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甘肅肛腸醫師告誡,再忙也別“憋”便便?

便意來了,就趕緊去廁所解決“正事”。人有三急,手頭忙時憋便、憋尿是年輕人的必殺技,可是糞便在腸道里滯留的時間長了,水分被過多吸收便會變乾硬,最終加劇的是排便痛苦,積久成痔。

為什麼甘肅肛腸醫師告誡,再忙也別“憋”便便?

憋”是勉強忍住的意思,對一些生理現象,幾乎每個人都有過憋的經歷,如憋尿、憋便、憋咳嗽、憋噴嚏等。生活中就有這樣的經歷,早上起床晚了,時間不夠,導致沒有去成廁所,硬生生的給憋回去,等我們有時間去了,卻又便意全無了。那麼,咱憋回去的大便去哪兒了呢?

“憋”回去的大便當然還在身體裡,確切地說,沒有排出的大便還在腸道里面,只是它所含的水分被重新吸收,導致大便體積變小,因此人就失去了便意。之後下次便意會來得很遲,因為大便得重新積攢到一定體積,才會再“運輸”下來。

為什麼甘肅肛腸醫師告誡,再忙也別“憋”便便?

當人有便意的時候就是腸道里發出的排便信號,這個信號發給大腦神經然後通過神經傳輸給我們一個排便的意識,告訴我們要去廁所大便了,但是就像上面所提到的,總是有了便意因為工作或是急事等等其他的情況而不及時去廁所排便的話,這個信號就會自動減弱,時間長了肛門的敏感度就會逐漸的減弱,養成習慣了大便就不易排出。

為什麼甘肅肛腸醫師告誡,再忙也別“憋”便便?

溫馨提示:長期憋便會便秘就會滋生痔瘡,本身有痔瘡的患者就更不能憋便了,這時大便裡面的各種毒素重新吸收回腸道,還會影響肛門的功能。保持每天心情舒暢,定時排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