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大会上,茅台、洋河面对股东的追问,却给出不一样的答案!

5月23日,贵州茅台与洋河股份分别召开股东大会,面对股东作为同样发展迅猛的白酒龙头上市企业,两个企业在产品、市场、营销、目标多个层面展现出不同的战略侧重点。

产品层面

茅台“双轮驱动”

股东大会上,茅台、洋河面对股东的追问,却给出不一样的答案!

对于茅台来说,最引人关注的就是产能问题。作为中国酒类价值的天花板,因其生产的特殊性,产能已经成为制约茅台更快速发展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茅台酒、系列酒“双轮驱动”势在必行。

李保芳表示,现在茅台酒已经具备48000吨产能,今年正在进行6600吨扩建,明年可以形成5万吨产能,原则上,短期内不再考虑扩建,会持续很长时间。系列酒也在扩建,现在有3万吨,正在扩建2万吨,未来3年内,系列酒与茅台酒对半开,茅台酒产能5万吨,系列酒产能5.5万吨,投放市场的量4万吨左右茅台酒,5万吨左右系列酒。

王崇琳称,在李保芳董事长来到茅台之后,茅台系列酒不能作为茅台业务板块的补充,应该成为一大增长极,提出了“双轮驱动”。对市场而言,茅台要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中端酱香型产品,这样,消费者到了一定年龄后,才会喜欢茅台酒;二是培育需要过程,从过去三年的成果来看,战略很稳健,发展很快。系列酒的产能建设在加快,确保基酒供应。

未来茅台系列酒,从生产和销售上和茅台酒都是1:1,系列酒会成为股份公司除茅台酒以外最重要的收入板块。

洋河“多品牌差异化发展”

股东大会上,茅台、洋河面对股东的追问,却给出不一样的答案!

不同于茅台的“双轮驱动”,在产品战略上,洋河将坚持产品品牌化、多品牌差异化的战略。在洋河看来,每个产品有打动消费者的卖点,围绕消费者设计品名、品质和包装。同时,专注于提产品品质升,创造消费者感动和愉悦,目的是占领高端白酒。并特别强调了近两年在产品战略规划上的六大方面:

1、做到量化绵柔的产业性

(1)强化绵柔的地位,提升市场认知度、认可度;

(2)细分绵柔首创标准,创新制定好绵柔度的分类标准,从品质、口感、年份、原料等维度细分品类;

(3)围绕绵柔度,强化酒品的绵柔特质。

2、梦之蓝为代表的高端价格排列

(1)常规性产品抓销量,做好梦9高端站位及营销工作;常规版梦3、梦6做好升级;

(2)国际版的开发,全面做好梦之蓝国际版产品市场招商和推广工作;

(3)高端礼品优惠,放大梦之蓝优势。

3、海、天升级大发力,扩大品类差异化、品牌差异化、产品差异化的三化优势,进行海天产品升级换代。

4、双沟势能大提升。聚焦“提档、整合、优化”三重点,落实苏酒、双沟珍宝坊,柔和双沟三大核心品牌,针对高中低三个价位段,高效率释放双沟的品牌实力。

5、名酒复兴大计划。洋河大曲作为老牌中国名酒,知名度非常高,2017年我们以70年代复古的风格包装增强消费者记忆点,展现产品经典,得到消费者和广大收藏爱好者的广泛的欢迎。

2018年针对洋河双沟获奖名酒重点操作,将名酒发扬光大,通过内在品质提升,外装的牌子,标贴等严肃的表达在唤起洋河记忆。

6、品类发展,势能提升,强化健康白酒。

市场层面

茅台“公务成功转入大众消费”

股东大会上,茅台、洋河面对股东的追问,却给出不一样的答案!

在市场层面的交流中,茅台从“消费者”以及“渠道”两个层面展示了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李保芳在股东大会上表示,茅台酒消费群体定位为中产阶层,系列酒消费群体定位为小康群体,消费群体从“公务消费”转变为“大众消费”,使商务消费释放潜力、大众消费不断给力、个人消费充满活力、家庭消费充满魅力,公务消费从32.5%下降至0.13%。

而涉及到渠道层面的直营店与经销商时,王崇琳介绍称,茅台直营店在全国共有34家,是由销售公司直接全资投资的,这34家总量只有300吨左右,占比不大。茅台的经销商,是茅台的合作者,现在茅台的营销体系是1998年开始构建的,茅台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经销商的努力,是经销商帮助把茅台的市场做大。未来,茅台愿意和经销商一起努力,把市场做大,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洋河“全国化市场布局”

股东大会上,茅台、洋河面对股东的追问,却给出不一样的答案!

