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里什么叫“”八面出锋?

山泉富清

传统书法深受儒家学说影响,讲究含蓄,用笔要“藏头护尾”,“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使笔锋常在画中行,不偏不倚,实际上就是“中庸之道”深入骨髓,在书法上的外在体现。

宋代书家米芾,以其对古人书法临摹精熟的功夫,对笔锋熟练的运用,对用笔有独到见解,对用笔进行了总结,书法上称为“八面出锋”。

“八面出锋”是一个专业术语,主要指行笔时使用笔锋的具体方法。也是人们对宋代书家米芾的一种赞许之词。

米芾自己也曾自信地说“善书者只有一笔,我独有四面。”按今天的话说,就是指四面八方都能熟练运用的“八面出锋”。

“八面出锋”是指可以从不同方向转换锋面运笔,是说明用笔达到技艺高超时独特的行笔方式。

无论笔法转换、行笔角度、速度、力度,始终是按照墨迹线条的曲与直、方与圆、强与弱、生与涩等变化,来掌握笔势与行笔速度,不断用不同的笔锋接触纸面,形成随心所欲,始终转换自如,淋漓酣畅的“八面出锋”笔法。

关键就是每一次转换都要把笔锋调整为中锋行笔。笔向右行,起笔锋却朝左。笔向下行,笔锋起笔朝上,要使笔锋在交接转折点调换。写横画调锋,笔锋送足,再轻提使笔锋挺直,再下按行笔,笔画转换方向时,通过对笔锋的提按转向调锋,使点画既有骨力,又显得精神内敛而畅达。

“八面出锋”是指中锋侧锋并用,意在笔前,行笔方向明确,熟练运用,才能八面出锋,细处用中锋,厚处用侧锋,行处皆留,留处皆行,才能做到。

“八面出锋”的效果好处是质感强,浑圆,厚实凝重如铸如刻,笔画线条含蓄、隽永,气势通达,畅而不滑,涩而不滞。历史上“八面出锋”做得好的,是米芾最知名。

从客观上说,“八面出锋”并非只有米芾一人,米芾是对古人说法,及实践中的体验总结比较到位,名气较大。

唐太宗就明确提出过与“八面出锋”同等意义的说法,清代学者杨守敬,也说过“八面出锋,始谓中锋”,一言说透玄机,这是对“八面出锋”的最好诠释。

我是秋空彩练,喜欢传统文化,喜欢几笔书法,喜欢诗词楹联,喜欢茶叶品鉴,喜欢欣赏音乐,喜欢拍照小景,皆不成体统,有共同爱好的朋友,请关注,一起了解、探讨、学习共同感兴趣的内容。


秋空彩练1

八面出锋,是米芾在他的《海岳名言》一书中提到的。要了解八面出锋,就要从米芾的书法和他的书籍中寻找答案。
他在《海岳名字》中记录了与皇上的一段话。皇上问他本朝以书名世者,凡数人。米芾一一对答:“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而乏逸韵。蔡襄勒字,沈遼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皇帝又问:“卿书如何”?回答说:“臣刷字也”。我们就从“刷字”开始说起。

刷,笔锋平铺才能“刷”。把一支新笔发开,蘸清水在纸面上按下笔去观察,笔管垂直运行时,锋毫是平铺于笔画之中。古人常说的“万毫齐力”,就是“刷”。“刷”与八面出锋有什么关系?
你再把按下去的笔提起来看看,此时的笔锋聚拢,不论你从哪里出锋,都无死角。图一,“刷”的痕迹一览无遗。图二,你可以看到他的提按变化,出锋与急顿,随心而动。

八面出锋,一句话,就是:笔直锋正。说只要四个字,做起来,四年,甚至四十年,都不一定能成。


子衿tjk

“八面出锋”我们大部分人都认为是米芾说的,其实米芾只说过“八面”,“八面出锋”是后人对米芾书法的评价。

米芾曾经说过:“善书者仅有一笔,我独有四面”,这个“四面”和“八面”其实是一个意思,八或者四都是一个人虚数。

从这一句话我们也可以看出,“一笔”和“四面”是一对反义词。

米芾在他的《海岳名言》里说:欧、 虞、 褚、 柳、 颜, 皆一笔书也。 安排费工, 岂能垂世。

由此可以看出,一笔是等于安排费工,“四面”或者“八面”就是书写自然、简单、流畅、连贯,变化多端了。

这一点从从欧、颜、都是写楷书的,米芾是写行书的就可以看的出来。

这个和我们今天理解的八面出锋是很相近的,我们今天理解的八面出锋,指的就是在笔法层面,毛笔有很多锋面,由于毛笔是尖的,我们也叫它锥面。

在中锋状态下降,毛笔可以朝任何方向运动,由于毛笔的锥面不同,所写出的笔画形状也不一样。

八面出锋就是指的用笔的灵活和自由,这和米芾自己的解释基本是差不多的。

八面出锋,充分发挥了毛笔的特性,同时也增加了用笔的丰富性,使得书法朝艺术化上更进一步。

你觉得呢?


