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溯源,到底要溯源几千年?

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

中华文化溯源,到底要溯源几千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础陈列展 / 图 视觉中国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咱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可是近年来,关于中国历史的长度却出现了很多分歧,或许你也有这样的疑问,中国历史到底有几千年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搞清楚什么是我们常说的“历史”。

有人类活动的历史:170万年前

某个国家、民族的“历史”是从有可靠的证据表明该国有了人类时开始算的。因为所谓“历史”就是人类的活动史,有了人类就开始有了人类的历史。这里所谓的“证据”是指考古发掘到的人类遗址、遗迹尤其是遗骨。是实物证据,而不能仅凭神话传说来判定。

从这个概念来看,我国历史何时开始,应该从已知的而且已被学术界公认的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算起。

中华文化溯源,到底要溯源几千年?

文明史:从夏朝算起

狭义的“历史”是指“文明史”,过去以及现在一般人所说的“历史”便指的是“文明史”。所谓“文明史”,比较一致的定义是指开始建立国家后的历史,因为有了国家,人们才能产生出真正的科学文化包括文字。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的“文明史”应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建立算起。

中华文化溯源,到底要溯源几千年?

禹州古城微缩景观·夏王启时期都城所在地 /图 视觉中国

但从夏朝至今也就四千年多一点,那么五千年历史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呢?人们往往按照旧的习惯把传说中五千年前黄帝时代作为我国“历史”的开始。

根据考察,司马迁在《史记》中将中国的历史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后来的中国史学家几乎无条件地赞同这一说法,后来又受到国家推广,成为国人普遍知晓的一种说法。

中华文化溯源,到底要溯源几千年?

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代开始

“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在我国是指从商朝开始的历史。因为尽管我国母系氏族时代的半坡遗址已发现疑似文字的符号,但毕竟只是疑似且未解读。而商朝却有大量的甲骨文为证。当然,甲骨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汉字的基本构成法如像形、指事、会意、假借、形声等当时都已经有了。所以,我国如果今后能发现更早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还会提前。

中华文化溯源,到底要溯源几千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商朝武丁时期刻有甲骨文的卜骨 / 图 视觉中国

有确切纪年的历史:2800年

“有确切纪年的历史”是指绝对年代能准确到哪一年开始的历史。我国“有确切纪年的历史”开始于公元前841年,即西周的“共和元年”,此后每一年都明确可考。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历史只有2800多年。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从共和元年开始,有详细纪年,而之前的没有具体的年份。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有司马迁留下的材料作为依据,而之前的历史因为没有具体时间而使后史学者在时间的确认上存在很大的分歧。

三皇五帝是传说还是历史

自称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不可能不知道三皇五帝。那么你能完整说出三皇是哪三皇,五帝是哪五帝吗?

中华文化溯源,到底要溯源几千年?

当然现在看来,他们都是夏朝以前的部落首领,由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秦始皇为表示其地位的崇高,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

中华文化溯源,到底要溯源几千年?

无论是按照神话传说,还是史书的记载,基本上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但是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

三皇五帝出自《周礼·春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通常言古史者,必言“三皇五帝”。按照流传最广的说法,“三皇”指的是:伏羲(天皇)、神农(地皇)、少典(人皇)。但是根据典籍记载众说纷纭,并无定论。 比如《尚书大传》就以燧人、伏羲、神农为“三皇”,《风俗通引》《白虎通义》《古史考》等古籍亦持此说。

五帝一般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司马迁据《帝系》和《五帝德》写成《五帝本纪》,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这样一个五帝系统成为后世史书的主要模本,也正因如此,夏代以前传说时期各族宗神和各种神话人物及古帝就被当作信史完整地记载下来了。

溯源小知识:

信史:即翔实的史书;有文字记载,或有实物印证的历史。

那么三皇五帝是传说还是信史呢,这里我们引入一个历史学概念——传说时代

它是指只有后人追记的传说而没有当时文字记录的时代。虽然传说后来变为文字,但并不是确定的记载。传说时代的结束,是以文字记载的出现为标志的。《史记》中的《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记载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夏、商的世系。

中华文化溯源,到底要溯源几千年?

但除了《史记》以外我们几乎找不到其他材料证明《史记》世系的正确性。司马迁《五帝本纪》主要取材于《尚书》和《大戴礼记》,并没有更早的原始资料。因为《尚书》成书较晚,主要是周代的文献,并无更基础的确证。

中华文化溯源,到底要溯源几千年?

因此,我们认为五帝时代可以说是传说时代的后期。在春秋战国时代以后,很多上古历史人物比黄帝还早,这些后世文献中对上古的描述和追记是典型的传说。

疑古和信古

看到这里,你对上一个问题有自己的答案了吗?如果有,那就来看看你是疑古派还是信古派吧。关于传说时代、传说史料是否应该认同,这是一个学术公案。学界至今仍没有定论,因此出现了两个派别。

 信古 

清朝以前的学者,基本相信传说史料的真实性。孔子最早“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尚书》的前两篇《尧典》《皋陶谟》记载了尧舜事迹。后来的儒家学者对于尧舜的存在和事迹都是坚信不疑的。

中华文化溯源,到底要溯源几千年?