在市场层面,洋河的规划则更加具体、直观,将持续进行“全国化市场布局”。

洋河打造省外5+2的规模大板块市场。用板块市场驱动和引领更多的样本和大板块的形成,“点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汇成市”的策略,拓展省外市场,主要针对省外基础好,销量比较大的县市级市场。

在全国化市场进程中,洋河的“新江苏市场”成为极富战略意义的一环,数量在稳步增长,销售占比持续扩大,对省外市场发展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

2018年,洋河新江苏市场已有495个,相较于2015年297个、2016年395个、2017年是455个,新江苏市场保持着动态优化的节奏,对不好的市场进行暂时淘汰。目前,新江苏市场已占洋河省外整体营收的70%以上。

未来,洋河还将拓展省外市场覆盖面,力争在2020年建成深度全国化的市场。

营销层面

茅台“坐商”变“行商”

股东大会上,茅台、洋河面对股东的追问,却给出不一样的答案!

在营销层面,2017年,茅台着力拓展市场,线上线下纵深融合发展,构建精准化销售、精细化管理、精致化服务的营销新格局,营销网络覆盖到全国所有地级城市和30%以上的县级市,营销方式从“坐商”转变为“行商”。

在对营销渠道的介绍中,王崇琳表示:茅台专卖店在全国约有1500家,只要认准茅台的门头,找到专卖店,就能买到真正的茅台酒。此外还能通过茅台云商在线买卖,目前已经与20多家网站进行合作。

洋河“持续消费者建设”

股东大会上,茅台、洋河面对股东的追问,却给出不一样的答案!

在营销层面,洋河将做好“消费者建设”作为工作核心,围绕消费者开发产品、围绕消费者喜好进行品牌体验。洋河为此组建了一个分区域落地的消费者社群组织“梦想汇”。

洋河“梦想汇”定位就是走进消费者、汇集梦想、汇集未来的消费者体验互动平台。以经销商为主体,消费者为核心,深入开展品牌与消费者的体验互动,实现品牌与消费者的零距离。

在梦想汇平台上,洋河将围绕消费者开展交流合作,品牌与消费者进行勾兑,促进与消费者之间的友好互动,同时通过梦想汇,提高核心消费者对洋河品牌的认知度、接受度、美誉度以及忠诚度。

战略与目标层面

在股东大会上,茅台与洋河分别都给出了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以及2018年的增长目标。

茅台“发展进入更好时期”

李保芳指出,从长远来看茅台的发展进入一个更好的时期,茅台将来肯定会比今天好,茅台的生命周期特别长—有上百年,上千年。因此,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坚守工艺,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坚持质量,视质量为生命,不要让茅台酒变味,茅台一定能做大做强,还能做久。

而在谈及2018年的发展时,李保芳表示茅台总体目标有三项:“一是营业收入较上年度增长15%左右;二是完成基本建设投资25.72亿元;三是确保质量零缺陷、食品安全零事故。”按照具体营收目标估算,茅台2018年将实现营业收入670亿元左右。

洋河“可持续高增长”

洋河同样向股东介绍了长远发展战略:聚焦酒类,做大做强酒业,成为世界级企业。

并对此制定了未来3-5年的战略发展目标,第一是在品牌规划上,针对高端、以及中端品牌有着相当清晰的战略布局和目标规划;第二是洋河将强化白酒第一阵营的地位,稳固国内市场,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第三是保持战略第一,追求可持续的高增长。洋河股份期待未来的销售增长能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不追求盲目的高增长。

具体到2018年,洋河的目标是营收增速20%以上。为此,洋河重点做好三大核心工作:

一是产品方面,顺应当前的行业形势,加速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洋河一直以创新能力称著于行业,个性化和差异化很强,并在健康的道路上坚持创新。

二是不骄不躁,打出攻守兼备的好渠道。一方面是巩固江苏、安徽和河南市场,另一方面加速省外的市场深入。同时,洋河将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和战略管理的优势,坚定维护市场的健康和稳定。

三是做好“万人品牌”。洋河将持续提升品牌辨识度,聚焦品牌文化,把品牌做好。充分挖掘洋河的文化底蕴,发挥产业规模的优势,让更多的人亲自感受到洋河的文化、品尝洋河的好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