不二斋

回答的有些晚了。主要是这个问题争议太大。一百个回答可能有三四十个答案。让我对自己原先的理解也不敢肯定了。简单分析如下:

第一,八面出锋是虚指还是实际就是八个方向出锋。针对这一点,意见就不同,有人画出八个方向。说是实指八面。仔细观看米芾书法。肯定不止八个方向,可以细分出更多方向。


第三,米芾的书法常常用八个字形容:“风樯阵马,八面出锋”。前面四个字是苏东坡送他的评价,后面四个字是他自己的评价。不管说的是章法还是笔法,总之都是指变化多,与众不同。八面出锋应该是米芾突出自己书法的变化莫测。

第四,八面出锋的“出字”怎么理解。

有人说指运笔动作,笔向哪个方向走就是向哪儿出锋。有人说指笔峰的方向,笔峰指向哪个方向就是向哪儿出锋。似乎都有道理,又都有缺陷。主要是不能概括米芾用笔的特点。

第五,应该如何理解八面出锋。“八面出锋”是一种虚指,就是指笔法变化多端。临米芾字帖的时候,有个突出的感受就是他起承转合常会出乎预料,与怪笔王铎的字帖一样奇。以下面的春字为例,起笔不藏锋,收笔回峰但也不藏锋。可以体会一下同、行、侣、开、连这几个字,起收转几乎笔笔露峰。




米芾早年的书法模仿古人,因为太像古人,饱受批评。有“集古字”的说法。从“集古字”走向“不知以何为祖”。是米芾不断变化的过程。最终形成了:恣肆豪放,独出机巧,变化莫测的特点。

米芾行书点画灵动,字型巧变,笔法多变。方笔、圆笔、尖笔、露锋、藏锋,变化多端。其中露峰较多的特点突出,形成飘逸俊迈的气概。

窃以为:如果一定要解释“出”字,八面出锋的出是展露的意思。

个人理解,不妥之处,请多批评!


静湖书苑

我的理解是八个方向都能出锋。古人说的八就是上下左右很多方向的意思。善书者一笔,我唯有四面,就是米芾提出来的。

我认为出锋就是出纸,入纸才能出纸。笔入纸必然要出纸,入纸后不管是捻笔还是转笔都


是开始接触的那个面,捻和转都有稍许的绞锋,但随着行笔还会靠笔自身弹性纠正,所以不存在收住笔锋后垂直的笔的圆锥体平转了30度或90度。如上图,笔锋分了四个面,

比如门字的钩,这是一个提笔换面的写法,如果按四个面甄别,竖就是前面的面触纸,而钩就是左后面,宝盖头的折处也是,由此可见只有提笔换面才能八面出锋。



紫血云袍

个人认为,八面出锋和八面用锋并不是一个概念,很多人都混为一谈,我且说说自己的看法。

八面用锋,说的是的是锋有八面,因为毛笔是圆的,所以意思就是锋面的各处。

此八面,就是毛笔的外表一圈。

字晋唐便有“八面用锋”之说,代表为智永禅师真草千字文。

所谓的八面用锋也很好理解,就是中侧锋用笔的话,很容易就把整个毛笔一圈中的墨,其中半圈用光,或枯。所以就换另一面,继续书写。

当然这只是通俗的解释,八面用锋当然不只是为了用那半圈墨,还涉及到笔法和笔画质量。

这里就不细说了,以后拿出一文说明。

此处说一下什么叫“八面出锋”

出锋这个词应该很好理解,就是收笔。

收笔有回笔内收,有出锋。

出锋有八面,就是意味着八个方向。

古人用八卦表示,所以后世有些书论讲八面出锋,我们是看着很吃力的。

清代包世臣《艺舟双楫》这样说:“始艮群交乾者,非指全字,乃一笔中自备八方也。后人作书,皆仰笔尖锋,锋尖处巽也。笔仰则锋在画之阳,其阴不过副毫濡墨,以成画形,故至坤则锋止。”
我看着很吃力。

好吧我说实话,我看不懂。

看这些出锋方向的箭头
看似简单
好像就是每个方向都有。
但是里边蕴含的是米芾用笔的奥妙。
米芾字“因笔生势”
每一笔的出锋方向,在出锋之前的用笔动作,可能是蓄力,可能是调锋,都在为变化出锋方向而努力。
出锋后,每一笔的方向,决定了下一笔的起笔位置,在由此决定整个字的呼应顾盼。