另外,《周易》的《系辞》提到了更早的历史人物伏羲、神农、黄帝。儒家也基本相信《周易》记载的正确性。

先秦诸子中还出现过其他上古人物,比如“有巢氏”、“燧人氏”,秦汉以后的人也相信他们的存在,但因为他们并没有出现在儒家经典中,秦汉以后的人们对他们的信任要低一些。

中华文化溯源,到底要溯源几千年?

清以前,大多把远古人物看成是圣人,把其传说看做信史。这是信古的态度。

 疑古 

疑古则是对古史传说提出质疑,顾颉刚就是疑古派的代表人物。他在《古史辨》中提出,传说时间发生越早,传说中的中心人物越大,传说开始流行的时间越晚。

中华文化溯源,到底要溯源几千年?

三皇五帝传说大多是战国以后的说法。周代出现了禹的传说,春秋出现了尧舜,战国出现了黄帝和神农,秦代出现了三皇,至于三国才出现了盘古。时代越后,传说的古史期越长、中心人物越大,知道的古史越靠前。

中华文化溯源,到底要溯源几千年?

这个思路的方法论独具特色,具有革命性的颠覆力量。顾颉刚据此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听起来很学术但这一点都不重要),我们只需要知道疑古派认为中国古史是后人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而逐步编造的。

顾颉刚的理论在1923年发表,当时就引起轩然大波,除了钱玄同等人赞成外,大多数学者都对顾颉刚发起反击,在二十年代掀起了一场古史大论战。顾颉刚的分析虽然有些根据,但也被以鲁迅为首的诸多学者抓到把柄。

中华文化溯源,到底要溯源几千年?

随着讨论深入,到二三十年代疑古被逐步承认,在学界掀起了一场疑古风潮。从《左传》到《春秋》,大量的古籍都被当作伪书。但最近几十年,考古学界发现了众多古竹简,证明了许多“伪书”是真实的。

中华文化溯源,到底要溯源几千年?

顾颉刚的疑古对于学术进步是有促进的,有助于我们打破迷信性的古史信仰。但对于顾颉刚掀起的疑古风潮,学界近年也有反思,尤其是他的学术方法中,过多使用了默证的方法,一个时代如果一个材料论证其不存在,那么顾先生就论证其不存在。

但在历史学上,说有容易说无难,不应该轻易说什么东西是没有的。

中华文化溯源,到底要溯源几千年?

中华文化溯源,到底要溯源几千年?

古史传说的历史理论,可能是古史材料中不断被学者发现的结果,神话和传奇之中也存在很多历史真实。梦一样的传说往往是半梦半醒,总有一些有着现实的影子。

中华文化溯源,到底要溯源几千年?

古希腊的远古历史也可以在荷马史诗中看到影子。对上古神话需要不断的调整和条分缕析。当今上古史研究中的学术潮流基本上是从疑古走回信古。

走近夏文化

三皇五帝时代中的内容神话的性质更为强烈,史实比较模糊,世系也较为混乱,很多问题都有待深入研究。而从夏代开始世系就非常清楚。因此,夏文化对于我们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与发展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中华文化溯源,到底要溯源几千年?

关于夏朝的断代,首先要知道的是我们国家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年,国家出资设立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组织各方面二百余学者,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测年技术等多学科,在各学科专家的领导下开启课题。

这项工程的新意就在于天文学家的加入。他们可以通过现代天文学的计算推断古代很多天文事件的确切时间。例如《古本竹书纪年》记载西周懿王元年发生了“天再旦”天文学家认为这是一次发生在早上的日全食,在公元前899年4月21日。因此我们可以准确断定,周懿王元年就是公元前899年。

中华文化溯源,到底要溯源几千年?

这个断代工程出版了一个《阶段成果报告》。

中华文化溯源,到底要溯源几千年?

这个小册子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一张《夏商周年表》其中规定夏代的持续时间为公元前2070-1600年,商前期(盘庚迁殷前)为前1600-1300年;商后期的诸王在位时间被大致确定,武王伐纣定于公元前1046年,西周的每个王的在位时间都得到确定的说法。

中华文化溯源,到底要溯源几千年?

中华文化溯源,到底要溯源几千年?

《年表》公布以后,在国内外学界遭到严重质疑,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并不相信其研究成果。但毕竟这是现存的最精细的一份夏商周年代学成果,一定程度上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夏、商、西周三代历史对此后的历史影响十分之大,主要是因为儒家将三代的历史、政治、社会美化、提高,甚至将其塑造成为一种乌托邦。汉代儒家的政治主张核心之一就是回归三代,后世儒家学者更是“言必称三代”,不断将夏商西周美化为理想世界,形成一种历史的退步观。

中华文化溯源,到底要溯源几千年?

但三代究竟如何?儒家经典中描述的三代是被美化的历史,而真实的三代只能从文献中的蛛丝马迹和以考古资料为主的材料进行分析。其实三代史是一门专门学科,需要很多技术性的工作,对考古学、古文字学都需要深入了解。

中华文化溯源,到底要溯源几千年?

看到这里,你可能还是无法回答“中国历史真的有五千年吗”这个问题,是不是感觉被骗了!

中华文化溯源,到底要溯源几千年?

其实无论答案是什么,我们都能够骄傲地拍着胸脯说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尽管历史学是一门求真的科学,但生活这门课并不总需要我们得出一个确切的答案。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迸发的乐趣。

不管是五千年,还是四千年,抑或是三千年,我想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有一份追问与寻觅中华文化的意识,和溯源君一起开启一段自我确证之旅,一起涨姿势。

参考文献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12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