功夫用妙笔生花来比喻一点也不过分,上世纪四十年代,他就以政论文出名。

才华横溢用在胡兰成身上其实并不过分。抗战胜利后,胡兰成放弃政治转向学术,撰写了有不少著作,出名的有《今生今世》、《山河岁月》、《禅是一枝花》、《中国文学史话》、《今日何日兮》 等等,这些作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后人并不买账。人们总是把他的文品和人品分开来看待。有人甚至说:其文可留,其人可废。

但是,胡兰成的心没有闲着。不久,他和日本人拉上了关系。他卖辱求荣,当上了吃里扒外的汉奸。

就是这么一个人格扒在地上的人物,却让张爱玲死去活来。“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张爱玲一心一意地爱着胡兰成。而胡兰成吃着碗里的,盯着锅里的,背着张爱玲幽会别的女性。就是因为胡兰成,张爱玲把自己的人生弄得凋零不堪。

就连在自传《今生今世》中,胡兰成无耻地说:从二八少女到半老徐娘的女友里,无一不对他死心塌地以身相许。

人可以才疏,但不可以缺德。胡兰成的品行当为人所不齿。


文踪旅迹

胡兰成是个怎样的人呢?众说纷纭,也许没有人能说得准。

怎样客观评价他?如果我说无论怎么评价,都不可能做到完全客观,因为评价的主体其实都会带有个人主观意识和情感好恶,你能认同吗?

那么又应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还是遵从我们的文化传统,抛去繁枝细节,就从最能反映名人的实质本性当中的“道”(品德和操守)和“艺”(才学和技能),这两个极其重要的层面来分析评价吧!

胡兰成何许人也?

不妨先让我们看看他头上戴的高帽或者身份标识:


胡兰成(1906年2月28日-1981年7月25日),原名胡积蕊,小名蕊生,浙江嵊县人。

  • 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有《今生今世》、《山河岁月》、《禅是一枝花》、《中国文学史话》、《今日何日兮》等。

  • 抗日战争时期汪伪政权宣传部副部长,著名汉奸。尤其是1940年发表卖国社论《战难,和亦不易》,为汪精卫的卖国行径摇旗呐喊。

  • 张爱玲的第一任丈夫;胡兰成与张爱玲情感之纠葛,已成了现代文学史上最大的一桩情爱公案。

  • 书法大家;胡兰成曾写过一篇书论,内容涉及书品,执笔,运笔,临书,作书等书法方面的内容。

胡兰成是不是“文学大师”,这无需评价,也不必评价。因为文学界早已给出定论,其才子散文,堪称翘楚。

借用弘一法师(即李叔同)所言:胡兰成此人应该是悲欣交集。

悲的是他为何是如此模样在世为人,欣的是居然有这般文字传世。 “其人可废,其文不可废。”胡兰成文笔轻灵圆润,用字遣词别具韵味,形容词下得尤为脱俗。

尤其是胡兰成对中国文明极为特异的论述;

他的言说方式迥异于当时学院派的潮流,也有别于当时文化界方式。

胡兰成不仅不用西方概念来诠释中国文明,他甚至还拒绝西方式抽象理论的言说方式;

尤其是到晚年他还特别指出抽象理论之为害,又力陈理论必须具象化。

他的文章,以晚周诸子为宗,多是理论文,但又兼具叙事与抒情;凡说理,皆成文章;凡论述,皆如诗;

朱天文就曾说,“胡先生写理论学问如诗,写私情诗意又如论述。”

胡兰成的文体,层层,摇曳生姿;笔法汪洋闳肆,文气纵横,行文夹议夹叙又抒情。

台湾作家龙应台则就曾说,胡兰成“另创了一种新文体”。

所以胡兰成是一位“文学大师”,虽其文不可废。但其人可废,当值国破山河残的时节,他却为五斗米折腰,在汪精卫那里任伪职,做汉奸,丧失了中国人的气节。

胡兰成一生对政治十分留恋,并且还两度因为政治下大狱,后来又因为政治而逃亡他乡多年,更因为政治亡命而终老日本。想必这个也无需争辩,他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大汉奸,甚至晚年在台湾也不被接纳和容忍,并遭台北文化界围剿,这便是他的咎由自取。

胡兰成最被人臆测和论道的,其实还是他作为张爱玲的第一任丈夫;可谓是非一生,爱憎两极。

胡兰成今日不被正视(缺乏正面研究以及充斥着负面批评)的原因:其一他是“汉奸”,这个无可争辩,其二就是他“辜负”了张爱玲;而时至今日胡兰成还能不断被提起,可能也正是缘于这段历史,他居然成为了附属张爱玲的骥尾,大而不掉。

“张爱玲热”在华人圈里方兴未艾,热度一直不减,研究张爱玲的人和文献多如牛毛,凡此几乎都会涉及到胡兰成。

而张爱玲小说《小团圆》出版,更是让人聚焦于这本自传式小说中男女主角的情爱纠结,并对书中化名“邵之雍”的胡兰成议论纷纷,厌恶者有之,不屑者有之,挞伐者更有之;然而,还是有那些深知男女情事之曲折隐微的人,会更加疑惑,胡兰成究竟何方神圣、何等才情,竟可以让“一代才女”张爱玲连写不写他、出不出版,都如此百转千回?

1944年初春,张爱玲与胡兰成相识、相知、相恋。随后便与其举行婚礼。不过,这段婚姻只维持了两年。正是这段没有结果的婚恋,让胡兰成因此饱受非议。

读者如果有兴趣,不妨去看看电影《滚滚红尘》,其内容就是影射民国才女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感情纠葛的。

还有张桂华所著《胡兰成传》,还原胡兰成与张爱玲倾城之恋的真实记载。

作为乱世文人的胡兰成并不以书法著名。胡的书法受到褒奖。

胡兰成的日本友人就曾对胡的书法夸赞有加:“胡先生的书,乃为其人格的发露,堪称当今绝品。优雅之中藏有峻烈,内刚外柔,羞涩之美时而华丽,令人思念人生永恒的寂寞。”

胡兰成自己曾写过一篇《书论》,在这篇文章中,胡兰成认为,正确的笔法与俗法是完全相反的,因此要得正法,必须先破俗意。

胡兰成将正法概括成执笔,运笔,以及笔姿三方面的内容。

有些人的生命乏善可陈,有些人的生命一语道尽,有些人的生命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胡兰成恐怕就是这样的人了,其中的原因,当然与他的政治身份有关,更与他和张爱玲的感情有关。

本人当然没根据和资格评说这其中的是非曲直了,唯一可以告诉大家的是,只能说胡兰成是一个很复杂人。许多人爱其文才,恨其恶趣(风流成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