这是非常厉害的。
所谓八面出锋,就是米芾用笔之秒,结字之根。
有些人总能把米芾写的很平正,无一点动态活力,应该反省一下出锋的方向。

这是米芾特有的。

其他书家虽出锋也都不太相同,但是总归没米芾丰富。

至于八面用锋,是每个书家到一定水平都会必备的技能而已。


以上米芾的图例就不举太多例子了,能看懂这一个,就能自己去分析米芾单字了。


梁宇航

也就是说,你如果笔杆基本处于垂直状态写字,那么字就能够写好。

这是基本有道理的。也就是说,笔杆垂直,能够保持用笔行走状态下,中锋与纸面形成等距,所以,笔画的中锋用笔,就会有保障。


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中锋与纸面的等距就不存在了,这样就容易出现“偏锋”。

书法家一直不同意写字出现“偏锋”,所以,如何保障中锋用笔,基本是书法家的一种自律。

米芾胆大,用笔汪洋恣肆纵横飞驰,但是又笔笔中锋,人家问米芾,你这个家伙写字,为什么癫癫狂狂的?米芾就说,我这是“八面出锋”。

不管米芾怎么八面出锋,大家还是垂直执笔规规矩矩的。

那么,米芾是怎样“八面出锋”的?其实,所谓的“八面出锋”,不过是用笔的“取势”之法而已。就是借助于像画家那样侧势顺势下笔,不拘一格中锋运行的方法。

例如,写一横的起笔,米芾先写的是一个“点”的笔画。最容易的点画,就是像画家那样侧锋取势点出一个梅花瓣,这样的用笔容易变化多端,形成“八面来风”之势。


注意米芾的起笔与收笔的笔尖在哪里。这就是他的“八面出锋”用笔理念。你找到了他的每一个字的每一个笔画的笔尖位置,就是他入笔出锋的方向。

书法的任何一个笔画,都是从点画开始的。点画不拉长,就是一点,点画下行,就是竖画,点画右行,就是横画……这样,点画的取势,按照米芾的用笔,就可以“八面出锋”了。

八面出锋是笔法取势,不要去死抠八面是哪八面,古人的说法不过是说,用笔可以像画画那样摇曳生姿,也同样可以做到“笔正心正”的结果罢了。

在实际的书法创作实践中,远远不止只有“八个”出笔的方向。

如果我们简单示意一下,就相当于我们看到用笔点出一朵梅花,注意,五个花瓣的笔尖必须在中心,这就是“八面出锋”。


注意米芾用笔的起笔,“点”的取势非常明显。注意米芾的用笔,他的笔尖的方向,与笔尖相反的方向,就是“出锋”的方向。

米芾的大胆用笔,是书法史上的一次用笔突破。不但对书法用笔表现,有了丰富的技法,也把书法和绘画的用笔结合起来了。

不过,初学书法,不要一开始就“八面出锋”,那是容易偏锋的。


千千千里马

书法境界追求的是灵动飘逸、心到力到、力到意到。所谓八面出锋是古人概括书法的一种总决,人们对宋米芾的用笔常有八面出锋的评价,米芾曾说,唐人的书法只面一面,我却是八面出锋。他的意为唐人出笔、转笔、折笔、行笔时始终以笔锋的一面接触纸面。

八面出锋就是一种意识和强调,不能将它理解为八个面,而是指可以从不同的方向角度转换笔锋锋面,八面出锋更侧重于调控。


以《蜀素帖》为例,米芾除了追求锋面转换带来的八面出锋的书法美学风格外,对笔势营构的意像也极为有力。



对于八面出锋的执笔问题的理解,见仁见智吧!理解好它,对书法的书写过程和线条之收笔有很好的控制有实际意义。
依据线条的直曲、方圆、强弱、生涩和干湿等变化掌握笔势的速度,不断地用不同笔锋触纸,让字的姿态万千,从而就是八面出锋的笔法。


石涛硬笔书法

"八面出锋"是说的笔法。是指从不同的方向运用不同的笔锋触纸,转锋换面运笔,使笔画变化万千。

(唐.孙过庭书谱)

说白了就是灵活用笔而已。


(唐.孙过庭书谱)

"八面出锋"一般是称赞米芾。米自己说"善书者只有一笔,我独有四面"。(米芾.笤溪诗册)

其实在米芾之前,唐太宗论执笔时说"腕竖则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这个四面势全就是八面出锋。


清末杨守敬用了一句"八面出锋,始谓中锋",道破玄机。


说到这,明白了?

所谓八面出锋,就是保持中锋行笔,根据笔画走向,及时调整笔锋,使用不同的锋面,写出随心所欲的笔画。


如此而已。

以上浅见,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是剑飞斋主人。


剑飞斋主人

八面出锋意指毛笔运动的方向动作,是笔法。米芾提出八面出锋,反映米书能冲破前人樊笼,侧锋入纸,中锋行笔,胆敢独造的创新方法,即我用我法,这在当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有书论,八面了出锋是用笔精髄,不可信。真正的核心是得到书写的中锋笔迹。米芾自称刷字,极为自负。古人讲,变则通,米字自创侧锋入纸,以拗折得挺键有力的锐利之气,以跳脱放纵,奇宕潇洒得其趣。学米字八面出锋可忽视,但侧锋用笔却不能不知,这是米字最大特点之一。

学书者不必沉于书论名词,更不必做引经据典,寻章摘句的所谓学问,要活学活用,解决笔下书写的实际问题。不可教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