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东华寺禅修日记(一)——体验晨钟暮鼓的生活

文|花雨满天

缘 起

2012年,当时我还在北京。

有一天,好友兰西给我传了一个视频,说是有个功法对身体好,我打开一看,是一位叫万行法师在讲授这个功法的具体步骤。我对着视频练了两三次,觉得有点累,就放弃了。

后来,我家先生又不知从哪里买来了几本万行上师的几本书,《降伏其心》、《善用其心》《其心无住》,还有《闭关纪实》。他看得很入迷。我也跟着断断续续地读了一遍。从中了解到上师是在先后闭关七年之后,了悟到生命真相。出关后,致力于重建东华寺。我的内心对上师非常地钦佩。

2015年,我们一家已经从京城搬家到了广州,成为了新广州人。这年春节,我们从先生的湖南老家回广州,专门绕路来到了东华禅寺。

当时的东华寺门前,还没有完全建好。在会议室,我们一家三口有幸第一次看到万行上师。上师具大修行人的风度,气宇不凡,声音非常浑厚。很温和地坐在那里,与信众话着家常。我们也问了几个问题。他都一一耐心解答。记得我当时对上师说,我练过动功,可是练后觉得有些累。他当时回答说,你如果是练上七天,也许感觉没那么累了。

再后来,我也没有象上师建议的那样练上七天试一试。时光流逝,转眼又是两年多过去了。

2017年的初夏,我又重新拿到已经被先生看了数遍,连封皮都已经掉了的《降伏其心》,这一次,却一下子看进去了。觉得上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理,字字珠玑,几乎没有废话。

有人说,当徒弟准备好了,师父就来了。我通过网络报名了东华禅寺9月份的第34届禅修班。据说在上千的报名的人群中,禅修班才会挑选50人。报名后,我一直在忐忑中等待着回音。当有一天接到东华寺禅修班石老师的电话时,我激动得连话都说不好了。简短交流了几句之后,她说,那你来吧。

于是,怀着激动又喜悦的心情,我来到了位于广东翁源县的东华禅寺。

这个我心里向往已久的地方。

我的东华寺禅修日记(一)——体验晨钟暮鼓的生活

东华禅寺 了尘阁

东华寺禅修日记——

首日体验晨钟暮鼓

01

自在堂,位于东华禅寺地势最高处。我们的禅修班将全程在这里进行。

我们这一期来自全国各地的50名女学员,全部都住在自在堂旁边 黄色的宿舍小楼里。房间干净整洁,一个屋子住三人,床虽不大,但一个人也够用,关键是还给每一个床位配备了蚊帐。

我的另外两位同屋室友,一位是来自湖南的毛毛,据她说,十一年前,她刚刚结识万行上师时,师父还住在一排土房子里。乐于奉献的她已经在东华寺做了两个月的义工工作了。另外一位是来自山东烟台的小雨,她两年前参加过东华寺一年一度的夏令营,也是经常到东华寺来的。与她们相比,我就是新学生了,因为除了读过上师的几本书,见过上师一面。我可以说,对东华寺没有什么太多了解。或者说,依我个人的经历来说,我对寺庙及出家人的生活也所知甚少。


我们这一期禅修班的维那师,也就是相当于我们班主任的是GR法师,当值师是法师XD法师。

我的东华寺禅修日记(一)——体验晨钟暮鼓的生活

东华禅寺 走向佛法的脚步

02

早上四点钟的打板声,把我们从睡梦中叫醒。

四点半,黑乎乎的天空还有点点星光在闪耀。我们的维那师带着我们一行五十人,从自在堂出发了。一路上,耳边从远处传来的阵阵悠扬的钟声,维那师对我说,听,这就是传说中晨钟暮鼓的生活!

我们先去大雄宝殿上早课,体验了一下寺院的出家人生活状态。在随着众位法师念诵经咒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东华禅寺大雄宝殿的佛像,是我见过的所有寺庙里相貌最为殊胜的佛像。后来,维那师告诉我们,这三尊佛像是万行上师亲自设计并修改了数次。可以说,寺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上师从无到有,一点一滴建造起来的。

上完一个小时的早课,朝晖初现,天已经是朦朦亮了。我们一起到家风广场集体做动功。这套由万行上师传授的动功, 可以强身健体,打通人体的十二条经络和左中右三脉。目前已经被国家批准为第五套广播体操啦。

做过动功,6点半是寺庙吃早斋的时间。我们与众位出家法师及同修信众一起唱诵供佛,祈祷,祝福,回向。带着对种菜人,做菜人还有万行上师满满地感恩之情,我吃完了在东华寺的第一次早饭。

我的东华寺禅修日记(一)——体验晨钟暮鼓的生活

东华禅寺的第一座建筑——而立楼

03

上午,我们的维那师GR法师带我们一行五十人游览了整个寺庙。一路走,一路给我们讲每一座建筑背后发生过的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在游览三圣洞时,GR法师指着三圣洞旁边的而立楼说,这是上师建造的寺庙里的第一座房子,当年他才三十岁,就发心重建东华寺。但是当时上师才有两万块钱,就把施工队给叫过来开工了,工人还担心地问他有没有钱。上师就连夜下山出去找朋友化缘,最终把而立楼盖了起来。

GR法师做过上师的侍者,也亲身参与了东华禅寺的建设过程。有一次,上师对他说,其实,重建寺庙是众生的需要,而他,只需要一个山洞就可以了。

三圣洞,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智药禅师在这里闭关,并且因为这里的山势比较象当时天竺的灵鹫山,所以智药禅师在这里建寺名为灵鹫寺。后来唐朝年间,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也在此洞闭关,然后在此弘扬禅法,并改灵鹫寺名为东华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历尽千年沧桑之后,所有寺院的建筑都成为了一个个传说。

万行上师在1997年在此闭关。出关之后在发心重建东华寺,重振东华禅风。

从无到有,十多年过去了,从两万元的而立楼到现在耗资四亿多的东华禅寺。有谁想过万行上师付出了多少努力,心力与精力呢?可以,东华禅寺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凝聚着上师半生的心血。叫人如何不感动,感恩他这一份为大众谋福祉的大愿大行呢?

我的东华寺禅修日记(一)——体验晨钟暮鼓的生活

04

在了尘阁,GR法师很用心地为我们34届禅修班抽了两个签。第一签云“日如流水月如梭,等闲光阴易消磨,年华富盛创成就,休等头白泪滂沱。”第二签道“天道神机莫枉疑,遇事再三多思维,好乘东风浩荡力,直飞青空腾云飞。”一因一果,天道自现。东华禅寺一日游结束,我们也定下了我们34届禅修班名字——欢喜。好喜庆的名字啊。

晚上,万行上师及寺院里的四大班首、八大执事与我们五十人举行了见面会。

上师听完我们每个人简短的自我介绍后,说了一句:“我看你们这一期的学员特别亲切啊。”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与上师之间的心理距离。

也许,我们真的不是第一次见面,我们在生生世世的追求真理的路上,都一直在同行。只是,四处红尘中流转,今生再次重逢了。想到这里,我的心里不禁有些湿润。

晚上回到自在堂,我们五十人全部上交了手机。义工老师们细心地把每个房间的三部手机,装订在一个信封里。于是,我们告别了这个纷繁的信息世界。

一段崭新的内在心灵之旅,开始了。(未完待续)

我的东华寺禅修日记(一)——体验晨钟暮鼓的生活

东华禅寺 祈福红丝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